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修身养性的句子-王阳明:《传习录》30句经典名言,教人如何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的句子-王阳明:《传习录》30句经典名言,教人如何修身养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17 06:25:04
阅读:

来源:儒风大家




1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不昧”,大约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状态,心灵处于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情状。在此状态下,才能静下来体察世间万事万物之“理”。不昧的“心”如镜子一般映出“理”,所以说,“心即理也”,心与理为一体,而反对朱熹将心与理分成两部分。



2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王阳明赞许孟子的“不动心”:心中充满道义,发现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么任何事发生都能对其泰然处之,让自己的心如泰山般稳固,不因外界毁誉而动心,不大喜大悲。



3 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是阳明心学的精华。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知之所以产生,是在面对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能辨清善恶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恶念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比如面对一把刀,想到行凶便是恶,想到用来切菜做饭便是善。善恶的想法及行为是本心受到外物而产生的,被事物引发的善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本心,心中能明善恶,存善去恶,就能保持心之本体。



4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6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这几句即王阳明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的,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只有切实展开行动,想法才能变为现实。亲自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王阳明认为,圣人所传的学说只有一个,就是将认识与实践合而为一,知与行是一事两面。做到知行合一,知而能行,才能在实践检验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7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省察克治”必须时时去做,事事上也皆可做,能做到主动、自觉地省察、克制自己对外界事物的不正当欲望,就是自我修养。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



8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9 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炼,就是通过具体事情来实现克治之功。省察克治应通过做具体的事来实现,而不是一味打坐冥想。若只想不做,一遇到具体的事,也招架不住,不能应对。



10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就如树的根基好,抽出的枝条、结出的果子就是好的。修养好本心,那么一定会有美好的德行。



11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冬天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寒冷,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时想到父母的热,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凉爽。这些行为是必要的,但只是枝叶,最根本的还是你那颗孝敬父母的心,这些行为都是从纯孝之心这个根本而生发出来的。



12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忠、不孝、不慈、不信,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由倨傲不恭造成的。为人不可太过傲气,对不同的人和事物,都要常怀尊重与敬畏感。



13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去人欲,并非抹杀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去除会产生危害的过了头的欲望,而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不是只有在静静地躺着、坐着时才能做,在行动中也可以做到,时时、事事皆可磨练。



14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15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仁、义、理,都是从本心上来,只是本心在不同的侧重方面会有不同的名称。



16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17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18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有向上向善的进取心就是学习。一直念着过去的事,考虑未来的事,并没有什么用处,只会使自己的向上之心有所懈怠和分散。



19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能真心悔过是一种良好品德,但有的人犯错之后过分耽溺于悔恨之中,不能原谅自己。“是药三分毒”,在悔恨中不能自拔会更伤及自身。悔悟是正确的,也不必太过自责,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宽容。



20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朋友相处,只有彼此谦让,才能让双方都受益,互相攀比则会双方受损。在人际交往中,要抱着谦虚的态度,才能实现双赢和互补,有所进益。



21 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良知就是行事的“头脑”,支配人的行为。遵循良知而行事,以不变应万变。不在于受与不受这个行为,而在于受或不受的道理。该受的时候就受,不该受的时候就不受,看你心里明不明白这个理。



22 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


正德五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当地百姓因为无法忍受官府的压迫而发起暴动,王阳明安抚百姓,并承诺为其做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在任期间,他以疏导为主,关心百姓的诉求,也积极推行教化。这种行政管理方式,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23 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只有理解透彻了,就记住了,若是只为求记住,那么记的过程会很痛苦,而且也不会理解透彻。而只要理解透彻了,自然就记住了。但理解也不是最高的,最终极的境界还是“自家本体”——自己的心。理解最终还是为自己所用,如果目的是求理解,那还是不够的。





24 常快活便是功夫。


王阳明“龙场悟道”十分有名,但是龙场其实是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跟随王阳明一起来到龙场的人大都病倒,只有他安然无恙。王阳明在龙场受了两年的磨难,依然安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



25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只要一个人心存正气,行得正,就不怕被鬼迷了心窍。好色,就是被色鬼迷;贪财,就是被财鬼迷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就是被怒鬼迷了……诸如此类,与其说被什么鬼迷住了,其实都是自己的心不正,不能定。



26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一个人,若是真的用功,他人的毁谤或是欺慢,也会是一种磨炼,也是使自己的道德进益的机会。如果不用功夫,那么别人的毁谤就是登时将自己击垮的魔鬼。每一次外界的挑战,都是对本心修养的一次考验,是将其作为“进德之资”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27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凡事不可强求,之所以无法获得宁静,是因为我们有时是刻意追求宁静。而越是刻意,越不得宁静。



28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的观念远承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是共通的,圣人之心与常人之心本来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平常人自以为无法与圣人比肩,容易被外物遮蔽自己的本心。只要积极向善,克制遮蔽本心的魔障,有成为圣人的志向,人皆可成圣。



29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遇事须先反问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苛责他人。


30 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这句也是继承了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常省察自我,反观己心,去除障蔽,不可松懈,才能有所进益。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