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祝大家端午吉祥如意!
苏东坡诗词中的端午节,其中一首描写与红颜知己的千年爱恋!
我国历来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度,不同的节日有不同习俗。端午将至,值此之际在天下苏氏信息平台里和大家分享苏轼几首词,
在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豪放词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也是苏东坡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原因。
一 、其实,在苏轼的所有词中,婉约词作的数目却是最多的,像下面这首《浣溪沙·端午》便是代表之一。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
轻汗微微透碧纨。
微微的轻汗,洇湿了碧绿的绸衣
明朝端午浴芳兰。
明天端午节,正好在兰草汤里沐浴
流香涨腻满晴川。
晴朗的河上,必定流淌兰香,涨满粉腻
彩线轻缠红玉臂,
彩色的丝线,轻轻缠上粉红的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娇小的香符,斜斜挂在乌云般的发髻
佳人相见一千年。
可爱的佳人,但愿一千年后我们还能有缘相遇
[解读]
端午节是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为这个特质,国家才将其列为公共节假日,以示对传统的特别重视。
端午节还有很多种叫法,每一个名称背后,都包含着具体的文化内涵。
“端”有初始之义,农历初五被称为“端五”;农历五月又被称为“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午”。
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月初五,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端午节为五月最重要之节日,故又叫“五月节”。
端午正值仲夏,古人在这一天往往以兰草汤沐浴辟邪,故又称“浴兰节”。
端午这天要包粽子、戴艾叶、缠丝线、挂灵符,既要考验家中女儿的手艺,也要在女儿身上有所妆饰,故这一天也叫“女儿节”。
重午犯忌,又值仲夏季节,五毒尽出,这一天家家户户悬挂菖蒲、艾叶等以驱邪避毒,故端午又称“菖蒲节”。
……
“浣溪沙”是苏轼爱用的一个词牌,他曾以这个词牌写过不少作品。这首“浣溪沙”,据说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五月四日,第二天即端午节。这时的苏轼,刚刚经过千里跋涉,被放逐到岭南,在惠州住下来也只有半年多点时间。
刚从北方南下时,苏轼为前路艰险难测而忧惧,只带了侍妾王朝云与两个小儿子随行。但是到了惠州之后,他受到当地太守、县令等官员的礼遇,还有好多朋友从外地赶来看望,于是他在这里度过了流放过程中难得的一段安适生活。
最令其感到欣慰和幸福的,自然是朝云的存在。在苏轼最艰难的日子里,朝云一直追随和陪伴着他。朝云不仅是其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精神上的知音,他们相依为命,又共同修行。所以当端午节或女儿节来临时,苏轼自然而然将目光凝聚在他的朝云身上。
上阕三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五月的黄梅天炎热而潮湿,让天生清凉的朝云都微微出了一身轻汗,汗水似乎都洇透了她身穿的绿色绸衣。出汗就出汗吧,正好明天就是端午节,可以用兰草汤好好沐浴一下。不仅可以洗去身上的汗渍,说不定还能顺便洗去人生的邪僻和艰难。人同此心,可以想象,明天端午节里,不仅朝云会这样,惠州许多人家的妇女都会这样。这么多人同一天里沐浴,随后同一天内将沐浴后的水倾倒进门前的河流,必然会让晴空下的水面漂满流香,涨满粉腻。
下阕三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用五色丝打成五彩缕,系在女人们的手臂之上,这丝缕又叫“长命缕”或“长寿丝”;又会用香草或药材等,做成灵符或缝进香囊,戴在女人们的发髻之上。想象着朝云明天手臂上缠绕着红丝线、头顶上斜挂着小香符的可爱样子,东坡先生不由得发出爱情的誓言:佳人啊,但愿我们不仅此生相依相伴,千年之后还能有缘再见!
这首词的写法很特别。上阕首句为实实在在的人物描写,下阕尾句为发乎内心的抒发深情,属于实写;中间四句全是对第二天端午节的想象,全是虚写。但就是在这一番虚虚实实而又篇幅短小的描写之中,苏东坡与朝云的爱情跃然纸上,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也历历在目。
《浣溪纱·端午》一词,表现的是苏东坡报国无望后回归家庭珍惜爱情,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一面。
二、苏轼写的端午诗非常多,这既是他天才诗情的不自觉外溢,也是他热爱生活的自然流露。 其端午诗,一类是写亲情的,尤其是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如《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
(梁、罗,迟、适小名)
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解读]
诗中称“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诗中称“端午”为佳节。又如《水浒传》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这不显然是欢度佳节的景象吗?
