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容战争的词语-《曹刿论战》:长勺之战或许只是发生在描述里的“战争”

形容战争的词语-《曹刿论战》:长勺之战或许只是发生在描述里的“战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3 18:15:44
阅读:

欢迎关注头条号@山左历史,在这里更好读懂山东!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蒋则文老师的《走进长勺古战场》。


“一鼓作气”作为中国的一句成语真可谓家喻户晓,这句成语来自曾选入学生课本的一篇著名的古文《曹刿论战》,论战的历史背景就是发生在距博山约10公里的莱芜西勺村庄,2700多年前曾在这里发生过那场著名的长勺之战。因为长勺之战有了曹刿论战,有了“一鼓作气”这句流传千年的成语。那么,2700多年前这里有没有发生过那次大规模的战斗呢?请看作者的个人看法……


文/蒋则文

六月的阳光炎热而明亮,树叶葱翠而浓密,青山绿水,村庄公路,尤如当年女画家王叔晖笔下的工笔画,是那样清晰细腻,色彩素雅,我们一行五人就在这精美如画的风景中驱车驶向莱芜、驶向莱芜历史深处的长勺古战场。




长勺因春秋时期齐鲁两个诸候国在这里发生过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著名。长勺之战遗址位于莱芜市的东北方向,距博山莱芜交界的青石关约有10公里。


根据导航提示,我们出青石关沿205国道往南驶过和庄约有5公里即来到古战场遗址。遗址上已没有遗迹可寻 ,只在西勺山村的东面田野里竖着两块长方形的石碑,一块是一九九九年莱芜市人民政府的“长勺之战遗址”,该碑为黑底白字,阴文镌刻,但黑漆大多脱落,斑斑驳驳,字迹已较难辩认,又因石质粗糙,立得过矮,石碑已显得破旧不堪;另一块是莱芜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西勺山村委于二00七年联合竖立的“长勺之战纪念碑”,背面镌刻着曹刿论战的史料。该碑为长方形,底座约有1.5米高,由长条石砌筑而成,该碑也是黑底白字,但黑漆温润,字迹清晰,彰显着一种力,一种从沉沉历史尘埃中穿透而来的古老而坚韧的生命力。












碑立于一片年青的小树林中,碑的附近还有一石栏环绕、砖石铺地的莱芜烈士纪念亭,亭侧立一碑,与长勺遗址纪念碑相比显得典雅而气派了许多。小树林树木林立,树荫蔽日,视野极为受限,要想对当年的古战场有个最基本的认识,那就要走出小树林拓展开自己的视野。我本能地往北方向穿过小树林来到一片较为平坦的田野中,田里培育了一片约有不足一米高的马尾松苗,远望北面是呈高高低低的田亩交错,宽宽窄窄的沟壑纵横、虽然没有险山峻岭,但现实的地形与我的想象还是有些距离。


按照有些文章的描述,这次战役是中国战役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少与多的比例是多少呢?10:1,鲁国出兵3万人,齐国出兵30万人,春秋时期主要是战车交战,战场不仅开阔而且地势应该较为平坦,这样才便于战车的驰骋。30万军人,仅仅按人均占地2平方计,还需要一个上千亩的开阔地带才能列阵布兵,眼前凸凹不平的地形似乎还不是当年的主战场。




我四面环顾,眼前的地形是北面相对开阔,而南面蜿蜒向西有座并不算高的小山,这样的地形倒符合古代守方居高远眺的阵法,当年鲁国面对大兵压境的齐军,从形势上分析,齐军沿齐鲁边界的青石关等关隘进入鲁国领地,鲁国自然会陈兵于边界,不可能让齐军轻松地深入腹地去肆意破坏和掠夺自己的财富,从这一点上说,认为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泰安近郊的其他说法理由似乎还欠充分。


小山不远,我走上小山腰部,看到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回身向北远望,绿色葱笼的畋亩沟壑尽收眼底,这时我不由地想象到公元前684年也是距今2702年的那年春天,鲁庄公与他的侍臣们应该正是站在这座小山的腰部,站在我脚下的这块山地上远远地观望着扬着尘土汹涌而来的齐军,尘埃滚滚,车声辚辚,马嘶人喊,刀光剑影,山脚下开阔的田野里正是秣马厉兵、严阵以待的鲁国军队,一场激烈的大战即将开始。


