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犯罪的名言?
1.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摘自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
天网:天道之网。
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疏:指网眼稀疏。
这句话大意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道之网广大无边,虽然它的网眼稀疏,但任何罪恶它都一点不会漏失。
2.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摘自汉·荀悦《申鉴·政体》。
劝:奖励。
纵:放纵。
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受到奖赏,却不给予奖励,这叫禁止好人做好事;应该受到刑罚,却不给予惩处,那叫放纵坏人行邪恶。
此二句说明奖善惩恶的道理。
奖善,能够伸张正义,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走正道,为国为民多效力;惩恶,可以铲除邪恶,使坏人歹徒慑于刑罚,不敢为非作歹,走邪道,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治理。
刘向《说苑·政理》说“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也是这个意思。
3.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摘自战国·荀况《荀子·正论》。
称:相称。
这两句大意是: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罚相称,社会就太平;量刑与所犯的罪过不相称,社会就会出现混乱。
刑罚的关键是合于法。
量刑合法,可以使罪犯低头伏罪,使其他人知法畏法,社会秩序就易于治理,量刑过重,会使罪犯不服气,产生抵制行为;量刑过轻,等于放纵罪犯,达不到惩罚的目的,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
可见,刑罚必须相称,才能达到制乱治安的目的。
4.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摘自宋·欧阳修《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迁:向。
远:离开,这两句大意是:法令,是用来禁止人民做违法的事,让人民趋向善良,远商罪恶的。
法,就是国家制定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规则。
它禁止人民作统治者认为不该作的事,鼓励人民作统治者认为应该作的事,以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的行动限制在统浩阶级的道德规范之中,若有越轨,就要绳之以法。
5.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
汉·宣帝《赐王成爵秩诏》。
化:教化。
这几句太意是:有功劳不奖赏,有罪恶不惩治,就是唐尧、虞舜也不能教化天下,使天下安定。
实行法治,必须奖惩分明。
有功就应得到奖赏,有罪就应受到惩罚,这样人们才能争着去立功,不敢以身试法。
否则,立功不见赏,有罪不见罚,谁还去立功?谁不敢去犯罪?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将出现大倒退,太混乱,再有才能的人,也无法清理这样的国家。
可以此二句说明只有奖惩分明,才能治国安邦。
请帮忙解释汤姆·斯托帕德的一句话?
解释。
?是犯罪心理里的名言。
汤姆·斯托帕德(剧作家,1937年生于捷克,原名Tom Sraussler,早年因二战原因辗转于捷克、新加坡、印度等地,十岁随继父定居英国):我们行至桥边径直跨过,又转身烧毁,烧掉了前行的证据,只留下记忆中的滚滚浓烟以及也许曾经湿润的双眼。
描写战争过后。
【目测不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