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驿站
与驻防八旗、水师营等清代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相比,用“风雪驿站”来定位和形容三百余年的黑龙江站人历史文化,是我近年研究地方史的心得,我个人认为也很贴切,贴切就贴切在这“风雪”二字上。
驿路驿站
康熙二十一(1682年)年年末,已是风雪连天。此际,康熙皇帝听罢郎坦提供的侦查情报,感觉又多了几成胜算,坚定了打下雅克萨城的决心。他意识到,物资运输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又如以往一样无功而返。看罢地图,他缓缓地对议政王大臣说,黑龙江城(今俄罗斯维笑勒伊村)距离索伦总管衙门(齐齐哈尔屯)不远,大约五天可到,其间应设一处驿站,待我大军将至精奇里江时,命索伦总管接济牛羊,一定有益处。为了雅克萨战役,在茫茫草原和原始森林中开辟出一条道路,目的仅仅为了运送物资,康熙皇帝可谓下了血本。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攻打雅克萨的目的已经从单纯的战争策略升级为永久驻防黑龙江战略,驻防地点一度计划在额苏里。为此,康熙皇帝对驿站的设置提出了新打算:即在额苏里与索伦村庄(齐齐哈尔屯)之间,设四个驿站,并命赴齐齐哈尔屯筹备军需的理藩院大臣玛拉负责安设驿站事务。哪成想,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清廷决定再次调整筑城永戍的地点。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康熙帝决定设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新瑷珲城,今黑河市爱辉镇)至乌喇(今吉林市),置十驿,驿夫五十人”,如遇有警报和紧急情况,乘蒙古马疾驰;如遇寻常事,则沿着所设十个驿站而行,由户部组织实施。至此,黑龙江驿站之设由单一的战事使用演变为驻防使用。
然而,驿站的规划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十月,负责项目的户部官员提出,黑龙江城到吉林乌喇设十个驿站相距太远,“不行相度(测量困难),难以悬议。”建议等来年三月雪消之后,请朝廷派户、兵二部、理藩院各一名官员,同时令宁古塔将军选派熟知地势者偕同而行,就近由前、后郭尔罗斯二旗、杜尔伯特一旗各派向导一人,详细进行丈量。这一建议得到康熙的批准,命户部郎中包奇、兵部郎中能特、理藩院郎中额尔塞(二等轻车都尉)负责这项工程。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月,包奇、能特、额尔塞三位郎中临行之前跪请圣意,康熙皇帝指示:“此乃创立驿站之地,关系紧要,尔等会同彼处将军,副都统,询明熟悉地方之人,详加确议安设。凡住驿人役及马匹、牲畜需用之物,并所食粮米,今岁耕种不及,须计及明年,多为储备,倘过于俭啬,食用诸物或至匮乏,宜从长计议,使其永远可行,毋得狃于目前之见,草率完事。”直到这时,官员们才完全明白皇帝的战略意图。
郎中包奇等抵达黑龙江后,按照康熙指示,迅速以齐齐哈尔屯为据点,展开规划和测量等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测量、计算,包奇等提出,在吉林乌喇至黑龙江城共一千一百九十五里的道路上,应设十四处驿站。但康熙认为,每驿之间的间隔过于遥远,不利于驿递,丈量当以五尺为单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七月壬申日,命包奇等人再次详加丈量。按照康熙要求,包奇等官员再次踏上艰苦的测量征程,并得出数据:以五尺细丈测量,自吉林乌喇城至黑龙江城共一千三百四十里,应设十九驿。查阅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这次测量,里程以五十五里为最低,其中并没有设置墨尔根、博尔多、卜奎、特穆德赫等驿站。康熙御览后, 降旨由户部详核。为此,户部再次进行调整,最终在吉林—茂兴—卜奎—墨尔根—黑龙江城一千七百一十一里驿路上,设驿站二十五处。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康熙终于批准了这个规划。
从一驿、四驿、十驿、十四驿、十九驿直至二十五驿,几经磨难,连接边疆和祖国心脏的黑龙江大站道终于诞生了。大站道穿越黑龙江直达吉林乌拉,衔接盛京,可以直达北京皇骅驿。重要奏报可以迅速传递到兵部以及后来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军机处,一定程度达到了满足紧急战事需要的目的。
(作者:张守生)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整理自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