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怎么看待战争,人们也就会这么描写战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人早就懂得,战争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对抗。古人虽然没有综合国力的概念,但好像早就明白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一真理。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的比较,还取决于双方的政治状况。人心的向背、战争的正义与否,都会影响到战争的结果。
《三国演义》书影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描写战争最优秀的一部小说,继承了《左传》《史记》开辟的路子。《左传》的战争描写,不单纯追求战场上的紧张热闹,而是以人物为中心,结合人物的个性来描写战争。十分注意突出战争胜负的原因,全部的描写都紧紧地围绕这一点来进行。突出描写了双方在决战前夕的精神状态,特别喜欢描写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写双方主帅驾驭战争的能力,写战争中通过人的主观努力,使被动变成主动,劣势变成优势。重点写“运筹帷幄之中”,而不是写“决胜千里之外”。
《三国演义》写了很多战役,其中写得最出色的当数赤壁之战,围绕赤壁之战的描写是中国人有关战争描写的范本。关于这种传统战争描写的路子也有着它许多负面之处。
赤壁之战
一、对士兵的忽视
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都是双方主将先单挑,一方的主将胜利了便挥兵掩杀过去,士兵好像都是吃白饭的。只要将领优秀,士兵多少无所谓。在这一点上,《水浒传》也是如出一辙,至于《说唐》那就更夸张,李元霸一人可以灭了一百多万大军。《三国演义》第一回写黄巾军程志远统兵五万前来,刘关张只统兵五百,便大获全胜,“投降者不计其数”。同回写张角亲自领兵,“漫山塞野”,“盖地而来”,刘备统兵一千五百多人,与之较量,结果是“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令人不解的是,如此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的黄巾军是如何搅得天下大乱。
黄巾起义
不仅小说家喜欢写以少胜多,就连史学家有时候也染有此病,比如陈寿写官渡之战曹操“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而已”,此说法遭到了裴松之的痛加反驳。
既然士兵不起作用,将领的阵亡必然会增加,我们看《三国演义》,战场上阵亡的将领还真不少,从第一回的邓茂到最后一回的张悌,前前后后有数百个将领死于非命。除了华雄、孙坚、颜良、文丑、王双、张郃等确有其人,也确实死在战场上,或被俘而死。其余的,十有八九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冤死鬼。像关羽过五关所斩的六将,全是子虚乌有。
二、对经济的忽视
虽然《三国演义》也写到粮食问题,写断人粮道、焚人粮草的战术,但战争中粮食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如此。战争中涉及到的经济问题也远不止一个粮食问题,曹操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应该归结为屯田的成功,王沈的《魏书》云: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嬴。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屯田
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也常常因为粮尽而退,据《三国志》记载:“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我们读《三国演义》,对曹操和诸葛亮的屯田都没有什么印象,倒是曹操用权术和欺诈手段来解决过他的粮草问题,小说第十七回写到曹操与袁术“相持月余,粮草将尽”。曹操居然会用借头的方法来解决他的粮草匮乏问题,他自己出主意,让仓官“王垕可将小解散之,权且救一时之 急。”士兵们怨声四起后,曹操便杀了王垕以示众,说是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三国志》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因为士兵不重要,物资供应也不重要,所以小说便不去突出诸葛亮在保证兵源和物资供应方面的贡献。桃园三结义时,恰好就有两位中山大商人来送马送粮,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轻轻松松就“借”来了十万支箭。
三、人文精神的缺乏
这一点与对士兵的忽视是互为表里的,战争中作出最大牺牲的还是民众和士兵。可是以描写战争闻名的《三国演义》却很少写到士兵的牺牲和苦难。在中国古代的诗文里,那种“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叹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嘘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讽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指责,并不少见。在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里,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是冲淡了一般的兴亡之感:“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士兵是人,百姓也是人,可在擅长描写战争的历史演义中,我们很少看到这种情怀,仅有的一处,是在诸葛亮火烧三万藤甲军后发出的感慨。
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 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 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