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上一句_美景总在深山处下一句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上一句_美景总在深山处下一句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1-12-11 17:42:37
阅读: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① | 行走在梅云古道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公路改建 风景充满诗意

梅云古道,位于横溪镇松石岭古道附近。古道北起碧水亭,南至白云岗,全长约4000米。这一古道原为1964年所建造的梅岭公路的一部分,后因公路路面坡度多处超标,于1985年改道,随之被废弃。

近年来,随着横溪古道健身热的兴起,攀登松石岭古道的游客为减缓下坡时膝盖的压力,有的人便从梅云古道返回,慢慢地,走梅云古道的人也多了起来。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② | 路边的方向指示标

2013年起,横溪镇古道协会在社会上诸多爱心人士的捐款支持下,多次对梅云古道进行路面修整,沿途还修建了梅云亭、思齐亭。工作人员在亭边挖井筑溪,并在路边放置石凳,供路人小憩。古道入口则有一巨石,石上刻有路标,往上走几步见一座石牌楼。

走不厌上下盘旋健身路,赏不尽晨昏变换云闪光。梅云古道,一条集健身与诗意的古道,它还有着三大特点:一是鄞南横溪最便利,最安全的古道;二是灵秀横溪最受欢迎,行人较多的古道之一;三是这一古道沿途美景迭现,是横溪最美古道之一。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土法上马 为村民开辟公路

“梅云古道,是一条由诸多爱心人士的善心所汇聚而成的古道。”横溪镇古道协会秘书长俞彭年介绍。

旧时,梅岭乡有芝山、菖蒲池、陈婆岙、张家地、下山坑、上山坑、邬姚、大沙基、俞山、吴徐、金山、小田岙等12个行政村,最兴旺的时候,人口数量超过8000人。“19世纪80年代前后,梅岭乡内有乡政府、中学、卫生院、邮电所,每个村都还有个小学。”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③ | 梅云古道

然而,要发展必须要先走出去,再引进来。“把家乡的竹林资源运出去,将外面的生活物品运进来,必须要有路。”俞彭年介绍,于是1964年春,梅岭乡内一位名叫俞淼法的人开始有了“造一条公路”的想法。

在技术还不太发达的当时,俞淼法与上山坑徐德康一起背着竹竿和红布,用土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无数次从梅岭走到横溪,在没有路的山上反复进行测量,估算坡度,成为了当时第一个测量出梅岭公路的人。

之后,俞淼法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修建公路的愿望,并将数据递交上去。于是,一条从梅岭乡通往横溪的简易公路修建成功。从此,梅岭乡的村民们就是从这条旧时的梅岭公路往外走。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爱心汇聚 古道再现“繁华”

在一个下小雨的早晨,驱车至横溪镇松石岭古道旁,将车停在一旁的空地上,再沿着盘山公路徒步往上走5~6分钟,就能看到一座亭子,名为“碧水亭”。亭后有一暗水坑,水质清澈。水坑周围是裸露的巨石,石上印刻着“鸣玉”“清帘”两词。俞彭年介绍,泉水在流动时,发出似鸟鸣,又似轻轻敲击玉石的清脆声,故为“鸣玉”。而“清帘”一词,除了本意为清澈的水帘外,还有“清廉”的意思。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④ | 碧水亭

碧水亭是梅云古道的入口。踏入古道,目光所及是平整的卵石,以及右侧青翠欲滴的草丛。俞彭年介绍,这些一年四季常青的草,都是横溪镇古道协会的会员们一株株从山间寻来的,不花一分钱。

据介绍,梅云古道再现始于2014年。当时,一位祖籍在梅岭乡的爱心人士俞培君和横溪镇古道协会联系,称自己印象中这里有一条古道,问能不能重修,自己愿意掏出2万元。从此,这一已经荒废了20多年的古道,再次被“唤醒”。

之后,又有一位名叫谢丽凤的爱心人士也发声,和几个朋友一起出资再修古道。后横溪镇古道协会又进行多次完善,并沿途建造了两个亭子、一座石牌楼,以及入口处的健身步道。全长4000米左右的古道上还有20多条爱心石凳。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⑤ | 石牌楼

在听俞彭年介绍以上这些爱心人士的同时,我们来到了古道入口不远处的石牌楼。石牌楼正对着入口的一面上书“灵山秀水”,对联为“灵秀横溪溪美山美人更美,鄞南福地地佳物佳景更佳”。背对着入口的另一面则上书“白云仙境”,对联为“重重叠叠山潺潺洌洌水,弯弯绕绕路熙熙攘攘人”。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⑥ | 古道

