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陈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是天下不偏之道,“庸”是天下不变之理。上天所赋予人的品德叫作“性”,遵循人性的自然叫作“道”,按照道德的原则修身养性就是“中庸之道”。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每时每刻都在恪守中庸之道,小人所作所为总是肆无忌惮。”中庸的道德标准之所以不能实行,大概是聪明人做得过头了,愚笨的人又做不到,中庸的道德标准不能显明于世,是因为贤能的人做得过头,不贤的人又做不到。就像人们没有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滋味。
君子所恪守的中庸之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接触些浅显的知识,至于知识的最高境界,即使是圣人也有不知道的。普通男女虽然不贤,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至于做到完美,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天地如此宽广博大,人们对它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起中庸之道的广大处,天下没有人能够承载它;说到中庸之道的细微处,天下没有人能够剖析它。
《诗经·大雅·早麓》上说:“鹰击长空,鱼跃深潭。”这两句诗可以用来比喻中庸之道上能达于天,下能及于地。君子所恪守的中庸之道,来自于普通男女所掌握的浅近知识,推究到它的精微之深奥处,便照著于天地之间。
就连圣人孔子都说自己做不到君子要遵循的道德四条内容:要求做儿子的孝顺父母,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要求做臣子的忠于国君,我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忠;要求做弟弟的尊敬兄长,我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要求做朋友的首先要讲信用,我自己首先未能这样做。
而现在的人们,不能因为做了几件好事,就想着有所回报?不能因为帮助了他人,就指望别人来帮助你?不能因为在家分担父母的家务或者给老人买了保健品,就算是孝顺的子女?不能因为捐款给慈善机构,就认为自己是个大善人?上不责怪于天,下不责怪于人。所处什么环境,就做好什么事。
做事讲究中庸,说话小心谨慎,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不敢不努力奋勉,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要考虑如何去实行,做事时要考虑是不是言行一致,能够这样做,君子还不算忠厚老实吗,还不算是中庸之道吗?愿与君共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道?极少数人能做到
夫子陈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是天下不偏之道,“庸”是天下不变之理。上天所赋予人的品德叫作“性”,遵循人性的自然叫作“道”,按照道德
-
中庸之道,才是走向成功的人间正道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一直是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 孟子在《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竭尽自己的心
-
中庸之道在明明德_中庸五道三德
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难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礼,伤己伤人,令人生厌。 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
-
《中庸》全文及解释_《中庸》原文及翻译百度百科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
-
《中庸》原文及翻译百度百科_中庸全文及译文及注释
《中庸》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中庸》的思想和观点,积淀了儒家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
老子中庸之道的精髓_中庸之道的精髓在于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经过北宋程颢、程颐的极力推崇,南宋朱熹的集注,被奉为“四书”之一。在宋元以后,成为古代官定的教科书,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对
-
中庸之道谁说的_中庸什么道
普京幽默式的演讲 19.2 中庸之道 本文出自樊荣强著《20天炼成脱稿讲话》 作者:樊荣强(口才培训师) 说到比较,说到阴阳,说到辩证,一定也要说说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这四个字,只要你是
-
古诗《听筝》_听筝柳中庸颈联赏析
前言: 老街写观唐绝句系列时,就对柳中庸影响颇深,这个人一共只有寥寥几首绝句(另有几首五律和七律)传世,却有两首七四句皆对。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
-
语文八上第六单元文文言文字词测试_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汇总 21课《孟子》两章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
-
了凡四训命运如何改变_了凡四训名句赏析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曾国藩在
-
《朱子治家格言》_《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处世与原则 ◆ ◆◆ 文 |石禄生 编者按 最近,一组载有朱子格言的明清时期文化楹联惊现于世,引起了收藏界的广泛瞩目。朱熹的这篇格言短文读来可谓振聋发聩,极具文史和哲理价值。楹联
-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读后感_胡适的经典书籍
中华文化是人类诸多古文化中独独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唯一者。我们身上如果不是以中华文化打底,连外人看来也会觉得十分奇怪。 中华文化历时长,典籍多,容易挑花眼。能量君找了三位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