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武侯祠牌匾写着什么_武侯祠堂里的对联

武侯祠牌匾写着什么_武侯祠堂里的对联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19 19:59:38
阅读:
 能攻心则反恻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代武侯祠诸葛亮殿所悬挂的一幅楹联,由清代著名学者赵藩题联。因为联中第一句用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马谡的“攻心论”,故又被后世称为攻心联。这副对联除了评价三国名相诸葛亮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以外,重点是借此联警示他的学生、时任四川巡抚的岑春煊,对他剿杀红灯教农民起义的行为进行劝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对后世政治家治国理政影响很大,也成就了一段师徒文化人的风流雅事。

这副百年文化名联在武侯祠挂了百年,对后世也有很强警示作用

武侯祠诸葛亮殿廊柱上挂的即是攻心联

(一)赵藩同岑春煊的的师生之谊及这副对联产生的背景

赵藩,字界庵,晚年自号“石禅老人”,1851年出生,1927年去世,享年76岁。出生于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一户白族人家。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成都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即为其所撰。现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为其手书。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赵藩主攻诗词、书法,诗词颇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书法专习颜、柳,兼习何、翁行楷,可谓具颜骨柳意,何风翁神之妙。

岑春煊,比赵藩小十岁,出生于1861年,卒于1933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人物。字云阶,号炯堂老人,曾用名云霭、春泽,广西西林人。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1885年考取举人,以恩荫入仕。甲午中日战争时前赴战场,1898年因力主变法维新而得光绪帝青睐,提拔为广东布政使,1899年调甘肃布政使。

这副百年文化名联在武侯祠挂了百年,对后世也有很强警示作用

赵藩、岑春煊

19世纪60年代以来,帝国主义逐渐把魔爪伸进了四川,随着后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各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更加猖獗,纷纷在四川办企业、开商埠、设领事馆、强划租界,侵占川江航权和亟图攘夺川汉铁路修筑权。1895年后,四川各地连年水旱成灾,而清政府把战争赔款转移到人民头上,另外还滥增税收,压榨人民。1901年全省义和团四起,举起了“灭清、剿洋、兴汉”的大旗。1902年,川西数县义和团聚众数千,与清军激战于成都近郊,击毙清军副将,并一度攻进城内。于是清王朝撤换了四川总督,另派岑春煊担任。

岑春煊入川后,采用高压手段,拼命屠杀义和团。当年8月,川西义和团首领廖观音、曾阿义遇害,余部转入分散、长期的斗争。此后,小规模的起义此伏彼起,岑春煊则一律镇压。

当时代理四川盐茶道官职的赵藩,一直对岑春煊的作法有不同见解。赵藩做过岑春煊之父岑毓英的幕僚,据说还做过岑春煊的塾师,私交甚深。早在岑春煊入川时,赵就劝他谨慎从事,后来他又在公私场合多次劝谏,但岑春煊都置若罔闻。赵藩看到民心思变,势不可挡,清王朝已岌岌可危,但他既不能把这种看法对岑春煊和盘托出,又不愿坐视岑一味蛮干,因此心中郁郁不快。

这副百年文化名联在武侯祠挂了百年,对后世也有很强警示作用

阴历冬月初,赵藩信步出南门至武侯祠遣闷,被当家道士出纸索字,赵藩略微思索后即撰书了“能攻心”联,借颂扬诸葛亮,隐喻“后来治蜀”者——岑春煊要认真揣度时势,不可执意蛮干,否则将铸成大错。临走时,赵藩还一再叮嘱道士尽快刻好悬出。

过了不久岑春煊也到武侯祠游玩,看到这副新刻的对联后反复思忖,有所感触,以后在镇压问题上有所收敛。但是,岑春煊受到老师的教训,内心感觉不愉快,便借故将赵藩降调外任。不久,梁启超案发,岑因为与有之有牵连而被撤职,这时他又回想起都是的教导,更加有所醒悟。十年后,岑再次被起用,他注意“审势”,不敢妄杀,辛亥革命后,他较早从清廷营垒中分化出来,拥护共和,兴办实业,这应该或多或少与赵藩的攻心联有关。

(二)攻心联用典出处

赵藩的这副对联,是一副很具文化修养的对联,对仗工整、用典讲究,意韵高远。

1、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

一是“攻心”。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下政攻城”相近。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二是“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

这副百年文化名联在武侯祠挂了百年,对后世也有很强警示作用

诸葛亮

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如诸葛亮抓了孟获不杀,而七擒七纵之,使孟获知道自己远非诸葛亮对手,而感谢其不杀之恩,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消除了他的反侧谋叛之心。以后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又施行了一系列宽大扶助政策,得到他们爱戴,不但不反,反而协助诸葛亮北伐。这个策略高出前人许多。反观曹操对地方少数民族惟事武力镇压,屡服屡叛,始终不得安宁,相去很远。由此可见诸葛亮及后来一些采取攻心战略的人,并不是一些喜欢打仗的人,而是想以战止战,止戈为武,思想高尚的人。

2、至于下联,实际是驳斥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片面说法

法家主张以严治国,认为“铬金百镒,盗跖不掇”,和儒家不同。儒家治国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刑罚宽严,要根据时代和国情作辩证调节。诸葛亮所以以严治蜀,正如他回答李严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

这副百年文化名联在武侯祠挂了百年,对后世也有很强警示作用

所以赵藩警告后人,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严,也不能盲目反对诸葛亮一味用宽,而应当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 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这是非常正确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武侯祠牌匾写着什么_武侯祠堂里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恻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清代武侯祠诸葛亮殿所悬挂的一幅楹联,由清代著名学者赵藩题联。因为联中第一句用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