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顾一沉吟。万紫千红颜,四季风华满。
在千百年前的诗人心中,花,是不可忽略的意象,传递着他们内心世界里或美丽或忧伤的心曲。
1.桃花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与桃花有关的诗很多,比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但之所以选这首《题都城南庄》,不是因为它多有名,而是因为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甜美,以及“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伤。
可以说,诗是最短的故事。
这首诗里的故事恰好发生在春桃盛开的时节,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对于他来说,那年的春天必定格外美好,桃花也开得艳丽非凡,但再美的桃花也不及姑娘娇美的容颜。
时光荏苒,当一年之后春回大地时,他故地重游,欲寻芳踪,可那个让他心仪的女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桃花依旧盛放在春风中,一如当年遇见她的时候。
就这样错过了,错过在十里春风中,错过在万朵桃花下,错过在时光的洪流里……而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大抵如此吧。
2.杏花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每每读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时,不知为什么,心都会变得安然起来,似乎也听到了那春雨淅淅沥沥的声响,可能滴在初生的叶子上,可能打在结实的屋檐上。
雨下了一夜,伴着客旅思乡的梦。清晨到来时,小巷深处卖杏花的声音不时地传到人们耳边,那杏花娇艳美丽,或洁白似雪,或灿若朝霞。若能带着晶莹的雨露,那便更添别致的风情。
在这微雨过后、杏花盛放的春日,时光好像也变得闲散了起来。铺开纸从容地写几行字,煮好水细细地沏一壶茶,似水流年,恍然若梦。莫叹京城的风尘,遥想归家的企盼,这首诗也正是诗人于世态炎凉里发出的感慨,在看似闲静的心情里,仍有壮志未酬的苦闷。
其实提到“杏花”二字,我最喜欢的却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只不过此“杏花雨”是指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若是形容杏花落如雨,那可真是美极了。
3.梨花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不知为什么,桃花、杏花都可以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想那“春色在桃枝”是何等的明丽,想那“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何等的喧嚣,但是梨花,却总让人觉得那么寂寞。
这寂寞是“梨花春雨掩重门”,这寂寞是“雨打梨花深闭门”,这寂寞是“梨花满地不开门”……
好像梨花就应该开在黄昏的日落里,开在空闺的庭院里,开在佳人的等待里,难道世人忘了,梨花也是开在春天里呀,而且盛放如雪,洁白清雅,任春风轻拂,任春雨轻洒,然后用朵朵芬芳点染出春的浪漫。
然而在古代,由于“梨”与“离”谐音,这或许就逃不开寂寞与忧愁的命运了。
如果说“梨花带雨”是指伊人的泪,如果说满地的落花就是凋零的心,那么,我真的很心疼梨花,更心疼那些独自望着梨花而哭泣的人。
4.牡丹花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牡丹,那么“国色天香”最适合不过了。
它有雍容大方的高贵,有花团锦簇的艳丽,花朵大而香,开放的时候尽显端庄大气。若把花比作女子,牡丹花一定就是那种仪态万方的名门闺秀了。
在刘禹锡的这首诗中,除牡丹外还提到了两种花,即芍药和芙蕖(也就是荷花)。他肯定芍药的妩媚,但却说它缺少格调;他赞赏荷花的明净,但却说它缺乏热情。所以他才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且唐代人十分喜欢牡丹,也有赏牡丹的习俗。
试想千年以前,那全城盛放着牡丹的景象,何其壮观,何等华美。
然而不只如此,牡丹在人们眼中也是颇有傲骨的,比如在武后贬牡丹的典故中,牡丹就是不畏强权的代表,而被贬到洛阳的牡丹,反倒成就了如今驰名天下的盛誉。
5.荼蘼花
春暮游小园
宋·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记得在《红楼梦》里,宝玉同屋内众丫环摇签行令,当时麝月掣出的签便是这句诗——开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味香花美,也是春天里的最后一种花,由此说明大好春光已经一去不返,所以经常代指女子青春的消逝。而这首诗中,正是以花事的开落,来表达光阴的更迭。
想那早春时节,梅花将收起她的冷艳,然后海棠开了,明媚的春天扑面而来,不知不觉间迎来了春天里最后的荼蘼花,此花过后,天棘的枝条该伸出墙壁了。
每次读“开到荼蘼花事了”,总会不经意想起那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虽然它们一个是对春暮的感慨,一个是对秋尽的叹息。
就这样,花儿伴着呼啸而过的岁月,岁月拉扯着难以停下脚步的我们,一日日,一年年,时间都去哪儿了?
