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书写历史,众生融成社会。在历史长河的芸芸众生中,大多数人都是稍纵即逝的一朵浪花,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当时代的大潮奔涌而来时,却能顺势而为,勇立潮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清末民初的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梁启超一生都在“变”
梁启超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的一生都与“变”紧密相连,这既包括他个人的命运,也包括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
天津梁启超故居梁启超雕塑像
梁启超于1873年(清朝同治十二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县的一个殷实之家。受家庭的熏陶,他自幼起就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并在6岁未满时,读完了儒家经典中的“五经”。缘于天资聪颖,他为自己赢得了“神童”的赞誉。11岁时,他考中了秀才。16岁时,在广东省的乡试中,他考中举人,名列第八名。18岁那年,他赴北京成婚。
凭借着自己的聪颖,梁启超的成长之路非常顺利。这一期间他的“变”,是一种顺应成长的积极变化。而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受到了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康有为。
梁启超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后,他的眼光开始由国内转向国外,尤其是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政治学说。也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他的改良主义政治思想。
康有为与梁启超,并称“康梁”,是指他们在变法维新时作为旗手与中坚,共同起到了领导、组织、宣传策划作用,师生二人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们既是志同道合的师生,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康有为像
从学术渊源看,梁启超师承康有为,康梁是师生关系。从变法维新看,康有为是领袖,是主帅,梁启超是主将,是骨干。康梁既是师生,又是战友。
在学术研究方面,康有为从其改革变法维新出发,托古改制,目的是减轻非圣无法的压力,是一种为“政治”而研究,为政治改革服务的学术;梁启超则既为“政治”而学术,亦为“学术”而学术。
在25岁那年,他和康有为一道,发动了戊戌变法;29岁那年,他主编了成为一代青年精神食粮的《新民丛报》;在五四运动期间,面对各种风云变幻,他都要评点一番……
梁启超的“变”,既有让人眼花缭乱之处,也有让人匪夷所思之处,更有让人大跌眼镜之处。比如在政治主张上,他一时大力抨击专制制度,呼吁民主,一时又哀叹民智未开,为开明专制叫好。他一会儿是民主的代言人,一会儿又成了专制的捍卫者
梁启超像
在清朝灭亡后,他一改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大力拥护共和政体。武昌起义后,他投奔袁世凯;和袁世凯闹翻后,他投靠段祺瑞;在段其瑞那里待不下去了,他又转向从佛学中寻求解脱……
梁启超贯穿一生的“不变”
古人早就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梁启超的多“变”,更多是时势使然。然而,不管梁启超一生如何“变”,最难能可贵的是,梁启超还有一个贯穿一生的“不变”,他的那些多“变”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这个“不变”而转的——这个“不变”就是浓浓的爱国情怀。
他一介书生,为了国家,积极奔走,几至被杀头;他长期流亡海外,辗转游离,但不改初衷。在他的学术作品中,所围绕的核心思想都是爱国。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学术大师。他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天津梁启超故居
他的著述数量蔚为大观,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平均每年创作达39万字之多。并且,他的这些著述,在他的身前身后,都产生了巨大反响。比如大家熟悉的《少年中国说》,其感情之深,着意之远,爱国之切,希望之挚。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读着这些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词句,怎能不催人奋发,频频涌动爱国之心呢!又怎能不鼓舞人心,屡思报国之志呢!
梁启超政治生涯的“四个时期”
如果以戊戌变法为界,可以将康有为的人生道路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矢志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是先进的中国人;后期则铁心保皇、复辟、倒退,成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
梁启超就不同了。从进入万木草堂开始,梁启超的一生,可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变法有功;第二期,保皇有过;第三期,从政有道;第四期,学术有成。
北京市东城区梁启超故居
如果说梁启超的前两期,基本上是与康有为共进退的话,那么他的第三、第四期则走出了和康有为完全不同的轨迹。击溃张勋复辟美梦,康有为与梁启超断绝关系,“康梁”并称,名存实亡,人们所称的“康梁”,其真实意义,似以辛亥革命为止。
01变法有功
梁启超政治生涯的第一个时期(1890—1898)。师从康有为,积极投身维新变法,创办《时务报》,主持时务学堂,赢得“齐名南海,康梁并称”赞誉
积极参与维新变法。梁启超拜师康有为,参与《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的编纂检校,夯实学问根基,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积极投身变法维新实践。
1895年,梁启超协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与康有为一道筹办《万国公报》,由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笔。该报主要刊载译自外国书、报、杂志上介绍西方各国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思想文化及风土人情方面的文论。除了译文之外,每期还刊登“论说”一篇,大多由梁启超撰写,其思想主旨在于宣传维新变法,争取在朝官吏对改良运动的同情与支持
天津梁启超故居
正是通过创办《万国公报》,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在王公大臣中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获得了一部分清朝官员的同情与支持,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强学会。《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政党报刊,对于冲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严厉的结社、新闻出版禁令,具有开山之功。