梅云古道因为是由公路所改建,因此道路比其他古道宽了一倍有余。一路上,道路较为平缓,迎面还能遇上来此健身锻炼的游客。

一路上欣赏着落叶和云雾缭绕的山间,慢悠悠地走着,就走到了思齐亭。在亭内小憩片刻,还能遇上几位志同道合的古道爱好者,聊上几句,再各自分道而行,或相伴前行,都会有一种遇知音、交好友的愉悦感。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⑦ | 思齐亭

出了思齐亭,继续往上,可看到两条道,一条在左,路较小,却都是由卵石铺就。据说,这条道长约400米,是古道的捷径。往前的另外一条较为宽阔的道,则是梅云古道的主路。

我们沿着小路走捷径,却不想这条捷径竟不如主路好走,颇为陡峭。“捷径是当时给行人走的,而主路则是给拖拉机、大卡车通行的。”俞彭年说。

走到捷径的尽头又出现岔口,一经介绍方恍然大悟。岔口的右边就是从主路上来的道,左手边则是我们继续走古道的路线。于是,我们沿着左手边的路,继续往前。这时走上200余米,就到了一个观景台,因为雨雾天气,我们并没有眺望到美景,颇为遗憾。俞彭年介绍,若是晴好天气,可从观景台望见若隐若现的金鹅湖,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头。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⑧ | 美景

最后一站,就是梅云亭。梅云亭是三开间石质凉亭,豪放气派。梅云亭一侧有两根亭柱,始于横溪后溪坑凉亭,三移其位。据考证,这两个亭柱至少有百余年历史。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⑨ | 梅云亭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图⑩ | 古亭柱

行至此处,小雨逐渐密集,早已在梅云亭等候的古道协会副会长将我们接返,于是梅云亭古道的最后一小段,让我们留有遗憾,且等下次天晴再来一游。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一路风景 且停且行且听

在梅云古道附近,可观的风景并不少。游客可以导航驱车至松石岭古道,将车停在边上的空地,就可开始攀登。

最先遇见的碧水亭,旧名为暗水坑,背对着松石岭,面朝金鹅湖。碧水亭悬立溪谷,听后背青山耸翠,涧泉飞瀑;亭前登山汲水,车人不绝。有诗赞云:两屏青山拥翠色,一流飞瀑声远闻。亭幽偏多健身客,泉清不绝汲水人。据介绍,碧水亭于1999年由民众集资兴建。

之后一路沿着梅云古道往上,可见石牌楼、思齐亭、梅云亭等景点。思齐亭是由善人李先生出资10万元,以父女之名建造。亭名出自《论语》中“见贤思齐”,饱含了向贤者学习看齐之意。思齐亭立在梅云古道半道,即半山腰处,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思齐亭里还有一供游人供奉的石碑像,是梅福。梅福,字子真,西汉名儒,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少年求学长安,善读书。天凤年间,为避王莽之乱,弃官抛妻随处高隐。梅岭民间有梅福教民学染衣和丹药治瘟疫等传说,后人为纪念他,在吴徐、俞山两村皆建庙祭祀梅福,名为“梅岭庙”。

梅云亭始建于清末民初,原址在白云岗横路旁。每逢横溪集市,亭中便有人提供茶水。上世纪70年代初,梅岭人民一锄一镐,不畏艰险,经此开道公路,之后因松石岭古道往来人稀,便将亭子迁至如今所在地。梅云亭的后方有一口泉井,终年不会干涸。

后来,又因为梅岭公路改道新修,于是原来的梅岭公路就荒废了,亭子也因年久失修而倾倒。直到梅云古道重修,梅云亭在诸多爱心人士的捐助中由古道协会操作再次重建。

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外,若有闲,还可到松石岭古道走一走,或是沿着梅云古道,沿途询问一下游人,再往塘溪方向一探古道魅力。

风物|“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起走一遍这条最受欢迎的古道

网友@山水之间

梅云古道原为一条废弃的简易公路,后经整修后,成为不少古道爱好者的必游之地。这里风景优美,草木清新,若清晨踏访,水汽朦胧,恍如人间仙境。

网友@古色古香

梅云古道离横溪镇镇中心不远,天气好的时候经常来走一走,呼吸新鲜的空气,活络筋骨,亲近亲近大自然,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疲惫和不愉快。古道有点长,但总体坡度较缓,大约要走上一个半小时。

网友@一一

或许是因为古道坡度较缓,对膝关节影响较小的原因,这条古道人气很旺。这天虽然下着小雨,但是来走古道的人很多,不得不赞扬横溪古道的魅力和吸引力。

来源 | 鄞州日报

编辑 | 阿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最热文章
标签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