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发展 三大行动?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意味着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环境保护压力比较大。
同时,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阶段的中期阶段。
此背景下,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比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完成的西方国家要难得多。
因此,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可以从碳生产率=制度×(产值或国民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公式着手政策调整,具体途径可分解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分母)、增加产值或国民收入(分子)、推进制度变革(系数)三个方面。
降低碳排放的六大策略 其一,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今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要求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当前这种严峻环境污染形势下,控制能耗总量别无选择。
因此,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提高绿色低碳能源的比重,逐步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
同时,从消费侧鼓励新能源的消费,限制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
而且,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消费了世界20%的能源,只创造了世界10%的GDP。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美国相当,而GDP仅为美国的40%;GDP与日本相当,而能源消费总量是日本的4倍以上。
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空间。
其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淘汰高碳产业。
对像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要通过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予以鼓励和支持。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尽快淘汰高碳产业。
目前比较急迫的是限制和淘汰业已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
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关键要看各地的决心和工作力度。
其三,发展低碳交通,淘汰高碳交通。
交通是能源和工业之外碳排放较多的一个领域,交通排放占总排放的1/4左右。
因此,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汽车,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排放的汽车,加快发展低碳的轨道交通,鼓励大家绿色出行。
同时,要通过优化交通布局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么北京这么拥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空间布局不合理,“摊大饼”,很多人工作在市中心,住在郊区的“卧城”,每天往返,造成交通拥堵。
其四,发展低碳建筑,淘汰高碳建筑。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能耗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建设房子的过程中,如果采取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进行绿色低碳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小区布局结构设计,节能减排的效果就很好。
同时,要对现有的高碳建筑逐步进行淘汰或者改造升级。
其五,增加森林等碳汇。
森林、草地、湖泊、湿地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
这就涉及到碳汇的问题。
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
2008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了20%,提前一年多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不高,质量也有待提高,还必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其六,倡导低碳生活。
绿色低碳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关,每一个人都是碳源,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产生二氧化碳等排放。
现在有的单位开始采取行动,比如倡导大家短途尽量不开车上班,三层以下不乘坐电梯,随手关灯,装节水器,下班后关开水器,节约用纸等。
如果每个人坚持采取行动,常年累积就是巨大的节约量。
任何物体,驱动其运动的力量一般都来自三个方面:推动、拉动、行动。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即加快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三大动力:一是推动力,对经济发展进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二是拉动力,对绿色经济发展给予激励和引导;三是行动力,增强经济体本身的绿色创新能力。
三者合一,构成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总驱动力。
绿色化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元素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对绿色发展需求最迫切、积极性最高、成功可能性最大的国家,因为世界上同时具备人口多、资源紧、经济强这三个要素的国家,只有中国。
我国未来发展之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关键词应该是“均衡”,包含平衡、全面、中速、兼顾、公正、协调、多元、民主、妥协、补平、开放等多种内容。
(1)继续提升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
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
(2)降低碳排放的强度,包括制订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3)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继续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态用水,包括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的建设,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城镇污水管网的全覆盖。
包括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