三、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解读]
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而适,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开筵,筵席上都是素净之物,以见其是在寺中游览,四句诗紧扣题目中的遍游诸寺。
“微雨”以下四句,转笔描绘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停,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环山,如坐盆中,山多障日,故少见天日。草木郁郁葱葱,自生自长,苍然一片。苏轼本人对此四句诗很欣赏,自谓“非至吴越,不见此景”(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这四句诗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
当诗人登上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时,放眼观看大千世界,笔锋陡转,又是一番境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阔大的景物。“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二句,写景很有气魄,既写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传神地描绘出浮天无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象。此二句诗与“微雨”以下四句,都是写景的佳句。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东坡渡江,至仪真,和《游蒋山诗》,寄金陵守王胜之益柔,公(即王安石)亟取读之,至“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乃抚几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这就可见王安石对“峰多”两句是如何赞赏了。但这两句的意境,又完全出现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的写景名句中。“盆山不见日”与“峰多巧障日”差可比肩,“震泽浮云天”比起“江远欲浮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大手笔,写诗要能放能收。苏轼这首诗,在达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两句议论,以作收束的过渡,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紧接此二句,便以天晚当归作收,却又带出“墟落生晚烟”的晚景来,写景又出一层。最后四句,又写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实则不然。与道人同对孤灯于古佛、同参夜禅的描写,正是这一日游的一部分。
这首纪游诗,作者在写景上没有固定的观察点,而是用中国传统画的散点透视之法,不断转换观察点,因此所摄取的景物,也是不断变化的,体现出“遇胜辄流连”的漫游特点,诗人的一日游,是按时间顺序而写,显得很自然,但又时见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写景佳句,便是奇崛之处,故能错落有致,平中见奇。
四、以上作品数量可观,但算不上其端午诗歌的杰作。能称为苏轼端午诗代表作的,有一首诗、一首词——诗是《屈原塔》,词是《浣溪纱·端午》。
屈 原 塔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译]
楚国人为屈原而悲,
千载之后余意未歇。
屈原的精魂飘往何处,
父老乡亲们空自呜咽。
至今人们还在沧江之上,
投饭投粽惟恐他饥渴。
还留下龙舟竞渡的风俗,
哀痛的声音让楚山崩裂。
屈原是古代真正的壮烈之士,
为正义而死的心志非常坚决。
俗世之人哪里可以理解,
还以为他珍惜生命恋恋不舍。
南宾原本属于楚国的土地,
山上有一座遗存的旧塔。
应是供奉佛法的人们,
修来供奉屈原担心他沉沦寂灭。
这件事情虽无凭无据,
这份情意却非常真切。
哪一个古人不会死去,
何必来较真考辨分析。
一个人声名可以千古不灭,
富贵只能短时间内灼热。
大夫屈原因为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至死保持着气节。
[解读]
苏轼写作此诗,大约在嘉祐四年(1059年),刚刚二十出头。两年前苏轼即考中进士,正是年少得意之时,现在陪着父亲出川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看到这个旧楚边地竟然有一座屈原塔,不仅有所感慨,随手写下这首五言古诗。
此诗一共24句,8句一节,正好分为三个内容。
前八句写楚国父老悲叹屈原命运,千载之后仍然对屈原念念不忘,留下端午节遗俗,在江流中投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祭祀和纪念屈原。
中八句写屈原非恋恋求生之人,其壮烈心志非俗世之人所能理解;所幸有奉佛之人修此高塔,让屈原的令名与天地并存不灭。
后八句指出,屈原塔和屈原之间的关系真不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有没有气节;惟有坚守气节,才能让令名千古不灭。
写这首诗的苏轼,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他对屈原的赞美和景仰,几乎毫无保留。他将屈原遗留在天地的魂魄,称之为“精魂”,并直接称屈原为“壮士”,皆前所未有。最重要的是,苏轼肯定了屈原洁身自好、为国死节的深远意义,表明了自己在生死荣辱面前毫不犹豫抉择道义气节的倾向性。
《屈原塔》一诗,表现的正好是中国传统文人家国情怀中“达则兼济天下”一面。
五、 再看苏轼咏端午的词《六幺令·天中节》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 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 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天中节”系端午节之别称。
[译]
先看上片“述今”:“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民俗,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僻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纸鸢”又称风筝。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香飘十里”,既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粽子”里面的各色馅料之美味。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恰逢雨天,当人们得知打捞贤臣屈大夫时,湖面上的小舟再次汇集,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句意: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再看下片“怀古”:“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楚怀王:芈姓,熊氏,名槐。昏聩: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悲戚:悲痛哀伤。秦吞楚:公元前223年战国楚国被秦国灭掉。“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异客:作客他乡的人。这里是指屈原已经远离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垂涕:哭泣。淫淫:流泪不止。鬓白知几许:两鬓如霜,知道有多少吗?“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朝夕:犹言从早到晚一整天。新亭对泣: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从早哭到晚。“泪竭”,犹“泪干”、“泪尽”尔。“陵阳处”,屈原的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江渚:江边。湘累: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湘累。“断肠句”:当主要指《九歌》。
[解读]
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很有一些相似之处。
此词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感叹屈原的悲惨遭遇,意在述今怀古,“借古”而“启今”。词中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北宋王朝,将词人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词的内容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传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