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是人生的志向和抱负,是人格的品位和质量,是人对待的良药,是让人拥有快乐心情的百年陈酿;胸怀是一株使人人格高大的常青树,胸怀还可以让一个人站得高、看得远。
成功需要本领和力量,而胸怀是最大的本领和力量。如果给成功的要素排个序的话,我认为胸怀应该是首位的,为什么?因为胸怀能够吸纳智、人才。历史地看,但凡人才。不但能力和智慧独具,而且往往性格独特。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善于独立思考乃至爱提意见,喜发议论,观念比较超前,行为不同寻常。
翻阅历史的书卷,你可以了解到很多“成也胸怀,败也胸怀”的经验和教训。《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后,有人从营中搜集到一些人给袁绍写的欲降信,问曹操如何处置。曹操说:“在大战战时,我自已还有丧失信心的念头呢,更不用说别人了。”于是连看都没看便把信全部烧掉了,这烧,不知烧掉多少人对他的疑心,也铸就了这些人对他的衷心。相比之下,周瑜的胸怀就逊色多了,他嫉妒心理严重,对比自己能耐强的人,他是绝难相容的,胸怀不足,损害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欲求成功者,就要有开的胸怀、容人的气度,注意尊重各种人才的人格。倾听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自尊,尤其是他们到困难和推折时,更要多加理解,多加鼓励,使他们放下包。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实现广纳群贤、广聚群智的理想。
胸怀怀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尺度。一个宽广胸襟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忍让、善于宽容的人。胸怀就像“润滑剂”和“黏合剂”,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润滑脆弱的人际关系,弥合破损的双边感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胸怀更是一种理智、一种魅力、一种精神,它是人生的美好境界。
战国时代,赵国有个“将相和”的故事,其中的蔺相如就颇有大家风度。他不惧声威显赫的秦王,却甘受本国大将廉廉颇的羞辱。而他之所以一让再让,倒不是怕廉颇而是因为他有“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思想。也正是这种先公后私的远见卓识和宽宏博大的胸怀,才使廉颇感动得“负荆请罪”,二人最终言归于好,协力抗秦,护卫了赵国的安宁。宽宽阔的胸怀,使蔺相如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国家争志气,不为一己闹意见。这正是他的胸怀和境界所在。
胸怀更是一种理智,一种魅力,一种精神。原美国总统林肯曾试图跟他的政敌交朋友,引起一位官员的不满,他认为林肯应该利用权力消灭他们。对此,林肯却十分温和地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的智慧和胸怀,在于他看到了事关国家民族的宏大事业,决不是一两个人或少数人就能够干成的,必须有事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加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人的胸怀是修出来的!拥有博大宽广的胸怀,能使人风度然、纵横掉国、青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