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荀彧帮曹操后又反对曹操当魏王_三国曹操的谋士荀彧

荀彧帮曹操后又反对曹操当魏王_三国曹操的谋士荀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2 12:13:33
阅读: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在曹操创业的时代,荀彧在曹营的地位就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重要性甚至还要更进一步。当初,荀彧是在曹操最低落的时候来投奔的,他之所以选择了曹操,也有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

一:低谷中的曹操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黄河下游北岸有一座小城,叫东武阳。

曹操率领手下人马已来此多日,一年前袁绍联络十几位刺史、太守讨伐逆贼董卓,曹操闻知后立即在陈留郡已吾起兵,参加到关东联军。

在这十几路讨董大军中,曹操的实力最弱的,但他却是最积极的一个,结果兵败汴水,几乎打光了老本,后来南下丹阳募兵,又遭遇了龙亢兵变,身边只剩下了几百人。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此时,黄河岸边的东武阳城外,已经下起了雪,曹操的心境比这个冬天还寒冷。对下一步的打算,曹操心乱如麻,曹操急需要胜利,也急需要能为他指点迷津的人。

这天曹操还在黄河滩上散步,突然亲随报告说,有一个外地来的客人,在营中说有事要见他。客人特意报上自己的名号,说他叫荀彧。一听到这个名字,曹操心里瞬时闪出亮光。他速回到军营。

见到荀彧,曹操不住地打量着,见他中等偏上的身高,很文气,穿着简朴但气宇不俗,约摸30岁左右。

还没等客人开口,曹操首先发问道:“敢问足下可是荀文若先生?”客人稍稍一愣,随即答道:“在下正是荀彧荀文若。”曹操又追问一句:“可是颖川荀文若吗?”客人道:“在下祖籍颖川郡之颖阴。”

曹操上去一把拉住他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随后,曹操与此人进行了长谈。据《三国志》记载,长谈后,曹操只说了5个字:“吾之子房也!”

你呀,就是我的张良啊!

二:荀彧是何人?

荀彧究意何人?曹操为何如此激动?

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出生于汉灵帝延熹六年(163),此时29岁,比曹操小8岁。

说起颖川郡荀氏,那是天下知名的世家大族。汉魏门阀渐起,一些世家大族涌现,在当朝,最知名的莫过于汝南郡的袁氏,号称“四世三公”,也就是连续四代人里都有人当上三公。

荀彧年轻时便才能突出,被郡里举为孝廉,进入朝廷后担任了守宫令一职,这个职务级别不高,归九卿之一的少府卿管,掌管皇宫所用纸笔、墨、封泥等办公用具。

后来董卓把控朝廷,荀彧深感不妙,在叔父荀爽的帮助下,他谋得一个亢父县令的职务。这个地方在哪里荀彧并不关心,因为他的目的只是逃离洛阳。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荀彧先回到了颖阴县老家,一看那里的局势就感到不能再呆,他告诉父老乡亲:“颍川是四战之地,现在天下有变,这里必遭劫难,应该尽快离开,不要久留。”然而故土难离,大家心里都很犹豫,不愿走。

恰在这时,冀州刺史、颖川人韩馥派人来家乡召募人才,荀彧便带着家人到了冀州。他刚走,董卓的军队果然侵犯到颖川郡、陈留郡等地,留在家乡没有走的人很多都被杀了。

曹操早就听一个人说过荀彧的名字,这个人是他的朋友何颙。在何颙的眼里,除曹操外,荀彧也是一个大才,据《三国志》记载,他对荀彧的评价是:“此王佐才也。”

小时候听岳飞传,知道里面有一个“王佐断臂”的故事,那个王佐是岳飞的部将。而何颙所说“王佐”并非人名,而是“佐王”,意指辅佐君王。在何颙眼里,荀彧自己成不了君王,但他的才能足以辅佐君王,是君王的左右手和高参智囊。

曹操记住了何颙对荀彧的评价,他现在正需要荀彧这样的人来辅佐,而荀彧竟然这样传奇般地来了。

三:为何“弃袁投曹”

曹操开始有点纳闷,荀彧应该在邺县的袁绍那里,怎么会跑到东武阳来呢?听完荀彧的介绍,曹操知道了原委。

荀彧到冀州是韩馥召募过去的,此前,他的哥哥荀谌已经到了这里,和同是颖川人的辛评、郭图等人受到韩馥的重用。

荀彧来到冀州后,还没等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还没等到韩馥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冀州就出了大事,韩馥的位子被袁绍抢了。

