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清新入奉川。
奉化历史发轫于新石器时代,茗山后与河姆渡同宗同脉,灿若星河。
弥勒渊源,名人辈出;文人墨客,诗词酬唱;人文荟萃,山海锦绣;古村古道,美食美景。
流淌成一曲宛转长歌,传唱不辍。
------《品奉化》
奉化地处浙江省东部,濒临象山港,南连天台山,北依四明山,为亚热带季风区。境内低山丘陵连绵,竹木葱茏,四季常绿。丰富的竹资源为奉化竹纸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便利条件。
《宁波市志》里记载:“至1931年,槽户182户,纸槽269只,资本23727元,从业人员1418人。产鹿鸣、溪屏纸、爱国皮纸……产值17.38万元。”而据1994年版《奉化市志》记载, 1418名造纸业者,有1046名是奉化人。且《宁波市志》也说:“(宁波纸品)十之八九产于奉化”,足见奉化造纸业的兴旺发达。
奉化造纸作坊大多集中在山区,如大堰、董李、岩头、棠岙等。其中棠岙造纸业源远流长,声名远播,已入选奉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竹纸生产地。
古法造纸第二代传承人 袁建增 :
棠云纸最早是从江西引进,后来从福建,经过本地进化才生产出棠岙纸。棠岙纸全部在山区,竹资源很丰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棠岙四周山岚环围,翠竹满坡,溪谷狭长,清溪长流。绵绵不尽的竹山和流经村庄的溪水,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棠岙村民很早就靠山吃山,利用竹箬、嫩竹等生产纸张。据明嘉靖《奉化县图志·土产》记载,棠岙在明正德九年(1514年),有人从江西引进竹纸生产技术,开始生产竹纸。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造纸业成为棠岙人维系种族延续、村民生计的一项主业。
古法造纸第二代传承人 袁建增:
一张纸首先是从砍伐,我们要把它切断、晒干,然后再浸泡、腌制,然后要经过自然发酵、蒸煮,然后再捣料、打浆,总共我们一张纸出来要经过70多道工序,72道工序。我们一张纸的周期是一年,等于说从一根竹子砍下来到一张纸的成品出来,需要一年的周期。
棠岙纸以嫩竹为主料,一般在小满到芒种之间砍伐,经砍伐、剖料、腌料、洗料、烧煮、自然发酵、捣料、打浆、抄纸、晒纸等7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原料砍伐
剖料
自然发酵
捣料
捣出成品
洗料
二次调浆
抄纸
晒纸
成品
主要产品有防风纸、鹿鸣纸、乌金纸、新闻纸、宣纸、古籍修复专用纸等。
古法造纸第二代传承人 袁建增:
经过长期纸的不断改进、进化、传承,我们生产纸的品种也很多,有生产防风纸、鹿鸣纸、锡箔纸、银箔纸、金箔纸、最高端的我们生产乌金纸,就是打金箔的。在当时做的都是防风纸,防风纸都是销往东北的,东北以前都没有玻璃窗,都是糊纸窗。我们电视里看到的,用水一点就可以点开的。
棠岙纸制作历史悠久,明清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棠岙是浙东乃至全国著名的竹纸生产基地。其时,从业人员不计其数,制纸名家层出不穷。历经五百多年的长期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科学配方、完善了系统的操作技艺、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于研究浙东地区民间造纸业的形成、发展、现状以及工艺流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
古法造纸第一代传承人 袁恒通
来源:FM994奉化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