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性格词语-性格决定命运,才有了朱允炆的失败和朱棣最终的成功!

性格词语-性格决定命运,才有了朱允炆的失败和朱棣最终的成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01 15:12:23
阅读:
靖难四年——朱棣的夺位之路“削藩”只是开始

建文元年(1399),


刚刚坐上大明皇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在亲信黄子澄和齐泰的帮助下开始了“削藩计划”。



关于建文帝,最初的印象是徐峥和黄庭主演的《穿越时空的爱恋》里那个老实巴交还有点傻傻的少年。


也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导致了我对建文帝形成了“傻呆”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初中的时候学历史,关于“靖难之战”只有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燕王朱棣带兵攻入京师,取代建文帝为皇帝。


于是便形成了一个错误想法:朱允炆在朱棣面前不堪一击,没有帝王的潜质。


但是对于有着丰富从政经验的朱元璋来说,他不选择朱棣为自己的继承人,而是将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命为太子,自然有他的道理。


有的人在评论朱元璋这一举动的时候说朱元璋之所以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而不传给朱棣,是因为他在太子朱标死后,将对太子朱标的疼爱转移到了孙子朱允炆身上。


朱元璋对朱标的信任和期望自然是有史为证,但是仅仅因为疼爱而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不像一个政治家所为,特别是像朱元璋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政治家。


因为,从一开始,朱元璋就没有将朱棣作为皇位的候选人。


细细看朱标和朱允炆这两个人,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世都差不多: 宅心仁厚,主推“仁政”。

跟朱元璋的处事风格完全不同,反而是朱棣的行为更像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在朱标死后,没有选择燕王朱棣,而是选择了朱允炆为继承人。这不是朱棣不努力,也不是朱元璋老眼昏花,而是从一开始,朱元璋就意识到:他需要一个宅心仁厚的继承人替他守住江山。


朱元璋深刻知道当一个王朝稳定下来之后,最需要做的是休养生息,需要天下太平。
一、杀戮是在战场之上的逼不得已,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唯一选择。

虽然朱元璋一生杀人无数,但是他仍旧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所有的杀戮都不是因为他嗜血,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统一天下的目的。


因此他选择朱标也好,朱允炆也好,都是为了大明王朝的巩固。


但是朱元璋怎么不可能不知道朱允炆太过宅心仁厚,对于他接任明王朝并不十分放心,因此朱元璋在其年老的时候杀人无数,曾经跟随他的大将都被杀死了,唯一剩下的汤和实在是因为毫无反抗之力才免于一死。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曾跟朱允炆对话:我已经替你将敌人都除去了,以后叔叔们帮助你保卫边疆,你好好治理国家。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很有计划的,但是朱元璋忽视了一点,而这一点却被朱允炆敏锐地觉察到了:如果叔叔们造反呢?

朱允炆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朱元璋已经替他巩固好了大明王朝,连老对手元顺帝也被朱元璋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朱允炆何尝不知这帝王之位岂非他小小年纪就能坐稳


西汉景帝继位时,便有过“七国之乱”。


由此看来,朱允炆并未傻呆,他无比清楚当藩王的力量大于自己的时候,其中会有怎样的利害关系。


因此朱允炆继承大明王朝皇帝之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


二、实力才是自信的基础

建文帝在亲信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下首先向周王朱肃开刀,因为朱肃是朱棣的同胞兄弟,如果不除朱肃怕日后会成为朱棣的帮手。理论上来说这个做法挺对的,但是实际情况谁也不知,毕竟你是皇帝,他是藩王,造反是要砍头的,即便是同胞兄弟也未必敢头脑发热就跟着一起造反。但是不管怎么样,“削藩”已经正式开始了。


在建文帝开始削藩的时候,精明的朱棣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肯定也不会闲着,“坐以待毙”不是朱棣。


但是起兵造反也不是说干就干的事情。


要知道首先他没有实力,其次他没有理由。


因为退一万步说,就算建文帝再不济,他好歹也掌管着整个国家,论民心,论兵马,都强过朱棣。因此,造反对于朱棣来说,这不是一场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战争。


