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豆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曹雪芹开篇即阐明,她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来到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因而转到人世的黛玉,生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首先从外貌上为她还泪作了铺垫。
林黛玉的身份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与荣国府贾老太君之女贾敏的女儿,她六岁时贾敏去世,家中又无兄弟姐妹,贾老太君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将她接至荣国府,这就为她还泪提供了机缘。
林黛玉寄居贾府,与神瑛侍者转世的贾宝玉相逢,两人相处日久,心生情愫,结下“木石前盟”。但是,他们的爱情及婚姻不能由自己说了算,尤其是薛宝钗到来,“金玉良缘”的桥段在贾府盛传,黛玉遂患得患失,时常“自寻烦恼”,致使她原本羸弱的身体雪上加霜。
《红楼梦》中,“晴为黛影”,晴雯乃是林黛玉的影子,晴雯的结局暗示着林黛玉的结局,晴雯死后被宝玉封为“芙蓉花神”,第七十八回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这是曹雪芹借晴雯对林黛玉人生结局的隐喻。当贾宝玉将《芙蓉女儿诔》最后改句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林黛玉听了,忡然变色 ,大约她已经预感到了什么,黛玉亦被比喻为芙蓉花。这里的芙蓉花不是荷花,而是木芙蓉。
其实,早在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林黛玉所抽花签已经隐喻了她的性格及命运,“莫怨东风当自嗟”。此句出自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再难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能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晚唐诗人高蟾亦有“芙蓉生在秋江上,莫向春风怨未开”句,与“莫怨东风当自嗟”相合,表明黛玉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又因木芙蓉晚秋开花,有苏轼说“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这与黛玉“风露清愁”及“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处境亦相合。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这些特性也与黛玉的性格相合。
木芙蓉花的花语为纤细之美,贞操,纯洁。映射在林黛玉身上就是信守爱情,直至为爱情流尽眼泪,付出生命。
木芙蓉的另一个花语为早熟。《红楼梦》中林黛玉六岁进荣国府,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与宝玉共读《西厢记》,也不过十多岁,按今天的标准她仍属未成年少女,但她读《西厢记》时“ 但觉词句惊人,余香满口”,此情节折射出黛玉这个早慧而又早熟的少女青春的觉醒,朦胧的爱情在她与宝玉之间萌芽。
附:古代大伽描写木芙蓉的诗词
【唐五代】黄滔 芙蓉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邑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唐】白居易 木芙蓉下招客饮
晚凉思欠两三杯,召得江头酒烙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唐】白居易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
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
【宋】王安石 拒霜花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宋】王安石 木芙蓉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
【宋】陆游 拒霜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
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宋】苏轼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 芙蓉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宋】苏轼 和陈述古 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宋】范成大 芙蓉
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
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 上一篇:历代高清名帖欣赏——赵孟頫《后赤壁赋》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