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与荀攸叔侄都是曹操的重要谋臣,且都官至尚书令,那么,荀彧与荀攸,到底谁更厉害呢?
一、明哲保身的荀彧和迎难而上的荀攸
荀彧年少时,南阳名士何颙称赞其有“王佐之才”。董卓进入洛阳,荀彧知道京都必乱,便假意请求外放,趁机逃回家乡颍川,并对乡里人说,颍川地处四战之地,必将受到战乱影响,建议乡里人离开颍川避难。乡里人留恋故土,不愿离开,荀彧于是带着自己的族人离开。后来,颍川果然受到劫掠,那些未听取荀彧建议的乡里人几乎死绝。
同样是面对董卓之乱,荀攸不像荀彧那样明哲保身,选择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他联合郑泰、何颙等人,图谋刺杀董卓,但遗憾的是,图谋暴露,荀攸与何顒等被董卓打入监牢。在牢中,何顒因忧惧而自杀,荀攸却饮食如常,言谈自若。何以如此?这一方面说明荀攸有大无畏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荀攸预见到董卓专权乱政不会长久。
总之,从对待董卓之乱这件来看,荀彧显然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而荀攸似乎是一个颇具侠客思想,很有原则的人。但其实并不尽然。
荀彧和荀攸辅佐曹操,本来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而当曹操后来想当魏王,甚至出现取汉而代之的思想时,真正站出来阻止曹操的,却是荀彧,而不是荀攸。
建安十七年,在曹操出兵东吴前夕,董昭等认为,曹操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功盖古今,应该加封曹操为魏公。
荀彧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说,曹公怀有忠贞的诚心,严守退让的实意,他当初之所以起兵,本来就是为了拯救汉室,安定天下的,君子以德爱人,不应当封曹操为国公。
曹操听说荀彧反对他进爵国公,很不高兴,便上表让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然后借机留下荀彧,让荀彧参预相府军事。到寿春,荀彧生病,曹操派人给荀彧送来一个空食盒。荀彧知道曹操对自己有意见,于是自杀。
也就是说,荀彧为了坚持原则,不忘初心,不惜得罪曹操,惹来杀身之祸,坚决反对曹操封国公,进而篡夺汉室的图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却看不到荀攸的意见。
另外,荀攸经常为曹操出谋划策,却从轻易不告诉别人。据说,他曾前后为曹操密谋奇策十二个,这些奇策,除了曹操和荀攸自己外,就只有钟繇知道。钟繇原本想把荀攸的这些奇策写下来,可惜到死也未能完成。
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曹操曾评价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在曹操手下做事,还是比较圆滑的。
二、战略家荀彧与战术大师荀攸
荀彧离开家乡,先是去冀州投奔袁绍,却发现袁绍并非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主儿,于是离开,投奔曹操,从此成为曹操手下的主要谋臣。
建安元年,曹操请荀彧推荐人才,荀彧向曹操推荐了荀攸和郭嘉。从此,荀攸也成了曹操手下的主要谋臣。
在曹操手下,荀彧和荀攸各尽所能,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研究荀彧与荀攸为曹操所做的谋略和计策就会发现,荀彧主要侧重在战略上,而荀攸则主要侧重在战术上。
我们以官渡之战为例加以说明。
官渡之战中,在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上,曹操主要是听取荀彧的建议;而具体到战争中的战术打法,曹操则主要听取荀攸的建议。
早在建安二年,荀彧就与郭嘉向曹操提出可以打败袁绍的十大理由(即有名的十败十胜论),认为袁绍在处世之道、道义、治理、器度、谋略、品德、仁义和文治、武功等十个方面都不如曹操,支持曹操与袁绍进行战略决战。
建安四年,袁绍挑选精兵十万良马万匹,打算攻打许都。许都的文臣武将们听说后都很害怕,孔融还特意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智士为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办事,颜良、文丑等勇将为他统领军队,袁绍恐怕难以战胜吧!
