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杜牧与谁号称晚唐时期的小李杜_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杜牧与谁号称晚唐时期的小李杜_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25 18:58:34
阅读: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杜牧是晚唐时期诗人的杰出代表,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而我们大诗人白居易呢,与他们都有点渊源,其中有点蹊跷的是,白居易很欣赏后生李商隐,甚至有来生给李商隐做“儿子”的荒唐之念。

而作为晚辈的杜牧一直对白居易耿耿于怀,难道是为了白居易在自己和李商隐之间厚此薄彼吗?

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01 白居易曾作诗讽刺杜牧的爷爷杜佑

说起杜佑,那可是中唐时期朝廷的大腕级人物,为大唐帝国的延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一部《通典》给我国历史留下了国宝式经典文献。

说也奇怪,杜佑这老头也有点“居功自傲”的架势,公元806年,71岁身居宰相的杜佑又被新皇帝唐宪宗进封司徒,没有退休之意,仍然照常上下班。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七十多岁这在古代可算是高寿,并且在朝堂中也是一“景”,不免引起年轻后生的怨言,光占据高位不让路,年轻人急呀。

公元810年,白居易已经从基层周至县尉返回京城任职左拾遗,又迁翰林学士。这期间,他的政治讽喻诗是主打名片,针对“七十当官不退休”现象,写了一首诗,名曰《不致仕》。

致仕的意思呢,就是辞官退休,不致仕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诗歌是这样写的: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其中“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两句诗写的多么直白,也是白居易诗歌平实如话的体现,七十岁退休,朝廷有规定,年纪大了仍然贪恋官位,势必会影响年轻人的生长进步。

其中"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还成为传诵一时的治家伦理名句。

白居易在诗中能勇敢提出当时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实属不易。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一句呢,白居易还列举了西汉时期疏广、疏受两位贤者高官主动告老还乡的典故,劝说当时年老不休的官员。

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在诗中没有点名讽刺谁,只是对这种现象表示不满。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第五章新乐府诗《司天台》解说中,提出了白居易借此诗批评杜佑之论。原文是这样说的:

当日杜歧公(杜佑)年过七十尚不致仕,深为时论所非,乐天秦中吟《不致仕》一首,显为其事而发,宜新乐府中有此一篇也。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唐朝文学家李肇《唐国史补》中的记载:

高贞公致仕,制云:“以年致政,抑有前闻。近代寡廉,罕由斯道。”是时杜司徒年七十,无意请老。裴晋公为舍人,以此讥之。

当时,李肇也与白居易同朝为官,唐宪宗元和时期任左司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

李肇作为局内人,他的证词还是相当有份量的。

杜牧在当时属于贵族子弟,当宰相的爷爷受到外人的讽刺,这是不容沉默的,也在心里扎下了对白居易仇恨的根。

这如同和人交往的第一印象,往往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觉。

比白居易小30岁的杜牧,就因为一首诗《不致仕》,把白居易打进了自己人生旅途的“文字狱”。

02 白居易的诗作风格,在杜牧看来是“另类”

白居易的诗歌觉大多数是通俗易懂的,老人小孩都能听懂、并且喜欢他的诗歌,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白居易诗歌的传播力、影响力可以说是空前的。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早期也有“元浅白俗”的说法。

这是与白居易早年生活的颠沛流离有密切关系的,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吃透了民间的疾苦,敢于以群众语言畅诉民生民计,希望上达视听,引起皇帝的注意,也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是有进步意义的。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而杜牧呢,从小无忧无虑,受到的是传统的贵族家庭教育,是没有基层生活锻炼的。写诗作文,都要在“雅”字上有所追求,对“俗”呢,更是嗤之以鼻。

杜牧在《献诗启》一文中,表明自己创作诗歌的态度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绮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其中“习俗”呢,就是指的白居易。从内心里,他是排斥的。

清代学者宋育仁《三唐诗品》中这样说到:

其出与元、白同源,古风愈况,时伤浮露,无复春容。律诗、绝句情韵覃渊,足以方驾龙标,囊括温、李。

白居易与杜牧都是尊崇杜甫诗歌的,白居易更是引领了新乐府运动,改革了中唐时期的诗歌文风。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杜牧号称“小杜甫”,也不是简单一说,他也是中规中矩的杜甫诗歌传承人。

也可能是“文人相轻”的缘故,杜牧对白居易这位同宗的老前辈就是不感冒。

以至于杜牧的好友李戡病死之后,杜牧为其撰写墓志铭,其中转述了李戡的观点:

痛自元和已来,有元、白诗者,鲜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对于白居易诗歌的评判,杜牧竟然郑重其事将它写进了墓志铭,显然这不仅是亡友李戡的观点,也是杜牧他自己的观点。

正因为如此,在心底早就有怨恨之心的杜牧,看待白居易为“另类”,也属于杜牧自己的理所当然了。

03 好友张祜的怀才不遇,增加了杜牧仇白的“砝码”

张祜在唐朝诗人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首《何满子》诗名冠宫词之首。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同时,这也说明了张祜的诗歌才华是不容质疑的。

