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性格的词语-性格分类的“终极理论”:人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象限

性格的词语-性格分类的“终极理论”:人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象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7 07:48:51
阅读:

编者按:人有哪几种当然要取决于怎么分类。如果按照知、情、意在性格中哪个占优势,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如果按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如果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如果按照人际关系,可分为ABCDE5型人格。如果按照关注对象以及对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区分呢?你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吗?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工作吗?软件经理Kris Gage在Medium上发表了一篇试图用大一统理论对人进行分类的文章,她说你对这篇文章的态度(比如非常恼火)决定了你是哪种类型的人。


简单来说,人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象限。


1)你要么擅长“人”要么擅长“物”(或者你要么擅长逻辑要么擅长情感)


后面两个晚点再说。


事物是有形的物体。事物也是系统。


科学、工程、机械、医药都是事物。可能有点奇怪,但艺术也是事物。


不是“事物”的是:


“逻辑”不是事物。“想法”不是事物。“组织”不是事物(或者系统)。“哲学”和“理论”不是事物。“行动”不是事物。“商业”不是事物。甚至这篇文章也不是“事物”。这些都属于其他类别。我们晚点会说到的。


人,当然就是人。


他们是个体或者团体。他们是朋友、家人、顾客、客户、同事、团队。“市场”是人,除非你做的是产品或者建立/维护系统,否则的话“商业”也是人。在给某人消费的直接上下文中创造某物也是“人”。(相反:只是为了创造东西而创造,不管别人喜不喜欢,这样的东西就是“物”)“人的体验”也是人。


这些不是“人”:


“外向”不是人——外向就是外向性。“敏感”不是人。这是一种“情绪”。


如果你最擅长逻辑


祝贺你!但哪怕的确如此,你也从属与人或者系统/事物的分类——而且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种。


如果你喜欢抬杠或者纯粹为了辩论而辩论,我知道这一定会点燃你的自卫引擎把你惹毛,但是:逻辑是“人”而不是“物”,即便只是从属。


真正以“物”为导向的人对人根本不怎么关心,在逻辑这件事情上他们甚至连跟人争论或者对人生气的心思读没有。


我也是你们当中的一员。多年来我都不认为自己是以“人”为导向的,因为a)我很内向,b)人没有我脑子里想的东西重要,c)我会让他们跟“逻辑”保持一臂之遥。当别人不“理解”时我们会如何感受?想要表达得有逻辑的是“人”。想要跟别人辩论的是“人”。受到“缺乏逻辑”的人的影响——或者对其表示同意的是人。属于“物”的人不会在意这些。


不管你属于哪个领域,如果你的关注点主要是客户或者面向前景的,或者“市场驱动”的,那你就是“人”,不是物。我自己对财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是在私募股权机构和企业银行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我的关注点永远是逻辑和人多过系统。


注意这也包括那些吹萃为了折腾而折腾的热——哪怕折腾的是有形的东西,比如机械。他们会碰东西,但他们真正的意图是“理解”,所以他们主要还是逻辑(人)。


难道“系统”不是逻辑型的吗?


是的,但是“系统”人主要还是受到系统本身的激励——让系统就位,维护系统,利用系统实现特定目标——而“逻辑”背后的系统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逻辑”人其实并不关心系统——他们热爱的是“逻辑”本身。


系统是确定的、具体的、单一的,并且是为了实现某个东西的。


逻辑是独立的。


如果你擅长情感


如果你敏感,喜欢自我表现,真诚并且独特,敢大胆说出自己的事实或者热爱——那就去玩艺术和旅游吧,因为你是“物”。(只不过这种“物”不是科学和工程,而是装置艺术或者表达。)


真正属于“人”的人并不关心艺术(或者诗歌或表演或手艺等)——而且对自己是不是独特也不太关心——反正比不上他们对想要成为人的关注。


重要:为什么“逻辑”或者“情感”仍然应该跟人或物一致


这么说吧,如果你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感到满意,并且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那这就是你必须拥有的全部!去争取吧。你不需要跟人或者物协调一致。


但对于想要更多的人来说:


拥抱“人”或者“物”的原因是因为光想是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的!


