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批导弹专家的事迹?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学自动化出身的梁思礼挑起了担子,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
风华正茂的他,奔跑在梦想与火箭齐飞的路上。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人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能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人,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宝贵得多。
“东风一号”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也是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成功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梁思礼谈及“东风一号”的成功时,总是简单带过。
1962年“东风二号”发射试验失败却被梁思礼屡屡提及,那次导弹发射不久后便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在距发射点300米的地方炸出了一个大坑。
望着远处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很多航天人泣不成声,“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一言不发。
回忆起这一幕时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
在我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梁思礼的“驯火史”是一本“失败者之书”。
他生命中的67年,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从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十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
可“摔”得越痛,父亲梁启超的话便越发透彻真切:“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
”人类心理的知情意,其发达圆满的状态就是“智仁勇”,即如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人要想成事,须得有遇事能断的智慧,一不忧成败,二不忧得失。
况且,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比成功“贵”得多。
正因为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有了梁思礼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
梁思礼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家的每一丝获得,都像是在废墟里等待萌芽。
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孕育成功,在艰难探索中走向胜利。
上世纪80年代初,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退居二线后,梁思礼并未远离“战场”,而是重新站上讲台,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下一代。
正如他喜欢的那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从2006年到2012年7月,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梁思礼所在的中国老教授协会,面向全国高校开设了《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课程。
6年时间里,梁思礼以《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为题,先后为北京十几所著名高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讲课,直接听众3400多人,全国网络视频听众有57000多人。
面对台下的年轻人,梁思礼曾经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求学时,他有位好朋友,这位朋友后来留在了美国。
几十年后,这位朋友成为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为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
朋友的年薪在上世纪80年代是几十万美元,住着高级别墅。
有人问梁思礼内心的感受。
梁思礼说:“如果我当年留在美国,不会比我这位朋友差多少,但我是为了我的祖国而离开的,我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