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3年,魏国大元帅庞涓率数10万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了战火之中。国王升朝向文武百官问计,有位大臣向国王献计:不如由主公写一封求救信,再备上金银,然后派使者向齐国求救。国王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国王接到信和财物后就派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军赶去赵国解围,田忌随即点兵准备来日向赵国进军。军师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而出,国内一定只剩下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击其虚处,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果然,魏军得悉大梁被围,慌忙回师。人马行到桂陵地面,齐军蜂拥杀出,将魏军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启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有阴必有阳,有实必有虚,因为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有限制的。如能抓住这种联系的主要结节点,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就是敌人强大的地方,“虚”就是敌人薄弱的地方。避实就虚就是避开敌人强大的地方或者让其发挥不出来,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魏国的强大军队去了赵国,这就是实;国内都是老弱病残,这就是虚;如果直接救赵,是硬碰硬,打的是敌人的“实”,这是不明智的。凡事都要深思熟虑,怎么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敌人的强处在哪,敌人的弱点在哪。怎么找弱点?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投入了A,那么B、C、D....就是他的弱点。资源就是人力、物力、财力、关系、时间等等可以增强自身的一切,必须一定肯定是有限的。
重点不在结果,在这个过程的思考,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