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是什么
人在处理事情时,当需要的力量(包括能力)大于本人拥有的力量,就会感觉到压力。
力量是无形的,因此事情需要多少力量和自己拥有多少力量,都是自己的主观判断。
所以,压力其实是一种内心感受,与面对的人、事、物并没有必然关系。
压力产生示意图
二、压力的分类
根据内心感受的差异,压力可以分为“外界刺激型”和“内在模式型”两类:
a. 外界刺激型
有明确的外在施压主体(刺激源),也就是有具体的人、事、物带给自己压力,通常表现为压力周期较短、压力感受强烈、施压主体清晰等特点。
b. 内在模式型
往往没有明确的外在施压主体,会对身边的所有人、事、物都普遍感觉有压力,通常表现为压力周期较长、压力来源广泛,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失眠、烦躁、易怒等情绪。
三、外界刺激型压力状态,大致可分为四种:
1. 面对的事情困难大,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
比如,面对一个或多个实力悬殊的对手,处理一件涉及较多专业门类的任务等。
2. 面对的事情影响大,感觉自己的准备不够充分。
比如,陪同上司出席一次重大的会面,列席一次重大的谈判,处理一件引发较多关注的任务等,这种情况下也许并不需要自己做些什么,却感觉压力大,睡不着。
这并不是事情的难度太大,也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而是内心的力量不足导致的。
内心力量不足
3. 面对的事情多、杂、乱。
一件事情能够应对,但大量的事件积累、缠绕在一起,就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乱”,往往出现在面对陌生或者复杂的局面时。
4. 面对的事情枯燥、无趣、价值低。
这类压力的产生并非因为外在的事物太“大”,而是内在做事的动力太“小”,往往处于“不得不做”的状态。
四、内在模式型压力状态,可分为两种:
1. 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往往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设置一个自己或别人难以达到的目标,或者在任何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中,都能找到不足之处,于是总会感觉自己和身边人的能力、准备不足够,从而经常很有压力。
2. 习惯性过度反应。
具有这种情况的人,往往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经历,需要用尽全力才能应对(比如军人、警察、老师、医生、创业者、企业老板、明星公众人物等特殊职业者),结果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待人处事的习惯。
长此以往,便会因为内在力量严重消耗而感觉到压力。
五、如何缓解压力
人在有压力时,经常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慌:
- 当要求事物必须按照自己所指定的方式进行发展时,就会产生焦虑;
- 当事物的发展超出预期,刺激到安全感时,就会产生恐慌。
处理的宗旨:减轻压力不如增强力量。
更多实用心理学技巧,请关注、私信猴哥
- 2分钟快速稳定情绪法:情绪“刹车”
- 5分钟快速减压放松法:减压、放松
- 10分钟快速进入深度睡眠法(失眠)
- 10分钟快速消除心理阴影:消除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