1896年,梁启超又与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并任主笔,专司撰述。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梁启超的“论说”对于宣传变法维新的主张,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极大地启迪了国人的思想。
1897年10月,梁启超应湖南巡抚陈宝箴和学政江标之邀,到湖南长沙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由于梁启超在湖南的言论举措,颇有一些惊世骇俗,顽固守旧派人士王先谦、叶德辉等人上书陈宝箴,要求整顿时务学堂,屏退梁启超等主张“异学之人”。
陈宝箴迫于压力,也为自身利益考虑,不得不对梁启超有所限制。而梁启超亦因积劳成疾,环境与身体状况等变化,使他难以留在时务学堂,遂于1898年2月11日离开长沙,回上海休养治病,时务学堂也从此面目全非。
北京市东城区梁启超故居
1898年春,梁启超奉康有为之命,赴北京参加春官考试。这时已是戊戌变法前夕,他对个人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但对国家民族命运维新事业的成败十分关心。在赴京途中,即与同人相约:“吾国人不能舍身救国者,非以家累,即以身累。我辈以此相约:非破家不能救国,非杀身不能成仁,同此义者,即为同志。”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呈《应诏统筹全局折》,吁请光绪皇帝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厉行变法。紧接着又先后呈递《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大帝变政记》和《上清帝第七书》,深得光绪赏识。为此,康、梁等人深受鼓舞。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后,作为康有为的主要助手,协助康有为进行了大量的变法活动。
6月11日,光绪正式“诏定国是”,宣布变法,“百日维新”拉开帷幕。康有为被召见之后,光绪帝又破例召见了只有举人身份的梁启超,并授以六品官衔,命其办理译书局事宜。
天津梁启超故居
此次召见使康、梁大受鼓舞。康有为利用皇帝特许专折奏事的有利条件,通过一道又一道奏折,将变法主张呈递给光绪。康、梁自己上奏折,还代他人拟奏折。康、梁及“军机四卿”等维新派人物,直接影响着光绪帝。
02保皇有过
梁启超政治生涯的第二个时期(1898—1911)。流亡海外,痴心保皇,间有摇惑,复又回归;主持“两报”,摇唇鼓舌,与革命派展开大论战,充当急先锋,铩羽而归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借助日本人帮助,逃到东京。稍微安顿,便开始在日本各界人士中活动,尤其想运用日本政府的影响,使光绪得以复位;进而结成中日联盟,共同抵御沙俄威胁。这种幼稚的想法当然不切实际,于事无补。
在日本度过的几年,是梁启超吸收西方思想学说,充实自己思想武库的几年,梁启超努力学习日语,借助日语这门工具,涉猎了大量西方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逐渐增长了西学知识,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学通人。
戊戌政变以后,维新派在国内的舆论阵地丧失殆尽。为了宣传改良派的政治主张,抨击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梁启超多方筹资,于1898年12月23日在横滨创办了《清议报》,这距戊戌政变仅三个月。三年后,《清议报》刚出了第100期,报社便遭遇火灾,《清议报》因此停刊。
天津梁启超故居
从事多年政治斗争的梁启超,深谙报纸这种舆论工具的重要性,1902年初,梁启超又办了《新民丛报》,成为后来与革命派大论战的主要阵地。
在海外流亡的十余年里,梁启超广泛接受了西方思想学说,思想渐趋激进,也曾有过与革命派合作的念头,但很快就被顽固的康有为扼杀了。
在以后流亡的日子里,梁启超致力于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撰写文章,实际上成为改良派的喉舌。在与革命派的大论战中,梁启超成为保皇派的主辩人。实际上,梁启超在保皇派中既是高参,又是具体的操作者。
他参与、策划了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冒死秘密潜回上海指挥。自立军起义失败,保皇党损兵折将。也就是从此期开始,康、梁开始在思想、学术诸方面产生裂痕,以致最后分道扬镳。
天津梁启超故居
可以说,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政治生涯的顶峰,戊戌政变以后便日趋倒退、保皇,成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复辟派;而戊戌政变以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才开始走出康有为光环的笼罩,成为政坛、学界、报界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03从政有道
梁启超政治生涯的第三个时期(1911—1917)。辛亥革命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策划护国战争,参加讨逆军,击溃张勋复辟;从政多年,淡出政治舞台。
辛亥革命爆发,梁启超回到国内,由于他出众的才华和组织能力,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取的对象,连袁世凯组织内阁,也邀梁启超为法部次官,梁启超坚持从政有道,道不同,不与为谋。
1913年9月,熊希龄组建了由梁启超、段祺瑞等社会名流和各方面实力人物参与的“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5个月后,这个内阁宣告解散,梁启超多年来苦苦追求的议会民主制理想,也随之破灭。
1915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复辟帝制时,梁启超不光口诛笔伐,更是与当年时务学堂学生蔡锷一起,策划武装倒袁。
天津梁启超故居
护国战争爆发后,梁启超为配合蔡锷的军事行动,冒死前往广西,策动广西都督陆荣廷独立,历经艰险,终抵广西。继而又参赞军务院工作,任政务委员长。
护国战争的胜利,是包括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和各地民军在内的众多反袁武装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梁启超运筹帷幄,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出生入死,躬历险境,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护国战争胜利后,梁启超以“在野政治家”的身份,再次卷入国会重建、修改宪法等斗争。
1917年6月,“张勋复辟”,梁启超不顾其师康有为亦为复辟祸首,大义凛然,声讨复辟。既代段祺瑞起草讨伐复辟通电,再以个人名义发表《反对复辟电》,并在段祺瑞、冯国璋的“讨逆军”总司令部任“参赞”,很快粉碎了“张勋复辟”。由于政见不合,一心复辟的康有为愤而与梁启超断绝关系。
