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杏花的句子-观宋填词103 宋词中最潇洒唯美的十个字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杏花的句子-观宋填词103 宋词中最潇洒唯美的十个字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05 22:13:13
阅读:

前言

第一次读到陈与义的《临江仙》,就被”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十个字惊艳。我以为这是宋词中最有风韵的意境。


打动人心的美妙句子,有时很难描述出原因。但是因为这十个字,让我牢牢记住了陈与义这个人。


​一、江西诗派一宗 因诗而贵

很可惜陈与义只传下来十几首词,但是他的诗却传下来几百首,事实上,陈与义也的确是因为诗做得好而闻名,更因为诗做得好而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据《宋史》记载说: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


陈与义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中第进入仕途,据葛胜仲序《简斋诗集》云:


宣和中,徽宗皇帝见其所赋《墨梅》诗,善之,亟命召对,有见晚之嗟,遂登册府,擢掌符玺而进用矣。


看来,陈与义担任过符宝郎是因为他的诗被宋徽宗注意到, 他做过五首《和张规臣水墨梅》,其中第四首被宋徽宗所欣赏。


含章檐下春风雨,造化攻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自号苕溪渔隐的胡仔也说:


“简斋《墨梅》皋字韵一绝,徽庙召对称赏,自此知名,仕宦亦浸显。陈无己所以谓之‘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葛鲁卿序《简斋集》亦用此语,盖为是也。”


常有人说诗人都比较穷,葛胜仲说,你看陈与义不是因诗而贵吗?


宋徽宗喜欢陈与义的《墨梅》以外,更喜欢他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这两句出自七言律诗《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陈与义诗尊杜甫,被称为”诗俊“,他与”词俊“朱敦儒、”文俊“富直柔等人都是洛阳人,被合称为“洛中八俊”。他还是著名的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一: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宋徽宗爱才,陈与义因诗而贵,周邦彦因词而贵,王希孟因画而贵。赵佶是个优秀的诗人、优秀的画家、优秀的园艺师,可惜不是一个好皇帝。 大好河山掌握在一个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的人手里,又恰逢金兵羽翼丰满,不久北宋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即使贵为人主也有沦为阶下囚的一天。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北上。


陈与义比较幸运,兵荒马乱中南下逃过一劫。国破家亡后,在颠沛流离之中,其诗风也有了改变。


二、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建炎三年(1129 ),南渡后的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葛胜仲记载:


会兵兴抢攘,避地湖广,泛洞庭,上九嶷罗浮,虽流离困厄,而能以山川秀杰之气益昌其诗。《简斋诗集序》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陈与义终于体会到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感受,其诗风也开始转变。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他的词中,他的词颇有几分像苏轼的“诗化之词”,能用词表达出诗的慷慨激昂,又不是词要眇宜修的特点。


在这年的端午节,陈与义凭吊屈原时写下了一首《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前两句叙事写时令。第三句荡开一笔写景物,唐朝万楚有诗云: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如今颠沛流离的陈与义,眼中只能见到石榴的红花,而红裙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谁能知道我此时的心情呢?一曲唱完,只有满帘的春风相伴 。


下阙第一句感慨抒情:“万事一身伤老矣 ”;第二句写景:墙东,戎葵向日,初心不改,有忠君之意。后面三句写事,也是写景,景中又有言外之情。诗人今昔慨叹,把盏酹江,以祭屈原,黍离之悲、忧国之意尽在不言中。


情景交替融合,含蓄蕴藉,是词人创作的常用手法。


元好问评价这首词说:


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言外句”的写法,可注意选择有寓意的意象,或者用各种修饰手法赋予景物以情感色彩,如凝笑的戎葵,今昔深浅相似的酒杯,记忆中的舞裙等。还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如高唱楚辞、如试浇桥下水等,都有背后的含义,很容易令人产生联想。


当然,这种联想往往需要读者具有相应的知识水平。有些诗词过于隐晦而造成”老妪不能解“,就成了对牛弹琴了。也有读者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味道,但是说不出为什么,这也是诗人的高妙处。


有时候作诗像说吐口秀,听懂的人哈哈大笑;有人听不懂,看到别人笑莫名其妙;有人是矮子看戏,跟着别人叫好或者起哄。


三、更值满川微雨 洗新秋

陈与义毕竟是北宋的进士出身,南宋又逢用人之际。 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夏,陈与义但任中书舍人,拜吏部侍郎。绍兴四年(1134 )年八月知湖州,绍兴五年又召为给事中。