荀彧则回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袁绍的兵马虽多,但法纪不严。田丰刚直,但容易冒犯上司;许攸贪婪,又治理无方;审配专权,却没有谋略;逢纪处事果断,但自以为是。这几个人势必不能相容,一定会生内讧。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之勇,一仗就可以捉住他们。后来事态的发展证明,荀彧的这些预见,都是极其准确的。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与袁绍交战,战事不利,加之将士疲惫,兵少粮尽,心生退意。在此关键时刻,又是荀彧写信劝曹操坚持到底。
在信中,荀彧首先指出,坚持与袁绍进行决战,是夺取天下的关键。接着,荀彧以刘邦与项羽争夺荥阳、成皋的战事为例,劝曹操坚持与袁绍决战,不可退却。
他说,我军虽然缺粮,但还没有到楚、汉在荥阳、成皋对峙时的困境。那时,刘邦与项羽谁也不肯先向后撤,是因为先退就会处于劣势。我军队只有袁绍军队的十分之一,但坚守不动,扼住袁军的咽喉,使袁军无法前进已长达半年。情势显现,战斗已快到终结,必将发生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一定不能放弃。
曹操听从荀彧的劝告,坚守营垒与袁绍相持,后来袁绍部果然出现内斗,许攸与张郃等先后投降曹操,从而帮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这一关键的胜利。
同样是在官渡之战中,荀攸的表现则更像是一位战术大师。
建安五年四月,袁绍派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决定亲自率军援救。这时,荀攸献计说:“如今我们兵少,不是袁军的对手,只有分散他的兵力才行。您到延津后,做出准备渡河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必然向西应战。然后您率军轻装急进,袭击白马,攻其不备,就可击败颜良。”曹操依计行事,果然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
同年九月,荀攸获知袁绍军有数千辆运粮车即将来到官渡,就对曹操献计说:“袁绍运送辎重的车队马上就要来了,押运的大将韩猛勇敢而轻敌,进攻他,可以把他击败!”曹操问:派谁去合适?荀攸推荐徐晃。曹操于是派徐晃与史涣在半路截击韩猛,果然击退韩猛,烧毁辎重,给予袁绍军一个不小的打击,为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之后,曹操采纳许攸的建议,让曹洪和荀攸防守大营,自己则亲自率军突击乌巢。袁绍得知曹操突击乌巢,一面派人救援,一面派张郃和高览率军攻打曹操大营。
张郃久攻不下,又受郭图诬陷,心中又恨又怕,就与高览到曹营去投降。曹洪害怕中计,不敢接受投降。荀攸说:“张郃因为计策不为袁绍采用,一怒之下来投奔,您有什么可怀疑的!”曹洪这才接受了张郃、高览的投降。而张郃与高览投降曹操,则宣告官渡之战袁绍彻底失败。
三、曹操对荀彧和荀攸的评价
从以上历史事实和分析来看,荀彧和荀攸二人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实在难分高下。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共同辅佐多年的曹操对他们是如何评价的。
曹操对荀彧和荀攸的评价多有溢美之词,尤其是其上书为荀彧和荀攸请封的表文中,更是把许多功劳归结到荀彧和荀攸身上。
比如,在为荀彧请封的表文中,曹操说:“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在为荀攸请封的表文中,曹操则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另外,曹操曾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可见,在曹操看来,荀彧和荀攸都是看人极准的。
但再看曹操对荀彧和荀攸的其他评价,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明显的区别。
曹操在第一次见过荀彧后,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也”;而在第一次见过荀攸后,则是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此外,曹操还曾直接把荀彧和荀攸二人放在一起评价,说:“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又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
由此可见,荀彧和荀攸给曹操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在曹操的眼里,荀彧是比荀攸更为高明的人。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曹操与荀彧的关系如何_三国曹操的谋士荀彧
荀彧与荀攸叔侄都是曹操的重要谋臣,且都官至尚书令,那么,荀彧与荀攸,到底谁更厉害呢? 一、明哲保身的荀彧和迎难而上的荀攸 荀彧年少时,南阳名士何颙称赞其有“王佐之才”。董卓
-
曹操称赞他手下的大将许褚为_曹操爱将许褚
在老百姓的眼里,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贩夫走卒,都有自己喜爱的三国英雄,比如曹操手下的许褚也是大家喜爱的英雄,尽管他为奸雄曹操服务。曹操为什么选许
-
曹操魏武帝的称号怎么来的_为什么曹丕封曹操为魏武帝
公元220年,汉丞相,魏王曹操逝世,享年66岁。史书记载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本人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尊号,他曾说过死后的墓碑刻上汉故征西
-
曹操身边的最主要的谋士是谁_曹操最大的谋士叫什么
var 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ote_init_node");if(!vote_init_script){var _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_vote_init_script.id="vote_init_node";_vote_init_script.src="//sf1-ttcdn-tos.pstatp.com/obj/ttfe/site/pgc-
-
曹操是汉朝忠臣吗_覆汉曹操结局
一诗一酒一江湖,解读三国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是一心,今天为大家说说荀彧的故事,下面请看我一一道来: 荀彧,字文若。早年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因不满贪官污吏横行于朝野,后弃官归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的意思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14首古诗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
苏轼在乌台诗案的遭遇_乌台诗案苏轼写了什么诗而获罪
北宋元非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朝庭命官皇甫遵来到湖州,将上任太守三月的苏轼如捉鸡鸭般抓走了,旁观众人无不震惊.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一、文者无心,小人有意 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苏轼调
-
曹操称赞他手下的大将许褚为_曹操徐晃许褚
每位霸主身边都有一个负责安保的得意将领。孙权有周泰,刘备有赵云,而曹操则有 许褚 。 说起许褚,《三国志》有云: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
-
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_三国演义中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是
故事背景: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由于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才华英武,曹操希望招降关羽,于是派张辽,游说关羽,关羽出于对
-
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原文_三国演义中五关斩六将的是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这首诗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
-
关羽最后斩杀的大将是谁_关羽都杀了哪些大将
关羽,人称“关二爷”,在现代的生活中关羽不仅是文史界的大腕,还是招揽财源的必备利器,古语:“山东文圣人,山西武圣人”,这里的武圣人指的就是关羽,他靠着自己一身本事拿下这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了哪些人_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
如果问三国中谁的名气最大,恐怕连曹操都要让位于关羽。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关羽就是个凡人,是凡人都会有明显的人格或是性格的缺陷,至少有5个被神化过的故事。 1、历史上真的存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