中学时候学历史,总以为朱棣出兵攻打建文帝是信心满满地去的,就跟出门买个包子一样,拿着钱,去就是了。


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此时的朱棣根本没有把握能够造反成功,而失败的代价却很大,一旦失败,就是灭门之灾,当然成功的诱惑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成功,他将不再是“殿下”,而是全国的最高首脑——“皇帝”。


但是成功有几分,失败有几分,朱棣并不知道。


因此朱棣的内心经历着特别痛苦的纠结。


而这是每一个需要作出重大决定的人都会经历的,我想大家都能理解这一刻的朱棣,理解朱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此时内心的焦虑和恐慌。


但是朱棣很快就不纠结了,因为建文帝派张信去逮捕他了。


此时的朱棣确实没有自信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当退路没有的时候,他反而能够坚定地往前走了。


三、“靖难”也是理由

反是决定反了,但是也得要理由。因为皇帝打你可以随便找个理由,但是你打皇帝却不能随随便便。此时朱棣身边的一个谋士道衍给朱棣出了一个主意,打着“靖难”的名义造反。所谓“靖难”就是“清君侧”,帮助皇帝铲除身边的奸恶。


这个理由虽然听着不太靠谱,但是好歹也是理由。因为朱元璋留下的规定中的确有这样一条:如果朝廷有难,在得到天子的密诏后,藩王可以起兵讨伐乱贼。但是朱棣没有密诏,没有关系,反正理由也是乱找的,做做样子就可以了,没有密诏可以假装有密诏。


因此同年六月,朱棣打出“靖难”的口号,起兵造反。


四、成功不是一步之遥

从开始造反,朱棣就知道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朱棣仍是有自信的,因为他是整个大明朝最厉害的骑兵将领,并且自小就跟朱元璋打战,深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兵法。如果说朱允炆从小就开始学习如果治理国家,那么朱棣自幼就知道怎么抢占国家。因此在造反开始的时候,朱棣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给自己打足了气,但是想象是一回事,以为是一回事,现实却是另一回事。


战争开始之后,朱棣的确很顺利就打败了杨松,抢占了雄县,继而打败耿炳文。但是这只是开始。


朱元璋晚年将朝廷中的名将都杀光了,只剩下一个耿炳文,在朱棣造反的时候,建文帝才意识到,当年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有周亚夫,但是他却没有。


无奈之下他只有将这个重任交给了耿炳文。虽然耿炳文的军事能力远比不上徐达、常遇春他们,但是他的后面是整个大明王朝,而朱棣,他只不过是一个藩王。实力悬殊太大。


而纵观“靖难”四年里,其实建文帝有的的确也只是财大气粗。


实力悬殊,却是生死之战。


1、建文元年,真定之战


朱棣打败杨松、耿炳文。但是耿炳文岂能那么容易被打败,及时调整方向的耿炳文准备用时间牵制朱棣,然而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耿炳文被朝廷撤去统帅之位,李景隆被任命新的统帅。李京隆是李文忠的儿子,然而他并未继承父亲的兵法,是一个纨绔子弟。建文帝这一决定等于给朱棣帮了忙。


2、建文元年,李景隆攻击北平(今天的北京,当时朱棣的封地)


李京隆率领五十万军队攻打北平,朱棣大儿子朱高炽奉命守城,等待朱棣救援。本来即便李京隆再白痴,有五十万大军,攻城仍旧是有希望的,但是在快攻入城的时候,李景隆却担心被抢功,下令停止进攻。真的是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3、建文元年,郑村坝之战


纨绔子弟李景隆攻城失败,将兵力放在郑村坝,准备伏击回来的朱棣。然而朱棣此时已经收了宁王朱权最强悍的骑兵,郑村坝战役以“猪一样的队友”李景隆失败而告终。


4、建文二年,白河沟之战


郑村坝之战李景隆失败,但是黄子澄因是自己举荐的李景隆,竟替他瞒住了战败消息,让其继续带领六十万大军击败朱棣。而此次跟随李景隆的有一个人——平安。平安出来,胜利不是只在一方。


