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作为汉文化中的一大特色,被很多人熟知与引用,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就像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成语,在它的背后就有一个非常美妙的故事,在北宋的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最擅长画的东西就是竹子,虽然天赋很重要,但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文同爱好画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问是风雨雪霜,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到竹林里观察竹子的不同状态。例如:在炎热的夏天,三伏天时期最热,但他却顶着炎热在竹林里来来回回穿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但都没有动摇他内心的想法,只为能够观察到竹子在夏天时的状态。
还有一回,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所有劳作的人都赶紧往家赶,只有他顶着风雨,顶着雷鸣一个劲的往山上跑,直到到了竹林胖才露出了笑容。
其实,在文同家门前,和后院种植着很多竹子,但他并仅限与对家中竹子的观察,更注重自然状态下的竹子,因此不顾一切也要上山去看竹子的不同状态。
正是因为文同的这种刻苦,给擅长画竹子的他提供了很多灵感,因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他早已把竹子的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的样子牢记于心,在他画竹子的时候,根本就用不到草图,三下五除二就能画出一幅令人惊叹的竹子。
文同有一个好友,名叫晁(cháo)补,他曾曾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时,早已胸有成竹了。因此也就有了“胸有成竹”一词。
由此可见,人前的光彩,大多时候都是靠背后的努力积攒成的,对于任何人都不例外!
到了公元1079,文同病逝,享年61岁,但他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令后人称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