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治水三字经的核心内容?
核心是深淘滩、低作堰”。
这是都江堰渠首枢纽立面布置的法则,最早见于梁李膺《益州记》。
战国时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在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他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同儿子一道,率民众筑堰治水,创建奇功。
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体部分组成。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疏而不堵、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道主体工程是鱼嘴工程鱼嘴修建在岷江的弯道处,汹涌的水流到了这里会被这道“分水堤”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灌概农田。
李冰让内江河床低于外江,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又因外江修建的比较宽,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
此谓四六分水。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道主体工程是飞沙堰工程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已经不再那么汹涌,但依旧携带大量沙石。
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
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凤栖窝沉淀,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
在飞沙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
在水量较大时,溢洪道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三道主体工程是宝瓶口工程宝瓶口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李冰治水时,花了8年时间将石壁凿开,形成了如今千年不变的宽度,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故命名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石堆,后人称之为离堆。
修建宝瓶口的目的是分流和灌溉,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就会上升,当水面超过旁边的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达到二次排洪的作用。
都江堰李冰父子“二王庙”墙壁上刻画的李冰传世的治水秘决:“六字诀”“八字格言”和“治水三字经”。
六字诀为: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是岁修时,淘滩(清淤)河道的深度,必须挖到李冰埋下的石马,才能保证内江(灌区)的进水量。
低作堰是飞沙堰修筑高度,必须低于内江河道,才能确保排沙泄洪的效率。
八字格言为: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遇湾截角是说河流弯道中“凸”起的地方,要在岁修时截去锐角,改变流向,减轻对堤岸冲击力。
逢正抽心是说在顺直的河段,要在岁修时把河床挖成“凹”字型,使江水安流顺轨。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这是说,要充分利用岷江流量大、坡度陡、流速快和枯水、洪水期不同的特点,合理安排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泄洪、排沙、岁修等工作。
治水三字经为: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
“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
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
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