袁绍名气大,手下人才鼎盛,仅智囊就有逢纪、许攸、郭图、审配、荀谌、辛评、辛毗、田丰、沮授、陈琳一大堆,与他们相比,荀彧不仅是新手,而且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自然也引不起袁绍的关注。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荀彧对自己在这里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来袁绍此时帐下已精英荟集,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限。荀彧的想法颇类似于后来的诸葛亮,同样的人才在不同组织里获取的发展空间不一样,一个组织在创业阶段虽然知名度有限,未来发展不确定,投身其中有风险,但是因为它的发展空间大,给人才预留的发展资源也多,在这样的组织里进步快。等到这个组织发展壮大起来,知名度、美誉度都达到一定水平,人才发展的空间也不大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活力反而降低。

二来袁绍一反韩馥用人之道对颖川郡人予以压制。袁绍掌管冀州后更喜欢用汝南人和早年一直跟随自己的那几个人,开始他还对荀谌、辛评、郭图等人不错,但渐渐地更加重用许攸、逢纪这些人,对沮授、田丰等人袁绍本不喜欢,但他们是冀州本地人,影响很大,袁绍不得不给他们面子,如上以来,颖川人受到了全面冷落,荀彧的哥哥荀谌也有很才干,在袁绍夺取冀州过程中也出过大力,袁绍开始很欣赏荀谌,但后来也慢慢被边缘化了。

三来袁绍明里暗里纵容文臣武将争斗,弄得文武失合,荀爽觉得袁绍空有盛名。对一个智慧的领导来说,手下人适度的派系斗争不是什么大问题,反而是领导平衡权力的契机,但是这必须保持一定的度,不能太过,太过就成了双刃剑,就会导致组织内部不定定,整天陷于你争我斗,严重内耗。袁绍手下能人不少,但据荀彧观察,他其实是在纵容大家搞内斗,目的是把自己的位子坐得更稳,但关键时刻正确的主张往往得不到支持,错误的战略却屡屡被通过,这就是有小智谋却没有大智慧。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四:还有一个“难言之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对荀彧来说挺重要,但却无法说出口,这与荀彧的家事有关。

荀彧的妻子是大宦官、灵帝时“五侯”之一的中常侍唐衡的女儿。那时权势如日中天的唐衡一心结交士林,想把女儿嫁给汝南人傅公明,但为傅公明所拒绝,在唐衡极度难堪之时,荀彧的父亲荀绲主动请求,把唐小姐娶过来与儿子荀彧成亲,此事影响很不好,《典略》称“或为论者所讥”。

世家大族在政治和道德上一向有洁癖,习惯以自己的清白来打击别人的弱点,荀彧认为在袁绍集团做事,自己身上的这个“污点”,说不定什么时候被会突然放大,成为压在他内心的一块巨石。

在这个时候荀彧想到了曹操,除了他早就听说曹操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以外,他们之间共同的出身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在曹操那里至少没人敢拿这来说事。

荀彧也知道,近一段时间来曹操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但以曹操的志气和能力,只要战略运用得当,很快便能重新崛起。而曹操身边没有什么有名气的智囊,也正是吸引荀彧的最重要因素。

与诸葛亮一样,荀彧投奔曹操也有着英雄所见略同的考虑,但与诸葛亮不同的是,荀彧做出这种选择必须有更大的勇气,毕竟舍弃势头正如日中天的袁绍不仅有后悔的可能,而且会遭到袁绍的报复。

经过一番思考,荀彧还是下了决心,他知道曹操到了东武阳,于是带着家人离开了邺县,来到了这里。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五:英雄相聚,共创大业

结果让荀彧感到欣慰,曹操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自己,通过一番交谈,荀彧进一步了解到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己没有看错,曹操确实不是一个能久居人下之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明确的目标,这正好给了自己以施展才华的舞台。

交谈之后,曹操兴奋之下说的那句“吾之子房也”,不也正好说明了问题。你是张子房,那我就是刘邦。天下太平时节说这句话就得夷三族,但现在世道不同了,天下需要英雄。

如果从单从字面上理解,所谓“英”,就是聪明;所谓“雄”,就是胆子大。英雄就是既聪明又胆子大。只一番当面交谈,荀彧就觉得曹操是个英雄。

同时,自己离开袁绍后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袁绍不仅没有追到这里要人,也没有为难还留在冀州的哥哥荀谌,想必袁绍手下人才实在太多,多一个少一个自己这样的人本来就不会引起关注。或者,在袁绍看来曹操也是他的人,在曹操这里干事也是为他效力吧。

就这样,荀彧正式成为曹操的“第一智囊”,这个“第一”有两个含义:一是在曹操的智囊班子里,荀彧来得最早,是第一个;二是在曹操的智囊班子里荀彧的地位最高,至少在大家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始终无人可比,在很长时间里荀彧都是曹操智囊团队的核心。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弃袁投曹”的四大原因,其中一个意想不到

有荀彧在身边筹划,曹操一改败运,连打胜仗,很快在兖州站住了脚,逐步有了参与群雄争霸的资格,简直奇了。

唯一后悔的人应该是袁绍,若干年后袁绍如果再回忆起这一段,肯定会对当初不经意间放走这个年轻人后悔不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