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顾名思义就是声音的质量,简单来说就是声源从音箱输出后的保真度。在听到一款音箱播放的音乐后,你会用哪些词汇形容音质?
对于音箱音质的形容,你会用通俗大众的毛利小五郎式,还是专业客观的柯南式? 看完这篇,别再只会说“好听”啦。
下面就是一些常被运用的术语及其说明:
分辨率
弦乐合奏
了解摄影的人都知道,好的镜头能照出线条清晰富有层次感的照片。音响器材从振膜开始一直到喇叭系统,无一不影响分辨率,甚至连接端的干净与否、接触好坏都有关联。与照片一样,分辨率即层次感。层次感良好即有深度感;照片上景观远近一目了然,音响上听觉的感受是声音有远近分明之感,我们称之为三度空间感。
在音响上,通常我们说分辨率好多半是指:
「1」弦乐器的擦弦音
「2」声乐的唇音
「3」合奏乐器是否彼此清晰可分等
三度空间感
三度空间感即为立体感。但在音响中,很不幸「立体声」多半被狭隘地理解为左右喇叭同时发出的音是否有异。如有,多半的人会说有立体感,鲜有人注意此处所谓的立体感之后是否还俱三度空间感,即深度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忽视音箱摆放的重要性,一律把音箱贴墙脚放置,只注意坐在中央听听左右声音分离的情形而忽略声音的远近。当然这并不是说贴墙摆就不好,而是要以音箱的特性而定。
判断三度空间感主要听音色,听觉不难分辨发声体的远近位置。所以,如果高音稍弱,中音稍强,或高音传达出之时间比中音稍慢,人耳立即会感觉出高、中音有远近之分。如果高音强,我们会觉得声音是平面没有远近。简单言之,高音与中音如果是等量等速,声音会是平面的。
响应平顺
频响曲线
“频响曲线”分解:“频”指“频率”,在声音表现中同“音调”;“响”则可以看作是扬声器系统对输入电信号中“频”转换成声能的响应。而这种响应,由麦克风接收并经测试仪器运算后以dB SPL对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很多个“频”的响应值连在一起,就成了有峰有谷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作为频率特性响应曲线,简称频响曲线。
对所有音响组件的起码要求是,以仪器测得的频响曲线应是呈水平直线。曲线不平滑即器材本身带渲染,听起来即有突出或缺失之感。音响系统在无响室所测之响应曲线亦应越平顺越好。没有曲线图的,即以多少Hz到多少Hz±几dB来表示,其中±dB数越小表示越平顺。
频响范围
音箱在设计上是限制在某段频率之间工作。是不是越宽越好?不见得,但带宽最好不要狭于人耳可及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18KHZ)因人而异,音响系统亦如此。
带宽数字之后的± dB数字亦很重要,此即上述的响应平顺。例如A喇叭的标示频率范围是40HZ~20KHZ ±3dB,B喇叭的标示是40HZ~20KHZ ±6dB。光看数字比较,我们知道两者的频率范围是相等的,但显然B喇叭不如A喇叭那么平顺。
在产品宣传中,有的厂商会对自家音箱的参数进行虚标,所以比起看得见的参数,听得见的音质才是最重要的。
低音延伸
图为管风琴
喇叭的低音延伸所指的不是量而是质。听圣桑的管风琴交响曲所录的管风琴声段如能清晰听出,并且汗毛有感觉或地有微震,我们可以评定这喇叭的低音够延伸。听鼓声或低音大提琴感受到的重、浓、厚,我们不称之为低音延伸,因为这些乐器所发出的低音相对都比较高。
低音够延伸的喇叭似乎都有一共同特色,就是低音量听起来有稍嫌不足之感。似乎低音量丰满者都无法延伸,有延伸而丰满者多半又不能大音量聆听(因为受到物理因素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