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1】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3、“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2)选的都是高才生。(A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培养——()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三贯通的人才。
4、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5、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 )
3、“我”养成的习惯是(),它的好处是()
4、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书是全世界的()
【文段四】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
骨气:
折节: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文段五】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文段选自(《桂花雨》。)
2、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小) 早(晚) 短(长 ) 乐(苦) 香(臭) 前(后)
3、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4、桂花有什么用途? 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5、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6、“好香的雨”指的是:(纷纷落下来的桂花。)
7、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一个“浸”字,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
【文段六】鲸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
【文段七】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 驯 训 )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骄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 拢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是(。)
2、松鼠的特点是什么?
3、写近义词:敏捷() 美丽() 写反义词: 漂亮() 喜欢()
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呢?
6、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文段八】新型玻璃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作用是()
【文段九】假如没有灰尘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3、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文段10《钓鱼的启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òng zhòng)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 yǔ)动着。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2、找出近义词:沮丧( ) 严格( ) 抉择() 告诫()
3、“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
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
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D 、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4、回答问题:
(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5、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
6、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7、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8、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文段十一】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个文段选自《》,作者是落华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立刻()
爱慕()
3、花生最可贵的是:
4、文章把花生和()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文段十二】珍珠鸟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伏:A.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B.低下去;C.隐藏;D.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根据上述解释选择正确是解释填入括号里。
(1)解放军战士潜伏在树丛里。()
(2)三伏天里温度最高。()
(3)我伏案写作。()
(4)河里的波浪时起时伏。()
2、“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反映了()
3、“我”写下的感受是:()
【文段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 真的是你吗
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挖到第38小时。
4、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儿子在等着我!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6、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惊喜与激动。
7、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责任感,信守承诺。
8、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有爱心,坚韧、有责任感。
【文段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 )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解词
破烂不堪:
堪:
2、摘录这部分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回答问题。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这个语段中除了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
【文段十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 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 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qí tú)。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了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jǐn shèn)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解词:
歧途:
断言:
谨慎:
鼓舞:
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根据文中的拼音写词。( )( )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
6、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
7、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8、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刮倒”的意思是什么?
9、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
10、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文段十五】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不但]建筑宏伟,[ 还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 )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 艺术馆 )。
1、按原文在( )内填写恰当词语,在[ ]内填写关联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亭台楼阁(gě gé) 收藏(cáng zàng) 仿佛(fú fó)
3、联系文理解词语
流连:
饱览:
漫游: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4、给文章第一段分层,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5、给文章第二段分层,用“‖”标出。第二段采用的结构形式是()。
6、园内景物分为哪几类?
7、园中的哪些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8、园中的哪些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9、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仿照()造的。
10、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是根据()建造的。
11、按原文填空。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12、文中画“ ”的句子是(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14、“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和()
15、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16、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文段16】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
2.为什么说五壮士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的声音”?
3.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
4.加点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参考答案
【文段1】窃读记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3、“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饿狼,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B) (2)选的都是高才生。(A )
2、 喜欢——(喜爱) 培养——(栽培)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贯通的人才。
4、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5、不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课外闲时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说明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也说明了我阅读范围在扩大,深度也在增加。
3、“我”养成的习惯是做笔记,它的好处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4、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文段四】梅花魂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大多;大都。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使自己屈于别人。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是贫穷,愈是饿着肚子,他学习愈努力,愈用功.这种人才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因为梅花最具有品格、最具有灵魂、最具有骨气,它是中华名族的象征,所以外祖父非常喜爱梅花。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文段五】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文段选自《桂花雨》。
2、 大(小) 早(晚) 短(长 ) 乐(苦) 香(臭) 前(后)
3、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4、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5、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6、“好香的雨”指的是:(纷纷落下来的桂花。)
7、 一个“浸”字,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
【文段六】鲸
1、1-2句为第一层,3-5句为第二层。
2、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体积巨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量)。
(1)(列数字)
(2)(作比较)
(3)(举例子 )
4、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 )
(2) (×)
(3)(√)
(4)(×)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蓝鲸、长须鲸、齿鲸。
【文段七】松鼠
1、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是常吃的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2、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3、写近义词:敏捷(敏锐) 美丽(漂亮) 写反义词: 漂亮(难看) 喜欢(讨厌)
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5、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6、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坐姿六个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文段八】新型玻璃
1、 第一层:1-2句,描写夹丝玻璃的特点。第二层:3句,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夹丝玻璃安全可靠。
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坚硬、不易破碎。作用是安全可靠。
【文段九】假如没有灰尘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 紫、蓝、青,白,蔚蓝。
2、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太阳光。
3、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文段10《钓鱼的启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2、找出近义词:沮丧( 失落) 严格(严厉 ) 抉择(选择) 告诫(劝诫 )
3、( C )
4、回答问题
(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孩子是设计师。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我遇到了“鱼”。
5、“我”想到:我的运气真好,居然能钓到这样大,这样漂亮的鲈鱼!
6、“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鲈鱼大而漂亮,诱惑很大;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批评。
7、捕捞的时间没有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时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就需放弃个人的利益。
8、因为正是当年那件“沮丧”的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这道理能使“我”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后来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文段十一】落花生
1、这个文段选自《落花生》,作者是落华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珍贵) 立刻(立即) 爱慕(喜爱)
3、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文章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文段十二】珍珠鸟
1、伏:A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B低下去;C隐藏;D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1)(C)
(2)(D)
(3)(A)
(4)(B)
2、“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反映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我”写下的感受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段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2、给文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挖到第38小时。
4、儿子在等着我!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6、 惊喜与激动。
7、 责任感,信守承诺。
8、 有爱心,坚韧、有责任感。
【文段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1.解词
破烂不堪: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堪:kān 忍受,经得起
2、摘录这部分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回答问题。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艰辛但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体现了父亲坚忍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
3、因为这样写更能突出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过程艰辛,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亲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更能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
4、这个语段中除了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
【文段十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解词:
歧途:错误的道路。断言:十分肯定地说。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2、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根据文中的拼音。____歧途___ _ __谨慎____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解释说明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列举的省略 )
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鼓励的爱、严厉的爱。
6、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母亲慈祥的鼓励
7、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因为“我”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正是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使我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联系上下文)因为母亲慈祥的鼓励给了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严格的要求是对我的警告,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使我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8、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刮倒”的意思是什么?“刮倒”在这里指:因赞扬而自满,或因批评而气馁。
9、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在生活中,我不因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而骄傲,也不因遇到挫折糟到批评而灰心。
10、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C):
【文段十五】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 不但 ]建筑宏伟,[ 还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 )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博物馆)、( 艺术馆 )。
1、按原文在( )内填写恰当词语,在[ ]内填写关联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亭台楼阁(gě gé) 收藏(cáng zàng) 仿佛(fú fó)
3、联系文理解词语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饱览:尽情地观看,看不够。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精致灵巧,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诗情画意: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奇珍异宝:奇异罕见的珍宝。
4、给文章第一段分层,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第二层:漫步圆明园中,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
5、给文章第二段分层,用“‖”标出。第二段采用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
6、园内景物分为哪几类?分为三类,1、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2、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 3、西洋景观。
7、园中的哪些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8、园中的哪些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9、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10、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11、按原文填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_。
1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内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4、“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15、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中,可饱览中外风景名胜。
16、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文段16】狼牙山五壮士
1. 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英勇跳崖。
2.因为这豪迈的口号声,表明了他们英勇跳崖自我牺牲的原因,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所以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3.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惊天动地,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气壮山河。
4.不能,“屹立”表示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形容五壮士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而“站立”不能体现出这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