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李商隐 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目的诗,有十五首。虽然诗是无题,却深深植于读诗人的心中,李商隐,晚唐一只多情的蝴蝶,至今翩翩起舞了一千多年。他的诗,使他的精神生命恒久。就像我们聊着天,聊到唐诗,会讲讲李商隐,还会几次提到他的名字,那口气,就像在说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老朋友。确实,你若努力的去理解他的诗,他便是你真诚亲切生动的朋友,哪里有时空的阻隔呢?
不必说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必说他“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也不必说他“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这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几乎所有人都在惊叹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绝妙体验,然而,我更喜欢的是“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看起来这两句话描述的是游戏,并不重要,然而,没有时光快乐的消磨,人与人之间有情谊吗?难道是正襟危坐,认真严肃地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可以产生情谊?我想不是。友谊是一起爬过的树,一起捉过的鸟,一起趟过的溪流,一起翻越的山峰。
我们经常辛辛苦苦,试图更多地创造价值,体现价值。最终不还是用在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消磨上?消磨春花秋月,虫鸣鸟唱,晨风中朝阳下奔跑,而心爱的人就在身旁。
如果可以在月光下坐上几个小时,甚至什么话都不用说,这种消磨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非常奢侈,也许有人可以轻易抵达。
李商隐的消磨何其快乐!“昨夜星辰昨夜风”,不确定是某一天的昨夜吧,那是曾经的夜晚。“画楼西畔桂堂东”,精美画楼,桂木厅堂,这就是美好宴会的背景。在背景之下可以想像,宴会的人大概都不是很贫穷,也都受到较好的教育,都具有几分才情,从尾联也可以看到他们欢聚了一个通宵。可我总觉得颔联太突然了。刚刚交代了时间地点,即刻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诗来看,转折很陡峭,但是这句话也许在诗人心中埋藏太久了,也许他和她一瞬间意会到宴席的意义――虽然很多人团坐,大家都快乐的饮酒畅谈,但他和她的快乐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两个人的小快乐不动声色地融合在众人的大快乐里面,只有两颗心知道,这就是“灵犀”吧。
游戏的兴致很高!“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手中藏钩让别人猜,覆器下也放上东西让人猜!游戏太热烈了,要分组进行!也许游戏不仅仅是这些,春酒暖,蜡灯红,描述的是游戏的尽兴!
此时此景,但愿长醉不复醒!
可是,五更鼓响起,要去工作了。催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遗憾和伤感,不可自抑的涌上胸口。暖酒红灯,转身变成风中的蓬蒿。李商隐的这首诗,哪里写的是一夜?一夜欢宴之前,他心中就装满了思念。不见时恨身无彩凤双飞翼,相聚时恣意欢笑,其乐融融,离开时怨走马兰台类转蓬,一首诗三种情绪,可以想见他的感情在心中经过了多少次激流回旋?
李商隐多情又多才,“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为什么他的这些诗都叫做《无题》呢?还有一些诗,以每首开头的词为题目,如《锦瑟》。李商隐为何不给诗写正式的题目呢?还是要从他的感情出发吧!
李商隐一生至少拥有三段爱情。跟随公主修道的宫女华阳,为此写了《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但他写给柳枝姑娘的诗,名字清清楚楚《柳枝五首》,还有序文。
他写给妻子的《夜雨寄北》标题也都清楚。可想,他的“无题”,实在是一种无奈。唐诗很多题目就交代了事情,比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把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李商隐只想表达情感,所以很多就无题和准无题了。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消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在辋川别墅消磨,“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李商隐在缠绵悱恻里消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消磨,让我们的后半生快乐且有意义?但愿我们一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健康和快乐是人生的两大主题,珍惜,把握,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