6.蔷薇花
山亭夏日
宋·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喜欢夏天的景致,绿树成阴,花香浮动,碧波微荡,裙裾飞扬……
而在有关夏天的诗里,我最爱这首《山亭夏日》。每每读到它,都不禁想像那“满架蔷薇一院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美丽的花儿开在藤蔓上,芳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那一定是分外美好与惬意吧。
李清照也写过一句相似的诗——蔷薇风细一帘香,可见蔷薇花的香气是多么沁人心脾了。
那么,不如就沉浸在这个安静而悠长的夏日里吧,感受微风吹过时舒适,还会看到池塘的水面仿佛成了轻轻浮动的水晶珠帘,而盛开的蔷薇又带来了满院的清香。这不仅是夏日的幽静之美,也是诗人心中的悠然之感。
或许,这正是诗词带给我们的宁静与喜悦,让我们在枯燥的生活中可以闻到不一样的味道,可以看见不一样的景色。
7.荷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觉得描写荷花最美的句子,是周邦彦笔下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柳永词中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但既然是在诗中选择,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首。其实这“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是极美的,而且很有气势。
试想在那绿树成阴的盛夏,在那水光潋滟的西湖上,那层层荷叶密密地铺展开,在水天相接的远方连成一片,似乎漫延出无穷无尽的碧绿。而荷花在阳光的映衬下更是开得别样红艳,它们亭亭玉立在荷叶间,盛放出无限的美好。
高洁,清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便是荷花的品质,所以世间爱莲者,不在少数。
诗人杨万里的确很喜欢写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映日荷花别样红”,或许荷花在他眼里是水上的精灵,抑或叶间的仙子。
8.桂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都说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寂静的夜晚,读这样一首五言绝句,寥寥二十字,却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宁静与幽美,这大概就是诗词的力量吧。
其实写桂花之美的诗句不少,比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比如“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比如“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但提起桂花,我还是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这首《鸟鸣涧》。
喜欢诗中的闲适和安然,更喜欢字里行间的空寂与幽深。
在诗中,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人闲闲地发着呆,桂花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空气里一定会有香气吧,但不曾写,因为所有的感觉都被静夜空山笼罩着。唯有鸟鸣进入了人的听觉,原来,是明月的光辉惊扰了鸟儿的梦,让它们一直在溪涧中鸣叫。
动与静,如此完美地相互映衬,醉了落花,也醉了诗意。
9.菊花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为在秋天里开放的菊花,似乎有着与冰雪寒梅一样的孤高。寒凉的气候,并不能阻止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反倒令它更加别具一格。
陶渊明曾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菊花也有隐者之称。
而中国古代则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诗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文坛上爱菊的诗人极多,元稹就曾深情款款地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然而对菊花喜爱之情最强烈的,可能还是唐末那位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吧。
他说等有朝一日我若当了春神,就让菊花也开在春天里,并让它享有与桃花一样的如画春景。而这首诗的内涵,正是黄巢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不公正世道的激愤。
或许我们更熟识他的另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大概,菊花对于他来说,就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吧。
10.梅花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迎着寒霜傲立,伴着风雪盛开,这世上还有比梅花更倔强更孤傲的吗?何况它还有幽幽香气,散发在冬日清冷的空气中,让漫长而无趣的冬天多了几分别致。
在众多写梅花的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妙。总感觉它似乎浸透了宋词的婉约清丽之美,而这确然是一首律诗,作者是有着“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
这首诗正是林逋对“梅”的深情告白。因为梅花开在冬季,所以百花凋零的整个花园里都是它的天地。“疏影”“暗香”两句,则从梅花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形与味——进行了贴切的描绘。
细细之下,仿佛能够看到,寒梅那疏落有致的花影映在清浅的水面上,那淡淡的芬芳则浮动在月色笼罩的小园里,如此的闲静与淡雅,如此的幽然与飘逸。
而这句诗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疏影”与“暗香”成为了词牌名,南宋词人姜夔就写过这两个词牌的优秀篇章,也算是另一位爱梅之人对林逋的致敬吧。
编辑: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