从统计上来说,收入最高的人是那些主要驱动力是这两者(“人”或者“物”)这一的人。(收入最低的是那些没有这些驱动力的人。)


如果你得到的没有你想要那么多,那是因为你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考虑你的想法或者情绪,但没有把足够多的时间放到现实世界里面。所以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接下来就是你的目标:人或者物。如果你是逻辑型的,把它用到人身上(“市场”,团队,或者公开辩论)。如果你热爱你的个性和体验,把它用到“物”上面(或者艺术、冒险、表演)。


难道我就不能是“逻辑”或者“情感”型的?


不行。它们总是成对的——逻辑与人,感受与物。你总是一方面强过另一方面。


我可以是“逻辑+系统”和“情感+人”吗?


从技术上来说不行。我知道这似乎是最合逻辑的(lol),但是认知机制不是这样的,原因前面我都已经解释了。


好吧。但是我仍然认为我是!


技术上来说你不是。不过好吧。


相对于身体表达,很多“感受”人跟人能取得更多的进展,而很多的“逻辑”人对于有形的物会感到更加舒服。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在这个列表里面


首先要强调的是:你在里面。每个人要么是人或者物,要么是逻辑或者感受(要么是主要或者次要。)


不过如果你偏好的是洞察、思想、组织、行动等——我们会谈到那个的。


然后呢……


商业:你要么得热爱产品——要么得热爱人


属于“物”的人会对产品或者系统加倍押注。他们痴迷于这些物,设法去了解其内外机制,了解东西的本质以及应该的样子(尽管很少能同时达到目的),用一种线性的方式了解其前前后后,或者用多种方式去开发。


属于“人”的人热爱:关心和指导自己的团队——或者被他们的经理关心。他们热爱自己的顾客或者客户。他们热爱自己的市场。


作为领导:你必须培养人,投资于人——或者你必须对产品和系统进行开发和投资。


平庸的经理对这两者都不愠不火。伟大的领导痴迷于其中的一个(不过属于这一类的太罕见了)。


在团队里:你要么得有能力要么得讨人喜欢


(是的,Janice,我知道你非常渴望知道——当然你可以同时做到。但大多数人都是一方面比令一方面更好,而职场得成功意味着要依靠合适的其中一种能力,并且去做合适的工作。)


工作保障取决于这其中的一个。我曾经看到有人说员工要么是好的,要么受人喜欢,要么能按时交付,你必须至少具备其中两种。(关键还是第三点,做到第三点的话就没人关心前面两点了)当然这么说也没错,但是你要么擅长自己做的东西,要么要很有风度,而不管你能不能及时完成也是对的。(而且不言而喻的是,在大多数工作场合你至少还得在另一方面表现得体才行。)


如果你想创办企业:你要么成为建设者,要么成为推销者


显然建设者属于“物”这类人;推销者属于“人”这类人。


值得注意的是:


建设者建造东西不需要别人批准。他们不关心任何人是不是想买自己做的东西,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做东西这件事。


推销者不需要卖自己的产品。他们不关心自己卖的是什么,只要东西好就行,他们也不在乎这是不是“他们的”宝贝产品。相对于卖自己做的比较平庸的东西,他们完全可以替别人工作,卖更好的产品。


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是从两位创始人开始的——一位懂产品的,还有一位是懂卖东西的。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创始人,你最好找出你属于哪一种。(不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的话,知道自己是“人(或者逻辑)”还是“物”(或者情感)也很有帮助。)


除了少数例外以外(一个是沃尔玛的萨姆·沃顿(系统/物),另一个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物),我们能想到的大多数伟大的创始人都属于“销售”人,而“建设者”则是躲在背后——麦当劳、星巴克、苹果以及耐克这些公司都是由公开露面的“创始人”,由“卖家”创建的,这些人看到一个好产品的时候知道如何去推翻对手,并且懂得跟“建设者”进行合适的沟通。


如果你想创办企业但是又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者认为自己只要有“想法”就能侥幸成功——你应该意识到这还只是这两个中的一个。“想法 vs 执行”属于物,但那是后面的事。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先有想法。而且每个人除了有想法以外都要去执行——比方说要么去做产品,要么卖东西。


有很多创业者是自己既做东西又卖东西的——我有自己的企业的时候当然也是这样——但是这种做法要么就是做成“生活方式型”企业,要么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要么最终还得招聘别人来帮忙担任自己所不擅长的那个角色。


如果你内心还在呐喊,“人和物都不是我的菜!”


