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鼓励学生的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另外想到一个李白激励学习的名句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是李白的故事,但不是他写的。
七八年级李白鼓舞人的诗?
望天门山》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乘舟东下金陵,经天门山,写下不朽绝句《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泊牛渚怀古》 开元十五年(727),李白溯江西上观云梦途中,夜泊舟采石矶,作此诗以纪其事。
诗题下原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谢公宅》 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唯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九日龙山饮》 广德元年(763)九月九日重阳节登当涂龙山而作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临路歌》 作于广德元年(763)逝世前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促尼亡兮谁为出涕。
1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鼓舞人心的诗。
2 这首诗以豪情壮志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豪迈追求,激励人们积极向前。
3 《将进酒》中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每一刻,不留遗憾。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鼓舞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进取。
李白令人敬佩的事件和优秀的品质?
李白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但李白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
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
“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
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李白是我国唐朝时期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豪放浪漫不羁,他不畏强权政治,所以一生得不到重用到处漂泊,同时他也好喝酒,喝了酒能写出更好的诗,有天子唤来不上船,因为臣是酒中仙 ,同时他有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
李白是大唐“诗仙”,他的诗,是中国历史上唐诗的高峰,广为传颂。
我认为李白身上至少有四种精神,值得学习。
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的诗歌咏祖国山水,他独具慧眼,把自己胸中的豪放之情淋漓尽致地喷洒到自然景物中,自然万物在李白的眼里变得更加美丽豪迈壮观,这就是李白最为吸引人的“浪漫主义精神”。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之极。
2、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他和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是一脉相承的。
李白对其宏大理想的追求终身不渝。
在这一点上,同一切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不同流合污的具有独立人格和自尊意识的精神;胸怀社稷、关心人民的赤子情怀。
3、珍爱友谊的精神,李白一生重情重义,不重金钱。
李白的重情是出了名的,好友汪伦隐居在桃花潭时,特前往拜访。
对于朋友的殷勤款待,李白还是非常感激,玩了很久,临别时写下了这首传送千古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自信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可谓是千古名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总是相信有一天,能够长风破浪,去到更远的地方,挂起那云帆,在大海中勇往直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充分体现了李白的高度乐观,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体现他对人性道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