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垓下歌》,大意是: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怎奈我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虞姬》:秋风里响起四面楚歌,像花儿一样的美人死在了军帐中,眼中有两个眸子(比喻帝王气概)的将军是个盖世英雄,却泪洒乌江。
《项羽庙》:千年百年的兴盛衰亡不能浪费,废除荒野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家园, 你我不分姓名不分家世,眼里只有你,和世界无关。为卿起舞,直至流年尽头。
《咏项羽》:于季子用这首诗,概括了项羽一生中做的重大事件。在称项羽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烈之举的同时,于季子诗里着重追寻其失败原因,对其败亡表示深深的惋惜与同情。
题乌江亭 (一):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惋惜他负气身亡。
题乌江亭 (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夏日绝句: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祭西楚霸王之墓:诗人自称是项王的江东旧部,即那著名的八千子弟之一。两千年来,几经轮回,历久不忘。我是您的江东余部那个老王啊,抱来了琵琶,为你弹奏一曲慷慨激昂的“十面埋伏”.通篇诗文对仗工整,感情充沛,既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的强烈不平,又对其身具如此本领却不幸失败的项羽深致惋惜之情。
无名:这是后人赞扬项羽赞扬项羽宁死也不苟且偷生的精神的诗。大意是我想起年少时手持宝剑征战沙场,可谓腥风血雨,回望历史的成败,现在想想都已成空。现在我年事已高,再想像年少时持剑征战沙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着苍天流泪、干笑。在后人看来项羽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了至高境界,使中华民族的精髓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