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魏征进谏的事例有什么?
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激烈,伤了唐太宗的面子。
唐太宗回到后宫,大为恼火,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为此却向唐太宗祝贺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讳,正说明遇上了明主,我自当祝贺。
”唐太宗不觉转怒为喜,厚待魏征如初。
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
答魏征手诏百科?
637年,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谏太宗十思疏》,太宗猛然醒悟,写下了《答魏徵手诏》,不仅承认自己的错误,“公之所谏,朕闻过矣”,而且“置之几案,事等弦韦”,成为了太宗“知得失”的铜镜,最后承诺自己定能“虚襟静志,敬伫德音”,这样的君臣之义传为美谈,《谏太宗十思疏》广为流传,但是《答魏徵手诏》却鲜闻,故编撰之与君共享。
《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是唐代李世民创作的一篇散文。
李世民(599—649)陇西成纪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武德九年(626)继位,改元贞观,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在位期间,重文教,是唐初文学事业的实际组织者。
鼓励大臣犯颜直谏的皇帝?
鼓励大臣犯颜直谏到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
唐太宗 周文王 康熙 乾隆 雍正 武则天 还有战国时期战国时最多有许多善于纳谏的君王.唐太宗还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善于纳谏的君王。
他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
太宗主动要求臣下就政事得失发表意见。
魏徵就是以直言极谏而著名的大臣,有人统计过,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多达二百余次。
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首推唐太宗李世民,一声鼓励大臣犯言直谏,哪怕自己下不来台,丢了面子,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和魏征的故事,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甚至出过计谋要杀死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却依旧重用魏征,虚心纳谏,将魏征称为“人镜”,这才有了贞观盛世。
可惜李世民晚年撅了魏征的坟墓,又反悔了与魏征的儿女亲事,一代佳话成了笑话。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为“天可汗”。
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