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尺出处?
论语:“善良有尺,忍让有度”投我以桃,便报之以李;待我以怨,便报之以直。
《三字经》开篇即是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
”马克·吐温也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心存善念不错,与人为善也对,善心与善行当然值得肯定。
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反倒偏离了行善的本意。
我们须得记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让。
善良若无尺,会伤到自己。
看到过一则故事。
有个善人,每天都会给自家门外的乞丐十块钱。
虽然没听到过对方的一句谢谢,还是默默地坚持了整整两年。
后来,善人结了婚,开销变大了,就开始只给乞丐五块钱。
这一次,乞丐说话了:“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善人回答说:“我结婚了。
”乞丐闻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脸上,怒骂道:“你竟拿我的钱去养女人?”这其实是个笑话,却又不仅仅是个笑话。
现实生活中,辜负他人的善良,甚至将别人的伸手帮忙看作理所应当,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断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孟非所言:有人请你帮忙,原指望你帮十分,结果你只帮了七分,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非但不感谢你,反而觉得你欠他三分。
很多人间恩怨,皆出于此。
有些时候,你给出去的善良若无尺度,只知一味满足被帮助者的要求,不但落不到好,反倒会招致祸患。
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之后,被一大堆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缠上,个个都问他借钱。
九年间,他借出去了一百多万,家里有满满一抽屉的借条。
可这一百多万中,收回来的只有两万。
他上门去要账,别人非但不肯还钱,还对他恶语相向。
明明朱之文借给了村民们很多钱,还在默默地在为村里修路,做了不少的好事,口碑却越来越差,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白眼狼”。
王小波曾说过:“善良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错误的善良,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
”老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别人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善良若是失了尺度,被伤到的其实是你自己。
三餐四季是哪个名人说的?
近代小说家汪曾祺:一天两人三餐四季三餐早,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汪曾祺每天早上都会煮一碗挂面,出奇的香。
其实没有几根面,就是精工细做:“先卧个鸡蛋,溏心的,然后把剁细的葱、蒜、榨菜末、虾籽、郫县辣酱放入碗中,加酱油、醋、香油、味精、胡椒粉,再兑一些开水,放入煮得的面条即可午,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一书,汪曾祺提到了一个好玩的风俗,就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
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
晚,有一个调查统计,全世界都有享受下午茶的风俗汪曾祺的家乡也有享受下午茶的习惯,不过叫做“吃晚茶”: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油端子’。
家乡人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一天下午,‘晚茶’是烧饼,味道像40年烧饼饺面店的一样,烧饼分两种:一种叫作‘草炉烧饼’,是在砌得高高的炉里用稻草烘熟的。
面粗,层少,价廉,是乡下人进城时买了充饥当饭的。
一种叫作‘桶炉烧饼’。
用一只大木桶,里面糊了一层泥,炉底燃煤炭,烧饼贴在炉壁上烤熟。
四季春,有句话叫:“春食野,夏食苦。
”春天了,是挖野菜的时候了,可以品尝春天迷人的“绿”了。
野菜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从地底下冒出来,一眼望去,鲜翠欲滴。
南方的野菜,有枸杞、荠菜、马兰头……北方野菜则主要的是苣荬菜。
枸杞、荠菜、马兰头用开水焯过,加酱油、醋、香油凉拌。
苣荬菜则是洗净,去根,蘸甜面酱生吃。
或曰吃野菜可以‘清火’,有一定道理。
野菜多半带一点苦味,凡苦味菜,皆可清火。
但是更重要的是吃个新鲜。
夏有句话说:“蝗虫人人喊打,蝈蝈人见人爱。
”夏天的蝈蝈声,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
就连溥仪在年幼的时候,也对蝈蝈情有独钟。
特别是在冬天,正是许多人喜欢蝈蝈的原因:外边寒风萧瑟,而屋内温暖如春,还有虫鸣,恍若身处两个世界。
秋菊花的中国的四大名花之一。
看《甄嬛传》中眉庄对菊花的喜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眉庄喜欢它的气节。
再看华妃,当得知绿菊珍贵难得,却都是送去给眉庄的,嫉妒得拿下人撒气。
冬南方的冬天贼冷,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段子:北方的冬天,我在外面冷,可以去屋子里取暖,有暖气。
可南方的冬天,没暖气,我在屋子里冷得待不住,逼得我只能去外边暖和一会儿。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
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愿你有家可回,有人可等;三餐有味,四季有景。
这本《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家庭特辑版,是汪氏三兄妹亲自审定并撰文。
汪曾祺写给大家美而幸福的“活法”,适合每一个人中国人。
三餐四季是中国明代儒学大师朱熹所说。
因为在《朱子家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平素严格约束自己,却并不制约自己;作为人为天地作证,三餐四季应行其节。
”这句话强调了做人的基本规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和饮食文化。
由于这句话的深入人心和广泛流传,许多人就将其归为了朱熹的名言。
三餐四季是孟非说的。
因为孟非是中国内地一位电视主持人和制作人,他经常在电视节目中说:“不求三餐美味,但求温饱有保障;不求四季如春,但求衣食无忧。
”这样的话语深得人心,也成为了他的代表性语录之一。
除了孟非,还有很多其他名人也有说过类似的话语。
比如,古代文学家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有人说‘为食四海,足浴三江’是一种享受,这是错的,这是一种苦。
”说明饮食和生计的作用。
再比如,现代的社会学家杨小凯也曾说过:“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不求甜美,只求不饿。
”不同名人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描述了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渴望和珍视。
三餐四季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的。
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十年来官渡,今朝更有无人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杯足以醉,别后忘相知。
" 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部分映射了岁月更替的人生哲学,而“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一句则诉说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三餐四季”则表达了生活的规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