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千里江山图的江山_万里江山图赏析

千里江山图的江山_万里江山图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01 04:29:22
阅读:

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四十

江山是皇权的基石,逐鹿中原、定鼎天下乃是历史上每一个文韬武略的帝王的终极梦想。在这种割舍不断的梦想支撑下的天下情结里,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勾勒出一幅定乾坤安社稷的金瓯永固的远大前程,此乃江山图这一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这种原图旨主义的中心思想使得这一图式成为一种历代帝王的心中之好。

追溯这一图式的来龙去脉,宫廷画院是这一题材最好的孵化器,由是这种题材诞生于宋代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在此后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经典的构图模式,于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呈现出历久弥新的面貌但却始终恪守着亘古不易的永恒价值。在此之前,画史上以江山为主要画面构成元素的如唐代李思训的《江山渔乐图》,五代时候李成和《江山渔父图》、关仝的《江山渔艇图》《江山行船图》、董元的《江山高隐图》等作品中,江山这一词语更多的只是对自然界中具象山水的表述,尚未上升到帝国天下这样一种意象的代指,这类作品只是一种小我意义上的情感抒发,而直至宋代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一鸿篇巨制为代表的江山图的横空出世,才真正确立了这一图式的大我情怀。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为画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大杰作,十八岁的少年天才,在丹青天子宋徽宗的亲自指导下,用了半年时间画成了中国青绿山水绘画中的巅峰造极之作。这幅长达1191.5厘米的巨幅作品,以千里锦绣江山中的名山大川为主轴,全面展现了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宏大布局,穿插其间的村舍集市、水榭长桥、渔村野渡等各类生活场景,在辽阔的气势中又蕴含着生动的气韵,而平远、高远、深远的构图法则的集成运用,加上鲜艳灿烂的着色,描绘出一幅富丽堂皇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在这幅作品中,宋徽宗意在以此构建出一种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意即展现出江山兴盛、天下富足、百姓安乐的这种至高的皇权审美观,并就此展示出帝王的君临天下的胸怀。讽刺的是,宋徽宗治下的北宋远不像纸上江山那样繁华一片,据说王希孟不久之后因为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而被宋徽宗赐死,在历史上就此杳无踪迹下落不明,而宋徽宗最后也落下了一个靖康耻的悲惨下场,屈辱地死在了异域。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而王希孟开创了这样的江山图的图式却成了一个经典的题材。在有宋一代,承接这样的构图模式的鸿篇巨制佳作迭出,最著名的有南宋时期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作为南宋画院中的翘楚人物,其宋朝宗室的身份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枷锁,他所创作的这幅《江山秋色图》描绘了群峰绵密、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画面充满了律动感,显示出一派气势恢宏的深秋景象。但这幅作品在太平安详的画面之中,逶迤蜿蜒的山水之间,似乎隐隐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惆怅感挥之不去遍布其中,此时偏安一隅的南宋已是山河破碎,一统天下的大好河山早就支离破碎,画中的山川胜境似乎恍如梦中,使这幅作品更像是对故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回望和眷念,这种极大的反差衬托出一种“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难以言说的痛楚。而南宋一朝,也许是江山日蹙的窘迫现实,却使这样的一种江山图以回光返照的姿态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风采和滋味,除了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青绿山水巨作之外,还有佚名画家的《江山秋色图》、赵黻的《江山万里图》等这样的主题画作,这些画面中的大好河山在虚实真假之间,似乎总是给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南宋 佚名 《江山秋色图》(局部)

延续着宋代江山图这一图式的精神内核,此后历代这样的题材画作基本上均综合采用三远法来构图,借此来展现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壮美画卷,但不同画家的个人创作风格和审美观念也渐渐对这样的图式产生了更主动更积极的影响。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的元代画家王振鹏创作的《江山胜览图》也是这一题材的又一经典,这幅作品继承了宋代全景山水的构图法则,画面中融合了《千里江山图》的帝王胸怀和《清明上河图》的市民情怀,由此而呈现出更具有人间烟火味的江山图卷,细节处既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同时整体上又呈现出一派天下承平、江山永固的皇权审美观的美学逻辑。而其实从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开始,江山图这样的题材作品中,由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意识的影响,这一题材的作品中往往闪烁着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山水观念,从而在美学表达上更具有一种人文精神,也使得这一图式渐渐地走出了宫廷画院,一定程度上从帝王的家天下的审美观念中解放出来,越发具有一种更深邃而又厚重的美学特质。于是在明清时代这类江山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图式的发展脉络,比如明代郑重的《江山胜览图》,清代石涛、祝昌的《江山胜览图》和弘仁、王原祁的《江山无尽图》等,在这些作品中,那种霸气固执的大一统的帝王审美观念已经渐渐隐退,代之而起的是画家个人的审美取向占据主导地位,并由此使这一题材的作品更具有一种更生动而多姿的特质。及至近代,诸多大家如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等冠之以江山之名的画卷中,更多的是表达着画家个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一种挚爱之情,赋予了江山图的原初内涵一种更与时俱进的深度表达,已然摆脱了这一图式最初的狭隘主题限制。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元 王振鹏 《江山胜览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明 郑重 《江山胜览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清 弘仁 《江山无尽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张大千 《江山无尽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李可染 《无尽江山入画图》

江山图|无限江山,咫尺之间的永恒,凝聚着亘古不易的天下情怀

傅抱石 《江山多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江山图的内在精神支点的沿革,由帝王而递进至文人士大夫,直至如今的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国民,昭示着一种时代的进步,但这一题材所寓含的天下情怀,却依然是其不变的画面主旨,在若隐若现中从未更改、历久弥新,那种热爱深爱挚爱之情,在天下为公的意识中,化作一种最深情的美好祝愿:锦绣江山万古长青、黎民百姓幸福安康。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千里江山图的江山_万里江山图赏析

    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四十 江山是皇权的基石,逐鹿中原、定鼎天下乃是历史上每一个文韬武略的帝王的终极梦想。在这种割舍不断的梦想支撑下的天下情结里,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