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健康俗语,如“药补不如食补”“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等。
在越来越注重科学饮食、养生保健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历练出科学的俗语加以发扬。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在吃饭时,不时喝点汤水也是有益的,可以稀释和搅拌食物,从而有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饭前不喝汤,饭时也不进点汤水,在饭后就会因胃液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口渴。感到口渴才喝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研究发现,养成饭前或吃饭时不断喝点汤水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同时资料也表明,常喝各利,汤、牛奶、豆浆的人,消化道也最容易保持健康状态。
药补不如食补
中国有句俗话:“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当面对生活中的小病时,哪怕只是上火嗓子疼,有些人就会首先想到“吃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它们所具有的补气、补血、滋阴、壮阳、安神等补益功效对于人体的保健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一些缺乏正确中药知识的人,甚至将吃中药作为家常便饭一样。虽然中药的补益作用非常显著,且确实能够起到保健、养生的效用,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食用药材必然会导致人体出现一些相应的不良反应。
另外,保证人体健康、精力充沛的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即是饮食。只有食物才能保证人体每日所需营养的全面供给,而药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远远不及食物充分而全面。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足以证明“药补不如食补”这个道理了。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俗话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良好的睡眠比吃人参更养生。睡眠是人对自然界昼夜节律的一种生理适应。睡眠时,人的基础代谢下降,能有效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多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就提示我们,睡眠与长寿有着很大的联系。正如医圣孙思邈所说:“灯用小炷,节爱精神。”睡眠充足的人,就像那用小炷的灯一样,能更长久地燃烧。
“睡五更”对人体机能恢复的作用,还取决于睡眠质量的好坏。若是上床半小时内能入睡,梦少或自感无梦,睡眠时间保证在6至8个小时,第二天醒来没有困倦疲惫感,就是一个好的睡眠。睡眠是解除一天疲劳的主要途径,也是抵御疾病的防线,更是延年益寿的灵丹,其效果真的胜过人参多矣。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脚上有相应的穴位,双脚共有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10。经常洗脚并按摩脚上的穴位,能防治局部及全身的许多疾病。
此外,用热水洗脚还可消除疲劳,预防长途跋涉或劳动所引起的下肢酸痛。睡前用热水洗脚,还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使脑神经处于松弛安静状态,使人安然人睡,因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的说法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泡脚也有讲究,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期间可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洗毕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亦可早晚两次(一般上午10点1次,晚上睡前 1次)。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具体时间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自古中医就提倡三分饥、七分饱,过饱带来的危害非常多。首先,过饱伤害胃肠道,一方面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另一方面,过饱撑大了人的胃部,继而造成食量的再度增大。
其次,过饱带来了肥胖,更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富贵病。对大脑的健康也不利。保持七分饱三分饥,并且晚饭适量的少吃对健康将有很多好处。因为人体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是靠脾胃来完成的,适量的进食让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能够正常的运转,人体也能及时的得到营养的供应。从而保证正常的各项生理活动。
现代医学研究通过对动物的实验发现,在饮食上减少3-4成,可以延长寿命。
那七八分饱什么指标呢?很简单,你吃饭吃到还能吃,还想吃时,你可别吃了。赶紧离开饭桌,这就是七八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