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休谟问题”,是指英国十八世纪哲学家休谟对于因果律(连带着对归纳法)的质疑,这个质疑引起了后世很多哲学家的关注,因而成为哲学史上的著名问题之一。
休谟的肖像漫画
休谟作为英国十八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是怀疑论哲学的开山鼻祖之一。他在其名著《人类理解研究》中对因果关系,甚而进一步对所有“必然性关系”提出了质疑。当然,他的这种质疑实际上倒不是为了否定因果律,而主要是对其涵义进行了非形而上学式的解释。他认为,如果事物之间真的存在实在性因果关系的话,那么通过一个案例,甚至不需要什么经验,从人类理性能力本身就应该能够明晰判断这种关系,而不是通过对一系列相似事件的观察和经验后才能将其间的所谓因和果联系起来。相反,如果因果律是基于一系列经验之后才能发现的话,那么所谓的因果律就有可能不过是人的一种习惯,即通过经验使意念习惯于某些事件的前后顺序而已,其中未必有什么真正的实质性关系。
对因果律的这个诘难,实际上也连累到了归纳法。如果该质疑成立,则意味着依赖感官材料进行的归纳法是无效的。从经验中能归纳个什么东东出来呢?无非就是一堆有关各种事件先后顺序的习惯而已。亦即,将人所经验的各种事件归纳后,能否得到一个实质性的关联,亦即为理性所能解释的关联是值得怀疑的,或者只不过是某种习惯的幻象而已。哲学的使命不是仅仅依靠经验或习惯就算完事了,而是要弄清楚,因果律在实在的意义上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为什么归纳法能够让人获得真知灼见。如果不诉诸经验要素来解释,那么因果律到底是个什么涵义?
爱丁堡广场上的休谟塑像(远处站立者是他的好友亚当斯密的塑像)
休谟问题引起了后世很多哲学家的沉思。其中康德通过将时间变为先验性综合命题与后天现象同质的办法,将纯粹理性与经验结合在一起,号称克服了休谟问题所引发的困难。但他的先验性综合命题本身却有一堆困难需要克服。总之,后世的哲学家们一直为寻找解决之道而苦苦思索。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的策略则是,如果观察到一定数量事物之间的先后关联性后,就先将这种关联性暂时归结为一个用波普尔的话说就是因果联系的“猜测”先使用起来,而不去过分追究这个关联的实在性意义,并由此获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所以,有人将休谟问题以及所关联的因果律和归纳法总结为是“科学家的胜利,哲学家的失败”。
休谟的其他论述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