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亚洲的东方有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也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味品正在无时无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上海豫园“美食饕餮·香遇城厢”饼食文化节 带你吃遍当下最好吃的饼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普遍承认的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而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讲“八大菜系”中的浙菜!
在浙江,有一道世界著名的“特色特产”——她就是“千层饼”
浙江奉化:溪口千层饼香飘海内外
千层饼作坊
千层饼:品质特性
溪口千层饼以奉化周边丘陵地区的定点企业生产的小麦面粉、象山港奉化沿海一带的苔菜(冬苔)等主要原料,采用祖传配方及传统的加工工艺,经配料、蒸粉、制馅、造层、焙酥、包装等10多道工序制成。
溪口千层饼外形四方,内分27层,层次分明、金黄透绿、香酥松脆、甜中带咸、咸里带鲜、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百食不厌。产品具有松脆可口、香里透幽、甜中带咸、入口松散、齿颊生津、令人食而不厌等特点。
溪口千层饼,用料十分讲究。须选用上等面粉、精炼生油、脱壳芝麻、洁净蕉糖,以及奉化特产优质冬苔粉等为原料,经过配料、蒸粉、制馅、造层、烙酥、包装等12道工序制成。制成的千层饼,在1.5厘米厚的小饼内并列27层隔层,故松脆酥润,油素充足,苔菜香浓,食后令人齿颊生津,老幼妇孺都爱吃,获得过国家及和省级名特产品奖。 [1]
工艺流程
蒸粉
将优质小麦粉倒在蒸笼里用猛火蒸熟,冷却后倒入白篮里打散;
制馅
将粉和苔菜粉末、白糖、生油、苏打粉放在作板上揉合,使之成团;
和皮
将面粉加白糖、苏打粉,揉合成团;
包馅擀饼
取一小团馅包在一小团皮内,用擀棒擀成长方形,并折成三折,如此翻覆4次再折三折,计27层;
贴饼烘焙
在定型的粉饼上醮水,两面撒上芝麻,刷上一层水,贴到热炉内壁烘焙;约3个小时后可以出炉。
烘焙器物
烘焙千层饼的炉子为陶缸,生火原料是木炭,掌握炉温是关键,太低酥味不足,太高焦味过重。
贴饼烘焙
历史渊源
溪口制作千层饼已有100多年历史。据传,清光绪八年(1882年),溪口王毛龙开设王永顺饼店,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始产脆酥饼 。一次,其弟毛化龙在制饼时加了些奉化特产苔菜粉,制成的饼,清香扑鼻,风味特殊,顾客盈门。自此以后,便用苔菜粉作为辅料制作酥饼,人称"毛龙千层饼"。100多年来,师徒代代相传,加上制作精细,名声远扬,盛销不衰。
自明代以后,浙东民间盛产咸光饼。清同治年间,有王姓兄弟毛龙、化龙到溪口开设光饼店,生意平平。到清光绪四年(1878年),他俩试着在饼里掺一些家乡特产海苔粉末,这种又脆又香的酥饼立即得到顾主的赏识,生意也红火起来。饼店挂出“王永顺”牌子,这就是最早的溪口千层饼。
光绪九年(1883年),王毛龙到宁波进料,厂家把菜油错发成麻油,不料用麻油为酥油的苔菜饼更酥香,更爽口,更上乘,遂成为名燥华夏的特色民间糕点。
民国时期,溪口千层饼成为南京总统府的特色礼品,被达官贵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饼”。
改革开放以后,王氏兄弟的子孙们和在“王永顺”饼店工作过的师傅们纷纷重操旧业,千层饼生产再次走旺。
千层饼
生产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奉化溪口只有3家千层饼店。
2013年,在溪口销售千层饼的经营户已达32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千层饼年产量为500吨,年销售总额超2500万元。
2017年,奉化生产千层饼的作坊有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千层饼110万公斤,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
所以千层饼具有香、脆、酥、食而不厌的特点,颇受人们喜爱。此饼虽仅4—5厘米见方,约2厘米之厚,却内有27层,“千层饼”之名由此而来。
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吴子大大
原创内容,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