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其实这句话饱含了“标签化”的傲慢与偏见,是“兵”都五大三粗蛮横不讲理?是“秀才”都文弱纤秀只会穷讲大道理?实际上并不尽然,王阳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不会迂腐的给“兵”讲道理,而是灵活运用自己军事指挥才能,一场闪击战分分钟教“叛贼”做人,不禁令人击节赞叹、肃然起敬。
王阳明二十八岁考取进士,后因得罪刘瑾,被施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驿丞。于是,大明朝少了一个正直的官员,而中国哲学史上多了一位心学大师。
王阳明
在贵州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在龙场潜心搞了十年的学术研究,一举奠定了其哲学史上一代大师的崇高地位。这时候明朝内政失当,一时间内忧外患不断,叛乱四起,皇帝向兵部下达了快速剿匪的严旨。素有知人之能的兵部尚书王琼便向王阳明抛来了橄榄枝——老王,别隐了,快出来拯救天下苍生吧!在王琼的推荐下,王阳明被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中一带。于是王阳明结束了他的学术研究,投笔从戎,开始开发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至此,大明王朝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
当时的南中一带盗贼蜂拥四起,每个草头王都怀揣着一个美妙的皇帝梦,情况非常混乱,宛如战国时代。王阳明到任后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从官府中先揪出一批通风报信的“卧底”,王阳明并没有治他们的罪,而是上演了一出明朝版的“无间道”,王阳明让他们打入敌军内部侦探叛贼的情报,王阳明因此掌握了盗贼的动静。随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短短的时日就轻松灭掉山林“蟊贼”,时人惊呼王阳明是神!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四十七岁的王阳明人生履历中最为辉煌的一页翻开了。
王阳明平定盗贼后,已经将兵符上交兵部,没想到这时候传来宁王朱宸濠突然举兵叛乱的消息。手中已无兵权的王阳明并没有慌乱,沉着应战,调配军粮,修治器械,然后发出讨贼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王阳一方面明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使用反间计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没有发兵攻打南京。
大明军神
王阳明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经过一系列的备战,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由于先前进行大量宣传工作,谎称有大量军队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两日,王阳明便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兵迎进,一路设伏,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惨遭大败。宁王眼观局势不妙,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准备拼死一搏。王阳明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宁王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追上擒获,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乱几乎是在谈笑间平定了。这场平叛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因此王阳明获“大明军神”之称,但是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王阳明立了大功,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奖赏,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毁谤与陷害。明武宗甚至觉得王阳明这么快就轻而易举平定了叛乱丢了自己的面子,认为像这样的战斗应由他亲自带兵南征才能显示“皇威”,在宦官的唆使下,明武宗竟要王阳明放了宁王让他率军与其再战。王阳明闻言星夜赶到钱塘,导演了一出“猫爪老鼠”的游戏,将宁王假意释放让其逃跑,然后明武宗指挥“大军”再次将宁王“擒获”,王阳明重新报捷,将平叛的胜利归功于武宗,第二年刻石记功曰“帝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这样既顾全了皇帝的面子,也保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王阳明可谓是明朝第一奇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却自成一派成为中国哲学界一代宗师;未研读兵书却能指挥若定退敌十万雄兵。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曾为王阳明学说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阳明”。(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穆选选
【版权声明-凯风文史版】本文系头条号原创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凯风文史(
http://culture.kaiwind.com)
【特别提示】凯风清韵、凯风文史均系凯风网出品,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及凯风网(http://wap.kaiwind.com),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 上一篇:修辞句子大全-常用修辞手法大全
- 下一篇:休谟名言-900种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