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一些干部员工跟我交流工作中的心得,常常会说“如果再‘如何如何’效果会更好”。我就问他们:你工作时,是用心还是用脑?他们会困惑:“心”和“脑”,有什么不同吗?
在大午集团干部学习会上,大午科幻乐园的服务员讲了她经手处理的一个突发事故,受到大家的赞扬。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今年端午节期间,有一家三口来科幻乐园玩儿,在男士和小孩儿乘坐太空漫步时,由于乘坐的人较多,太空漫步临时发生了故障,只有依靠人力脚踏才能回来,在他脚踏的过程中,不慎把腿部划伤了。伤虽然不重,但客人情绪很激动,家属也说:“这件事不能不了了之,要给我们点儿精神损失费!”服务员说:“您先别急,先去医院处理一下伤口,做相应的消毒和包扎。你们的票可以全额退款。”他们同意了。服务员觉得顾客腿受了伤,走路不方便,就让负责维修的同事开了自己的车,拉顾客去了大午医院。
同事陪顾客去医院后,这个服务员就带着他家属去退票。当时正值中午,服务员就问这个家属:孩子还没吃东西吧?家属说没有,我们才来不久。退完票,服务员让家属先带孩子去玩“海豹戏水”,她就去自费买了两根烤肠和两瓶水,给孩子拿了过去。家属的态度一下改变了,除了表示感谢,还觉得很不好意思,说,你们的服务太好了,你去忙吧,别总想着我们了!这时受伤的顾客包扎回来了,他看到烤肠和饮料也很感动。
这个服务员只是初中学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她始终是带着感情的,会将心比心,就是在用心工作。她投入了感情,客人也会将心比心,不再去计较什么“精神损失”了。但是,我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完满,就是应该送给人家几张票。买烤肠是服务员的个人行为,体现的是我们服务员的高素质;送给他们几张票,就是公司行为了,体现的是我们公司的公正和大气,这个效果会更好。
还有一位员工,处理类似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他大学本科毕业,三十几岁年纪,曾经在大城市做过店长。来大午集团后在办公室做文字和接待工作,一次跟我接待来宾,第一个沏茶的环节就掉了链子——来了7个客人,可是一壶茶只能倒5杯,结果他给5个人倒了水,另外两个人就干着,再去烧第二壶水。这5个人面面相觑,谁也没端起来喝。事后我问他,有没有感觉不妥?他说没什么呀,等几分钟怎么了?我哭笑不得。当然,在后来的学习交流中,他很快找到了感觉。
以上两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用心工作和用脑工作的典型事例——用心工作的效果与学历和知识没有直接关系。
干工作分三种层次:“用手”工作、“用脑”工作和“用心”工作。第一种就不用说了,完全不在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搪官差;第二种“用脑”工作,我们大多都在这个范畴,“用脑”的表现是侧重对事物微观的把握,注重对技术性的、细节的思考,具体说就是眼睛看到的、手触摸到的,乃至各种感官能够体查到的,你按照各种感觉把它描述、整理、归纳、加工出来, “用脑”达到的极致,就是“绞尽脑汁”,也许你的脑子和身体都很疲劳,但是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你并没有“用心”。所得到的结果、作品往往是中规中矩的应时应景之作。
何谓用心?“用心”是能够宏观的把握事物,是对事物发生的背景、外在的关系等洞察清晰,甚至能够创造性的,将很多最初看似无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达到最佳效果。用心工作是一种态度,是情商的体现;用脑工作,是智商的表现。情商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比智商更重要——感情和态度,再加上人生经验的积累,留心处处皆学问,这里有对事物分寸、火候等感性判断,各个环节的相生相克、融会贯通,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酸甜苦辣咸的配比,阴阳五行的运化…… “用心”的高境界,是“心有灵犀”,是深层次的创造,是带着感情和血性的,得到的结果或作品是入情入理、雅俗共赏、至简至易的;她的本质是活泼的,灵动的,更是健康的。
那么,是不是只有高层领导才需要“用心”工作,普通员工做到“用脑”工作就可以了?诚然,高层一定要做到高屋建瓴、洞察秋毫,才能统帅三军立于不败。但是普通员工学会“用心”工作也可以把简单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比如一个餐厅的点菜服务员,“用脑”工作的,勉强照顾三桌客人,而“用心”工作可能照顾六七桌;一个搞建筑的瓦工,用心工作可以比别人多砌砖,活儿干得也漂亮;一个文员可以把普通的公文写到字字玑珠、增一字则赘减一字则疏的境地……
如何做到“用心”工作?首先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其然”:你到别人家做客,主人给你倒了水,在座的其他人却空着杯子,你好意思端起来吗?你自己做客时什么心理,你就明白客人的心理了。当你知道你去干什么,为什么去干这个事情的时候,你顺其自然地去做,就能做好。
做到用心工作,还应该注意学习,但是刻意学的东西,常常是用不上的,自己真正的进步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人性的东西靠感悟。有句俗话,“说有千说,是无两是”,就是一千个人说一千种道理,也就只有一种适合你的,你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拿出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本事,就是英雄。如果你不能领悟,不能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有样学样的结果必然走样。
学会用脑,更要懂得用心,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工作学习的更高境界。古人在赞扬一个人高度敬业时常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一滴一滴地用尽心思。这是褒义词,中性的还有“煞费苦心”、“挖空心思”等,这样说来,做事用心、再用心,是古人早就总结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