1917年7月,段祺瑞组成新内阁,梁启超担任财政总长,积极参赞政务,出谋划策,想从“改革币制,整顿金融”入手,渐及税制,逐渐把国家财政引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段祺瑞武力统一的野心下,财政入不敷出
天津梁启超故居
孙中山成立护法军政府,北洋军阀直、皖两系的矛盾公开化,段祺瑞辞职,曾经一度热衷于从政的梁启超等人,只得各奔东西。
04学术有成
梁启超政治生涯的第四个时期(1918—1929)。议论官场之外,潜心学术研究,热心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著作等身。
梁启超辞去财政总长之后,逐渐疏远官场,回到书斋,潜心著述,并开始为游历欧洲做准备。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议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以外交部部长陆征祥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北京政府考虑到梁启超当年“赞成参战之劳绩”,拨出6万元经费,让他赴欧洲做舆论鼓吹。梁启超当仁不让,公私兼顾,前往巴黎。
1919年11月18日,战后和平会议在巴黎凡尔赛宫隆重开幕,在巴黎和会上,针对各大国不利于中国的言行,梁启超发表演讲以批驳,严责日本的无理要求。
当北洋政府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指使陆征祥等人签字时,梁启超则在巴黎发回主张拒签和约的电报。终于在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陆征祥等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但巴黎和会仍在中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
北京市东城区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在欧洲游历长达一年零三个月,先后考察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欧洲主要国家,既学到了西方文明的一些长处,也发现了其不足,归国后,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但遗憾的是,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并未前进,而是攻击社会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再次倒退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政治上又活跃了一次,那就是鼓吹“联省自治”,即仿照美国的政治体制,由各省制定省宪法,依省宪自行组织省政府,实行自治,中央无权干预各省事务。这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根本就不适合中国国情。
此后,梁启超才真正坐下来办教育,做学问了。他先后任教于中国公学、南开大学、清华研究院,发起成立共学社、讲学社、奔波于北京、天津、济南、上海、苏州、武昌等地巡回讲学,到各高等学校发表学术演讲,可谓桃李满天下。在1918年底辞去财政总长职务以后,到他逝世的十年时间里,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
梁启超给子女的信函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梁启超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加之他对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学、伦理、文学、宗教、文献学等各方面均有所造诣,使他在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历史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物传记撰写,二是思想学术史研究。
梁启超一生写了大量中外历史人物的传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南海康先生传》(《康有为传》)、《李鸿章——中国四十年来大事纪》《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郑和传》《王荆公》《管子传》《英国巨人克伦威尔传》《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玛志尼、加里波的、加富尔》等,既有中国古代人物,又有和他同时代的人物。
为外国人作传,梁启超开我国近代风气之先。从其选题而论,基本上都是与改革、改良、改制相关,从这也可以看出,梁启超撰写这些历史人物传记的良苦用心。
而在历史研究领域,代表梁启超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是他的思想学术史研究。他既是一个博学之士,又是一位贯通古今的通才,从1902年著《论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到晚年撰《儒家哲学》,充分发挥了其治史的博与通相结合的特点,如《先秦政治思想史》和《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天津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是系统全面地总结清代二百多年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开创性著作。在对清代学术发展演变过程作整体考察的基础上,他清晰地勾勒出清代学术发展的线索,为后学诸君了解当时各学术派别的产生、发展、蜕变、衰亡的历史,提供了社会政治文化和学术思潮背景的参考。
梁启超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学者,他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运转速度太快,他的写作速度,几乎无人可以比拟。生命的过分透支,而又不注意保养,以致积劳成疾。他每天平均写作五六千字,留给后人近两千万字的著述,足以让人们仔细品味。
结语
纵观梁启超的一生,勾勒出了一条绚丽多彩的人生轨迹:开风气之先,维新思变,可谓变法有功;流亡海外,政见保守,实乃保皇有过;积极参政,顺应潮流,亦属从政有道;潜心学术研究,热心教育事业,成就卓著,著作等身。
北京植物园内梁启超先生之墓
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曾在1943年撰文称,近五十年,中国出了两个伟大人物,一个是蔡元培,一个就是梁启超。“其贡献同在思想学术界,特别是同一引进新思潮,冲破旧罗网,推动了整个国家大局。”
梁漱溟先生特别强调:“总论任公先生一生成就,不在学术,不在事功,独在他迎接新世运,开出新潮流,撼动全国人心,达成历史上中国社会应有之一段转变。”他建议青年们读一读梁启超的书:“虽在今日,论时代相隔三十年以上,若使青年们读了还是非常有用的。”
如今,在梁启超的墓碑上,没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梁启超曾说:“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