公元844年,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才跟张祜有了第一次接触,可是他们犹如一见如故,又在诗歌写作上意气相投,很快就成为私交密友。

而此时呢,白居易已经72岁了,杜牧也42岁了。就在这时张祜向杜牧诉说了怀才不遇的“冤屈”。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822年,白居易主动请求离京外放,做了杭州刺史。这在当时也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因为在州县累积做到刺史,这属于升迁;而外放呢,就是降职调配了。

再说也巧,此时张祜到了杭州,想通过贡举考试后,再参加进士考试。进士功名这可是古代当官的“敲门砖”。

不料,白居易在经过一番考试之后,却选取另一个举子徐凝为解元,张祜名落孙山。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而徐凝也是一代名才,他的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使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了绝妙的注解。

可惜的是,张祜的仕途之路,从此遥遥无期。

当时,朝廷的高官令狐楚也十分欣赏张祜的文才,曾经亲自上书皇帝,竭力举荐张祜,称赞其诗歌为“辈流所推,风格罕及”。

但是,当皇帝想要启用张祜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却又落井下石,对皇帝说“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并以录用张祜可能导致天下“风教”沦丧,加以阻挠。

其实,这还是朝中官斗,当时元稹已经是宰相了,张祜也成了“牺牲品”。

杜牧呢,又把账算在了白居易头上。

实际上这与白居易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杜牧写了一首《登池州九峰寄张祜》诗,极力发泄对白居易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对好友张祜进行安慰: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结语

白居易与杜牧都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著名诗人,尤其是白居易更甚,他的诗论进一步开拓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视野,对我国近现代诗歌文学发展影响很大。

杜牧呢,从看待白居易的目光中,我们也发觉了错误的执着对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反面制约性有多么大。

究其一生,杜牧和他的好友张祜一样,郁郁终生,也应验了“富不过三代”这句古老俗语。

当然,历史总归过去,时间洗涤了一切所谓的误会,但是对于我们今人来说,反思也是一味促进剂,适当的理解和包容才是人生走下去的切实真谛。

文|鹤鸣甘棠

参考文献:360百科、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清代宋育仁《三唐诗品》、唐朝李肇《唐国史补》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杜牧与谁号称晚唐时期的小李杜_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杜牧是晚唐时期诗人的杰出代表,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而我们大诗人白居易呢,与他们都有点渊源,其中有点蹊跷的是,白居易很欣赏后生李商隐,甚至有来生给李商隐做“儿子”的荒

    经典语录
  • 写景的一句诗_写景的诗句古诗大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经典语录
  • 兰花草这首诗的作者_兰花无人欣赏也芬芳

    提起兰花,人们一定会想到幽静清香、兰心蕙质等词语。兰花,被称为“四君子”之一。所谓:芳杜湘君曲,幽兰楚客词。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多次提到兰花。其中《九歌》中写

    经典语录
  • 杜甫和谁是小李杜_晚唐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有

    一篇雄文,制造一个事件 一千一百多年前,大唐的东都洛阳发生了一场将要被载入史册的夜宴。 那天夜晚,大唐的人事部副部长崔郾奉命来到洛阳主持正在那里进行的进士考试。当地的教育官

    经典语录
  • 李杜著有什么诗_李杜诗比较

    李商隐和杜牧是唐诗晚期的两座巅峰,世称“小李杜”,与"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并肩合称。 其中,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

    经典语录
  • 小李杜著有什么诗_晚唐著名诗人小李杜

    “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如果说“大李杜”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几乎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给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杜牧,字牧之,

    经典语录
  • 唐诗 清明 杜牧全诗_胡令能最著名的诗

    文|丁十二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隐士,有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厌倦了官场,心归山野,陶渊明当属此类;另一类是被逼无奈,仕途走不通,只能寄情山

    经典语录
  • 杜牧的那首诗感叹人生_

    有一年,杜甫回到故乡洛阳,途径蒲州与少年故友卫八相逢。曾经的少年好友,二十年不曾相见,再见时,彼此已是白发鬓鬓的老叟。生逢乱世,人生若浮萍,漂泊无定,一夕相逢,喜悦中夹

    经典语录
  • 赠别唐杜牧_杜甫惜别君未婚

    作为唐代最知名的诗人之一,杜甫留下了太多经典的诗篇。这些诗篇大多是在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堪称第一手的史料,而这些作品,也被誉为“诗史”。 除此之外,杜甫还有不少诗作,是写自

    经典语录
  • 杜牧写的杏花村是在哪个地方_杜牧的杏花村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

    经典语录
  • 杏花村唐诗_杜牧的诗杏花村

    莲花白 翠云千叠漫瀛台,玉蚁浮波此中来 避瘴袪风南海梦,白莲万朵卧蓬莱 杏花村 南北朝时第一功,杏花春雨武陵风 清明纸蝶为谁舞,块垒千年释牧童

    经典语录
  • 杜牧说的杏花村_杜牧说的杏花村在哪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诗一出 杏花村酒家喻户晓 但“杏花村到底在哪”的争论 千年来一直未停...... 山西汾阳: 我们有开满杏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