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简写?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其家教甚严,建书房40间,买书数千卷,聘请文行之士为师受业。
四方有志学者自至。
5个儿子聪颖早慧,文行并优,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先后登科及第,时人赞为“窦氏五龙”。
长子仪,字可象,五代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
后汉时,官至礼部员外郎。
后周时,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
北宋建隆三年奉命主撰《建隆重订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
北宋乾德四年秋病逝,宋太祖赠左仆射。
次子俨,字望之,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后周北京幽洲人。
传说窦燕山少时行恶,三十而无子。
其父送梦给他让他”速要悔过迁善“”改过呈祥“。
他将梦中之言谨记在心,于是周济贫寒,广行方便,大积阴德。
后生五子,且齐登科甲。
长子曰仪,为礼部尚书;次子曰俨,为礼部侍郎;三曰侃,为补阙;四子曰称,为谏议大夫;五子曰僖,为起居郎、后有侍郎。
1、故事内容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
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
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
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 30 岁,还没有子女。
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
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
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
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
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
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
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
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2、人物简介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
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