当时双方投入了33万人的总兵力,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确实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应该有许多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载入史册,但奇怪的是,关于这次战役的正面记载几乎没有。我们知道长勺之战是因为《春秋左氏传》中记载了那个有名的“曹刿论战”乃至“一鼓作气”的成语而进入了人们的记忆,左传只是精彩地描述了曹刿如何论战的情景,而宏大的长勺之战却只是作为一个淡淡的背景来衬托,如果左传中没有“(鲁庄公)十年春(公元前684年)”和“战于长勺”两句的说明,我们就很难知道历史上的长勺曾发生过一场这样大的战役。


这次因为此文的需要我尽可能地查阅了手头上的资料,《资治通鉴》因为记载起始年代而没有此战役的记载,我查阅了《史记》“齐太公世家”和“鲁周公世家”竞然也没有此战役的记载。


当年司马迁学游天下时,就是由九江庐山会稽姑苏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由临淄走进曲阜。当他走向曲阜时,他如果知道几百年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他经过的路途上,按司马迁的性格和治学精神,他应该来凭吊近在咫尺的这块著名的遗址,他也应该来到这座小山上,站在我脚下的这块山地上体验一下当年曹刿在这里望齐军旌扬从而作出“彼竭我盈”准确判断的那种自信力,那么,他有没有在这里停留呢?






我个人认为当年的司马迁是从这条道上经过,但他并没有来这里凭吊或考察这块古战场,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认为当年的长勺之战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如里是确有这样的历史脉络与迹象的话,无论是长勺之战的规模还是曹刿论战的精彩与典范,司马迁一定会怀着浓厚的兴趣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他的《史记》中,但是他却只字未提,所以我认为长勺之战的真实性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时期已被否定了。






我站小山腰的那块不大的开阔地上,本能地在寻觅和想象着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那幅壮阔的极为久远的战争画卷,但因为缺少司马迁那厚重的一笔,我脑际的屏幕上却怎么也形不成一个基本的令人欣慰的历史图像。


此时,我的思绪正在沿着司马迁没有留笔长勺之战的思路迅速滑行:


(1)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在兄弟争位的激战中胜出,立即整军全力抵抗护拥公子纠回国争位的鲁军,双方激战于乾时(古地名,即现在的淄博地区桓台索镇),鲁军惨败,答应了齐国包括杀死公子纠送回管仲的所有条件;


(2)公元前684年春,距上一次战役还不到半年,齐桓公携30万大军伐鲁是什么理由呢?前面的所有条件鲁国都痛快地答应,如果还有需要的追加条件尽可派使者下达,乘去年胜利的兵威鲁国能敢不答应吗?


(3)如果真有长勺之战,鲁军完胜齐军,至少应该向齐国提出必要的索赔条件,那为什么还要等到3年后(公元前681年)齐鲁柯地盟会上,凭着曹沫的侠士冒险劫持之勇才向齐国索回几年间强占的鲁国土地呢?


(4)齐桓公重用管仲后,在管仲、鲍叔牙、隰朋等贤臣的辅佐下全力整顿国政,大力推行富国强兵一系列新政,只在公元前684年出兵灭郯,报了当年郯国无礼齐桓公的宿怨,从时间和精力上齐国无暇发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


(5)以少胜多,鲁军的少与齐军的多,左传没有载明,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载明,仅仅齐军30万人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厖大的数字,如果再加辎重那更是惊人。冯梦龙对于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却仅仅用墨几百字,而且重点是复述了曹刿论战的情节,这似乎也有点不符合这位小说家生花妙笔的性格;


(6)从齐桓公当政的43年看,作为领地接壤的齐鲁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这自有多种原因,但与作为齐国首揆的管仲那深沉的心底始终怀有感恩于鲁的感情对于双方睦边修好一定也有积极的作用。


我从小山上一边丝丝缕缕地这样遐想着,一边缓缓地向山下走来。刚才还在观望着远远近近的高高矮矮的树木,想象着当年潮水般的齐军和波浪般的旌旗,现在的眼前却仍然是静静的田野、树木和山峦,这里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金戈铁马的嘶鸣和刀光剑影的震霆,是的,历史上应该没有发生过,我顿然如是想。




只是,曹刿论战的理论很朴素,但确实很经典,两千多年来还在闪着智慧而勃然的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弘扬山东历史文化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头条号@山左历史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文友私信投稿,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