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争记述体例
——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
都说春秋微言大义,记述历史用字考究,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含义,这种严谨的用字风格结果造就了古人对事物描写极其简练而准确的风格。与现代汉语不同,春秋笔法中即便是对同一种事物的描写,也有着不同层面的表述。例如春秋左传记述战争胜败时用到的不同体例就体现的尤为典型。
古代战争场景
败某师:敌未陈
战斗开始后,我方攻势激烈,在对方还没有完全陈列好阵势的情况下就把对方击溃了,这种情况叫做“败某师”。例如庄公十一年夏季,鲁国和宋国在乘丘这个地方发生战争,鲁国很轻松地把宋国击败了,鲁国的史官就这样记载这次战争:“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与鄑”!
简单点来讲,古文中的“败某师”的意思就是:战斗很轻松,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我们干趴了!
击溃敌人
战:皆陈
战争中既然有一方没有摆好阵势的情况,那么就有双方都摆好阵势再开战的情况。这种双方拉开阵势大战三百回合的情况,在史书上记载为“战”。
桓公五年,郑庄公和周天子之间发生了著名的“繻葛之战”,这场双发拉开阵势对战的战争在鲁国的史书中就记载为“战”(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
在现代汉语中,“战”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古文的专属意义,只要是双方发生战斗,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战”来形容,“战”这个词已经作为战争的通称而存在,这似乎是我们现代人内心浮躁和生活疏于心路的最直观体现。
繻葛之战:双方对阵
败绩:大崩
如果战斗中某方战线全面崩溃,史书上记做“败绩”。如庄公九年,鲁国为了扶持齐国公子纠上位而发生的齐鲁“乾时之战”,鲁国被齐军全面击溃,路过的史书上就记载为“败绩”:公伐齐纳子纠……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如果以本义来看,“败绩”这个词是中性词,“溃败”这个词却多少有点贬义在里边。古人用一个中性词来形容一场全面的溃败,似乎多少有一点对失败方的“同情”、“怜悯”,这多少有点人道主义关怀蕴含其中!
大逃溃
克:得人隽
得人隽的意思就是俘获敌方精锐部队。战争过程中,不仅打败对方而且俘获了对方的精锐部队,这种情况称为“克”。大名鼎鼎的春秋故事《郑伯克段于鄢》中就用到了这个“克”字,意思就是叛乱的共叔段军队被郑庄公打败并且俘获。
克的本义是“能够”,例如“克勤克俭”,用“克”这个词来形容战胜而有俘获。战胜并且有俘获,仅仅是“能够战斗”的程度,这种用词表达了古人对战争胜利的强大信心和期望!
取某师:覆而败之
利用计谋埋伏或者合围地方军队取得的胜利,史书记载为“取某师”。隐公十年,郑庄公教训一直和郑国唱反调的几个邻国,在“戴”这个地方合围了三国联军,春秋左传对此事记载如下: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以优势兵力、高超计谋打败敌人,击败敌人犹如探囊取物,所以这种情形下用这个“取”字,可谓再恰当不过!
俘虏敌人
在冷兵器战争时代,由于战争文化初期,战争的形式单一,取胜或者失败的形式也相对简单,所以古人用某几个特殊的字以一一对应的精准形式来描述战争的结局。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复杂,战争结果开始多样化,再用专有名词去形容战争结果,就会显得冗杂与混乱,所以随着历史的演进关于战争的形容越来越趋于笼统和高度概括。但古人这些关于战争的专有名词在文化层面和历史层面自有其特殊的意义,每一个词都体现了一番天人情怀,值得今人去认真区分和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