平安在跟朱棣的交锋中给了朱棣重创,然而因为李景隆的指挥,最后战役以李景隆失败而告终。这一站,也彻底结束了李景隆作为最高统帅的生涯。


5、建文二年,铁铉的胜利


正当朱棣越战越勇,以为胜利就是一步之遥的时候,铁铉出现了。在李景隆逃回京师的时候,铁铉和盛庸选择了坚守济南。也正是他们的智慧和坚守,第一次真正迎来了战争以来的胜利。


有时候也许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太软弱或者太自负。因为不论从哪一方面将,朱棣都不是朝廷的对手,然而朱棣却节节胜利。同样不论从哪一方面将,铁铉的队伍都不是朱棣的对手,然而铁铉却胜利了。


6、建文二年,东昌决战


济南守城之战让建文帝看到了盛庸的军事才能,因此他将统帅的位置给了盛庸。建文二年,盛庸与朱棣于东昌决战。


而此次以盛庸大胜而结束,朱棣损失自己的第一猛将:张玉。


张玉——靖难第一功臣


7、建文二年,夹河之战。


朱棣损失另一猛将——谭渊。


战争从来不会只有一方赢,究竟谁才能成功到最后,就看谁的毅力大。东昌之战,夹河之战带给朱棣的恐慌是非常大的,这并不是因为朱棣心理素质不好,而是他发动的战争本来就不是正义之战,一旦部下觉得没有信心,那么叛变就是分秒之间的事情。反正对于战争一线的士兵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不要少了他的那碗饭。


谁都会审时度势,不是只有朱棣。


我看书的时候会想,如果这个时候朱棣突然没有信心了,或者建文帝突然用“安抚”的方式劝变他的手下,那么他还能成功吗?当年项羽跟刘邦争天下,项羽拒绝过江东,自刎于江边,由此看来,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此时的朱棣抗压能力太差,或者建文帝能够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么历史也许会重写。


忘了提一句,建文帝在派兵攻打朱棣的时候附加了一道命令:勿叫我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因此,将领士兵无一人敢伤害朱棣。


可见从一开始,两人的决定就不一样,那么在受到重创之后,两人的斗志也不一样。


8、建文四年,直抵京师


从建文元年到建文三年,大大小小的战役让朱棣有点厌烦也有点焦虑了,战争的时间越长,对他的危害就越大,他迫切需要马上结束战争。于是在得到宦官的消息:“京师空虚”之后,建文四年元月的朱棣决定不再拖拖拉拉了,直抵京师。


最后这一年,朱棣自动忽视了平安、徐祖辉等人,甚至绕过山东,直接从宿州到扬州直奔南京。而南京城内有李景隆接应,等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师的时候,大门自动打开。


建文帝烧掉宫殿,从此失踪。


“靖难”之战结束。朱棣登基——即:明成祖。


五、性格决定命运

看完“靖难”之战的历史,我对建文帝朱允炆是同情的,从他作为太子开始到自己当上了皇帝都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傻蛋白痴,相反他很聪明,知道利害关系,知道自己怎么做。


但是他缺少实践经验,也缺少作为一个将领应有的担当。


但是这一点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要通过血泪经验才可以得到的。


朱允炆没有认识到一点:当他需要做一个决定的时候,身边肯定有很多人过来给他出谋划策,但是作为领导人他必须要能在复杂的信息里判断出来什么信息才是对的,此时他要听的不是哪个谋士的话,而是自己的判断。


纵观靖难之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错误决定而导致战争的失败。


他们在燕王还不具有反抗能力的时候没有及时抓捕,在燕王进京的时候放他回去,在战争开始之后错用李景隆。


客观上来说,这怪不得朱允炆,因为他一直在读书,听老师的,听父亲的,后来听爷爷的,突然要他自己做主,让朝廷百官都听自己的,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缺少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勇气和智慧。


勇气和智慧,是需要实践才能有的,是泪和血换来的。


而朱棣,无疑他是具备这两点的。


并且在征战的途中,在无数个焦虑、恐惧的夜晚过后,越来越积攒了他的力量,最终坐在南京的帝王宝座上,最后又迁都到北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后死去了帝王的风范


性格决定命运。


能改正的才叫缺点,改不掉叫弱点。


【头条:成语经典故事会;同名V:成语经典故事会(chengyugsh)】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