(推断起来可能“逻辑”或者“情感”也都不是你的菜)


如果你在想,“我最热爱点子!”或者“我只想体验东西!”或者“我对洞悉感到兴奋!”或者“不管怎样——我只希望东西能够有明确的定义,能够组织好,能够做好策划并且稳定”的话,那就进入我们的第二部分


2)你要么喜欢它是抽象的要么喜欢它是明确定义的


什么?!这完全不是我想的或者刚才说的东西嘛!


我知道,伙计。不过且听我慢慢细说……


“抽象”人


这种人存在于社会的边缘,他们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管别人在做什么。


他们不仅对不确定性或者模糊事物的容忍度很高——而且在积极寻求这一点。他们不为未来做计划——他们就活在未来,在自己脑海里。他们不仅“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而且经常对这个也不关心。


“抽象”人有两种子类:


  • “想法”型:总是没完没了地头脑风暴;总会有各种扩张性选项、机会、冒险、体验冒出来。他们想要“一切”。


  • “洞察”型:他们不想要“一切”;他们只想要一个普遍真理。我就是这种人。


“抽象+人/逻辑”:


  • +“想法”:更像“逻辑”而不是“人”;往往是辩手、理论家发明家,“想法人”创业者。(也喜欢留下“逻辑性”的愤怒评论以及/或者钓鱼)


  • +“洞察”:哲学家,作家,慈善家以及教练。


“抽象+物/情感”:


  • +“想法”:诗人,冒险家,由个人体验激励。


  • +“洞察”:离散系统(比如工程)或者扩张性系统(比如传统企业)


“具体”人


希望东西明确、按字面意思,非黑即白。即便这类人更喜欢冒险或者不那么传统或者比同辈更喜欢旅游,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不想跟别人吵架。他们喜欢东西简单明了。他们几乎总是喜欢历史。


“具体”人也有两种子类:


  • “组织”。喜欢计划和结构。可能也享受“头脑风暴”,但前提是这有助于“计划”。除了有具体需求以外,他们对头脑风暴并不感兴趣。


  • “行动”。不管有没有“计划”都热爱行动的人。


“具体+人/逻辑”:


  • +“组织”:教师、项目经理等


  • +“行动”:这些人很活跃——精力充沛,通常是运动员。他们往往喜欢“逻辑”胜过“人”,但几乎总是从事涉及到别人的职业(球队,销售等)


“具体+物/情感”:


  • +“组织”:系统,系统管理员,财务,保险,风险消减,保安


  • +“行动”:往往是表演者或者手艺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去


人的两个分类维度:重点关注对象(人/物),对象的形态(具体/抽象)


对变化最适应的人:“扩张性抽象”以及面向行动的“具体”型——包括以“物”和以“人”为中心的。


对本文最适应的人:“抽象”型的


对本文最恼火的人:“逻辑型”和“情感型”的人(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人!),即便我们已经分析过一遍了。


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


如果你快乐的话,那就爱咋滴咋滴吧。


可如果你不快乐的话,我愿意打赌那是因为你被心魔困住了。你可能在沉溺于想要做“一切”(想法),或者拒绝一切,或者非常挑剔,或者太过关心跟人争执想要“在逻辑上战胜别人”,或者想做“正确的事”,但是却没有真正融入到现实世界里面。不是“计划”或“组织”或“纸上/脑子里”的东西,而是真正的物——人或者产品/系统。


如果你想要内心所想的事情发生,你必须做出具体(外化的,相对于内化的)的努力。


而知道你是哪一种类型的人可以引导你朝着最有意义最有影响力的方向去努力。陷入到脑子里的“洞察”或者“逻辑”只会导致没完没了的circle-jerking,但对话或者有形+行动则会触发有意义的结果。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krisgage/there-are-only-a-few-types-of-people-efc29a907376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