这年的六月,陈与义托病去职,卜居青墩。他在一首《虞美人》中,记录了从临安到青墩这一路的景色和心情: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病夫因病得来游,陈与义得了什么病呢?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十九记录:


“绍兴五年六月丁巳,给事中陈与义充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


原来陈与义与赵鼎政见不合,所以就称病走了。可见其心中一定有怨气,但是表达在词中却是:今年何以报君恩。


古人所谓“美刺”,不说自己的委屈,只说自己的不好。诗人一路上沐雨拏舟,欣赏秋塘荷花,似乎快活得意,这是效仿杜甫诗中的温柔敦厚之风。


按照宋史记录,这次去职却是在绍兴七年(1137年),陈与义当时已经是参知政事(掌副宰相)。他与赵鼎在战与和上起了争执,赵鼎认为目前是北伐的好时机,宋高宗说,我爹的棺椁和我妈我哥都没回来呢,如果不议和的话,他们可能就回不来了。陈与义认为,可以先和谈,万一谈不成再动兵也不晚。


这一年岳飞也辞职了,赵构派人好一顿劝,岳飞才回来。同年,金国人放还了宋高宗生母韦氏,并且归还了宋徽宗的梓宫。只是宋钦宗没有能够回来。


陈与义请辞后,担任了一个闲职:提举临安洞霄宫,相当于内退了。看来他生病应该是真的,因为这一年的十一月,年仅49岁的陈与义就去世了。


四、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一说到陈与义,估计都会想到这首《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大约作于陈与义去世前的一至二年中,即1135或1136年。这时的他已经告别了流离的生活。在某日登高时,想起二十年前的洛阳生活,今昔对比而生感慨,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二十年前,大约1115年前后,陈与义及第已经两年了。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唐朝时,白居易、刘禹锡、裴度等人在洛阳养老,常常一起唱和。在陈与义的时代,洛阳也是文人才子聚集之地,最出名的就是“洛中八俊” 。


其中的“词俊”朱敦儒有《鹧鸪天·西都作》写到: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北宋把洛阳作为西京,也称为西都。陈与义想到了和好友们在午桥饮酒赋诗时,席中都是当年的豪客英才,不知道朱敦儒是不是也在其中。


午桥雅集的欢乐里,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在杏花疏影之中,笛声响彻到天明。


过去的美好生活如同一场梦,眼睛一睁一闭,二十年过去了。虽然我幸运的生存下来,但是一言难尽,“堪惊”二字包含了多少悲欢离合。今日登上楼阁遥看,耳畔有清晨的渔歌 ,已经听不见过去的笛声了,多少往事随风而逝。


陈与义的两首临江仙都是“诗化之词”的代表作,像极了苏东坡。因此宋朝的黄昇评价他说:“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这首《临江仙· 夜登小阁》浑成自然,一气呵成。虽然没有用难解的典故,却内容充实,有无限沧桑之感。故交零落,往事难追,良晨美景、赏心悦事如同一梦,盛衰荣辱都在笛声、渔唱中转瞬而逝。


过去的逍遥与如今的失落形成巨大的对比效果,其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境界令人印象深刻,读过之后再也不会忘记。


这首词上阕叙事,叙事中有景物描写。下阙抒情,抒情中有叙事。


结束语

陈与义去世较早,不知道如果他多活几年是站在秦桧的阵营中呢,还是赵鼎主战一派。


七年后,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十年后,赵鼎受到秦桧的迫害,最终贬往海南岛自杀身亡。


陈与义没有卷入这场争斗之中,带着“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风韵,提前离开纷争不断的人世间,留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形象。


结束时,作一首《临江仙·登北固楼》为今天的作业:


不尽长江东逝水,登临多少豪英。满天风雨起涛声。断鸿云际里,洒泪到天明。


京口瓜洲分两岸,几回烽火心惊。千秋弹指岁频更。古今成一梦,谈笑看阴晴。


@老街味道


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吗?也许我们误会了


李煜这首词有帝王气概,可惜虎头蛇尾 越往后越气息萎靡


诗不是这样写的《庆余年》斗诗会恐为方家所笑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