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常常听身边的同学谈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是同一个星座,却这么不像。”听到这儿,我不禁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相像,做自己不好吗?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发现,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
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则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而参与者的选择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认为一些含糊不清甚至是更加广泛的形容词汇更符合自己。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案例。
案例分享:
好友维尼是一家酒店销售部的主管,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工作创意,都高于同部门的其他同事,但他却是一个更善于追随领导的人,与此相反的是,总监泰隆不仅仅是酒店元老级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一个“老古板”。
每次的销售会议上,销售总监泰隆都会让大家针对总体的销售计划各抒己见,而维尼每次都是对泰隆的计划大加赞赏,毫无任何反对,原因是总监的总体计划和自己的想法是大致相同的。
维尼也常常对我们说,他与总监的关系如何如何好,甚至是二人在私下里称兄道弟。原因是,二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一些为人处世的作风颇为相似。
就这样持续了有半年的时间,原本那个颇有创意的维尼不见了,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处处追随领导的维尼。
年底业绩盘点时,其他销售员的业绩都已突破了百万,而只有维尼在原地踏步。在一次聚会中,维尼对我们说,部门中所有人的工资都高于自己,而明明是一个主管,现在却沦落到垫底的地步。
维尼的经历不禁令人唏嘘,原本是一个满富创意的有为青年,却因为与他人的想法一致,步步紧跟,最后迷失了自己。
成语“邯郸学步”所提到的那样,不但没有学到本领,反而连自己的本领都不会了。其实,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就被接受这些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巴纳姆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会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此时便只能借助于外界信息认识自己。
所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时,有时便会迷失在环境之中,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以至于出现自我直觉的偏差。
而巴纳姆效应的产生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的。实验对象相信该分析只应用于他们身上,相信分析者的权威,并且分析主要集中在正面描述方面上,此时,巴纳姆效应就会产生,并且实验对象会对于分析给予很高的准确评价。
因此,它是人们对于自己一种自我认知的心理偏差。在内心深处,追随大流,相信自己所认为“权威”,从而迷失掉真正的自己。
“巴纳姆效应”的好处与不足具体有哪几点?
巴纳姆效应可以使自己通过他人看出自身所有的一些性格特点及处事作风,然而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迷失自己,如果逾越了界限,就会在他人中迷失自己。
Part1,主观验证,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源于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只要想要相信一件事,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哪怕毫不相干,同样会找到一个逻辑使其符合自己的设想。
所以,从一定层面上来理解,“巴纳姆效应”反映出我们只愿意在内心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即便不一定对。
Part2,谄媚效应,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褒奖
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自己看起来更正面积极的事情。所以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之类的描述。
当有人褒奖自己,夸赞自己,即便现实中的自己与被褒奖的内容毫不沾边,但是在潜意识中,也会特别开心,并认为那是自己不曾被开发的能力,从而更喜悦。
Part3,基因角度,以遗传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优点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脑,进而引发每个人的思维。尽管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不同,但大体上来说,人类情感、个性上总有很多共性的。
举例,你的父辈。或者祖辈在某些方面很优秀。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是其后辈,也一定有那种优秀的特质。虽然现在没有展示出来,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项能力一定会得到开发。
所以,这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待“巴纳姆效应”的。
职场中的我们,如何避免“巴纳姆效应”带来的不足?
“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心理现象,对于人类而言,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相似”,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应对,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被心理所左右。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不愿意直面自己,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是缺陷。所以会通过逃避的办法对其进行掩藏,而这种想法却是自欺欺人的。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改进不好的方面,才能越来越优秀。
第二,培养敏锐的判断力,看清事物的本质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是我们终身需要学习的。实际上,判断力与信息收集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的的储量,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样才利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第三,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我们常常会拿身边的人与自己的各方面来进行比较。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比较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比。
方方面面都比自己优越的人,会使自己陷入自卑;方方面面都不如自己的人,会使得自己妄自尊大。所以认清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进而优化掉自己的不足。
第四,从得失中认清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重大的得失最能够认识自己,获得经验教训。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所以有句俗语“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没有错的,我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得到中复盘自己优秀的点,不断进行反思,最终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结语:
身在职场,我们的确应该时时刻刻学习,但却不能盲目学习。懂得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