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释义:
“上”,至高之意。“若”,帛书甲本用“似”,乙本用“如”,意同,考虑“上善若水”四个字已广为人知且意思并无差别,故保留。
第二个“善”意为喜好。“利”,滋养之意。“居”,就是安处。“恶”,即厌恶、嫌弃。“几”,是接近的意思。
翻译:
至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求静,安于众人所嫌弃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旧注:
蒋锡昌注:“上善”谓上善之人,即圣人也。“善利”之“善”,犹好也。
王弼注: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札记:
1. 老子以水喻“道”,他认为水与“道”最为接近,但因为水之利万物与诸生,其为可见,所以与“道”之无形施与还略有差距。
2. “有静”二字,通行本作“不争”,二者本质含义并无大的差别,甚至还互为因果。因为“有静”而“不争”,因为“不争”而“有静”。本章最后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用了“不争”二字,此处用“有静”,似乎更好。水造福万物而从来不与万物争夺任何利益。水置身的地方,几乎都是众人所厌恶、嫌弃、嗤之以鼻的地方,但它依然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地付出。正因为它不计回报,所以它的付出永远不会中断。
3. 世人都说“人往高处走”,但是水却总是往低处流。人要向水学习,安居于下游,能够把位置放低、欲望降低,各种资源才会向你汇聚。否则,你在为大家做事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众人就会离你而去。
4. 世人习惯于被夸赞、被奉承,所以“居众人之所恶”,难度很大。殊不知,水虽然往低处汇聚,但不管人多么喜欢高高在上,却也不得已要到低洼处取水。他在上,你无须仰视;你在下,他却向你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