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这首诗只要上过学的都会学到,至于你们忘没忘就两说了。这首诗中深深透露着文天祥的无奈,另外也包含了他看透生死的决心
文天祥原本是个道人,道号叫浮林,南宋末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原名臣、民族英雄,是“宋末三杰”中的一杰。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屐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末期伟大的民族英雄。
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弱冠之年(20岁)的文天祥中进士,被任为宁海军节度使判官。1259年,蒙古大军南下攻打鄂州(今武昌),南宋君臣大为恐慌,有人劝宋理宗赵昀迁都以避蒙军锋芒,文天祥上书据理力争,反对迁都,并提出抗敌之策,宋理宗拒不采纳。之后,文天祥先后担任过刑部郎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务。
德祐六年(1275),得知蒙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兵3万入卫临安(今杭州),开始了戎马生涯。不久被任为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率义兵驰援遭蒙古军围攻的常州城。在常州,义兵浴血苦战,宋将张全却率官军隔岸观火,拒不增援也便罢了,后来又临阵脱逃,致使500义兵被蒙军击杀,壮烈殉国。
同年冬,文天祥奉命率部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还未抵达目的地,就听说平江守将已献城投降。接着,又得知独松关已被蒙军攻克。
没办法,他只得率义兵急返临安,准备决一死战,与行在(首都)共存亡,谁知进城后,才发现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武官逃亡殆尽,文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执政的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军统帅伯颜指定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居然连夜缒城遁逃。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的身份,出城议和。谈判时,文天祥不惧元军强大的武力威慑,痛斥伯颜,慷慨表示要抵抗到底,遂被扣押。他被押解乘船北上,初以绝食抗议,到镇江后才设法虎口脱险。
脱逃后,文天祥一路颠沛流离,历尽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才抵达温州。这时,朝廷已经奉表投降,谢太后、宋恭帝赵显已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人拥立年方7岁的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文天祥闻讯赶往福州,被封枢密使。同时都督各路军马,到南平建都督府,派人赴各地招兵筹饷, 号召各地起兵抗元。1276年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逃往海上,乘船漂泊到广东沿海一带。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今广东梅县)一带,并挺进江西。
雩都(今江西于都)一战挫败元军,接连收复了兴国、赣州十县、吉州四县,声势大振,江西以及全国各地纷纷举兵响应。不久,元军集结主力开始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宋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残部被迫北撤,溃退到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一带,文天祥的妻儿都被元军俘虏。
1278年春,小皇帝赵昰病死,陆秀夫、张世杰等再次拥立6岁的小皇帝赵昺即位,小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50多里的崖门,这是海中的一片弹丸之地,文天祥被封为信国公。这年冬,文天祥率军撤出潮阳,移往海丰,准备进山据险坚守。
行进到海丰以北的五坡岭一带时,元军大举追至,并随之展开激战,文天祥被俘,部下战死者难计其数。次年正月,他被转移到海船上监押,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他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不屈之志,成为千古绝唱。
崖山血战,南宋十余万文武精英牺牲殆尽,陆秀夫身背幼帝昺蹈海而亡。史载,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一抵达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事迹早有耳闻,对这位忠贞义烈的汉子抱有好感,于是想招降他。
前南宋丞相留梦炎、被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赵显,先后奉忽必烈之命劝降,都被文天祥一口拒绝。元权臣阿合马和丞相孛罗等先后亲审并诱降,文天祥慷慨陈词,义薄云天,绝不投降。他在大都兵马司狱中被关押了3年时间。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也被拘押在大都。文天祥知道,只要自己一点头,一屈膝,就能和家人团聚,甚至能飞黄腾达,但仍不改初衷,仅托狱卒转告家人要“归之天命”。
《宋史》载,他身陷牢狱,而诗句墨宝却传遍大都,被人视作珍宝,在狱中,一些负责看守他的元军官兵也对他钦佩有加,经常请他讲古人事迹。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公元1282年1月8日), 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客观的说,忽必烈对铁骨铮铮的文天祥是颇有好感的,亦有心保全他,同时还有利用他巨大的影响力招降继续负隅顽抗的宋军残余方面之考量 ,他耐心说服,想感化、招降他。文天祥还是和往常一样,硬梆梆地答以:“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不过,他还对忽必烈说了另一番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啥意思呢?意思是“国家已经灭亡,我本应以身殉国。但假如您能释放我,我愿出家为道,再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乡,之后以一个方外之人(指僧道)的身份为您效力,如何”?
其实,忽必烈完全可以这样做,释放文天祥,可以博一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还可以消弭汉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们的反抗情绪,然后再让他以出家人的身份为自己效力。但他也很清楚,以文天祥一贯刚直不屈的性格,不可能为苟活而乞降,谁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缓兵之计抑或是诈降呢?放他出去不难,但若是纵虎归山,岂不是自找麻烦? 凭文天祥的名气和强大的号召力,假如他获得自由后再竖抗元义旗,一定会应者云集,那时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于是,忽必烈陡起杀机。
次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被处死,死时年仅47岁。史载,文天祥到柴市刑场时,先问明方向,再面朝南方跪拜后,方从容赴死。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现在我们读圣贤的书,学的是为了什么?像文天祥这样,也算是问心无愧了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降_文天祥誓死不投降故事
《过零丁洋》这首诗只要上过学的都会学到,至于你们忘没忘就两说了。这首诗中深深透露着文天祥的无奈,另外也包含了他看透生死的决心 文天祥原本是个道人,道号叫浮林,南宋末的政治
-
二十四史名句赏析_宋史列传三十四阅读答案
《宋史》为诏右丞相托克托(脱脱)总修三国历史,始开馆修撰。记录了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下迄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共320年的历史。《宋史》23条经典名句,字字珠玑,精辟有内涵。 01有天
-
文天祥拒绝元世祖劝降_《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
-
自叹文天祥古诗阅读答案_文天祥的经典诗作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诗人;他的诗,不仅有着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且有着崇高的思想内容。本文试以文天祥为例,来说明杜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文天祥和杜甫,虽然相隔五百多年,但是
-
文天祥为什么视死如归_文天祥被后人称为什么
一首《过零丁洋》,让后世人认识了宋末爱国大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天祥心中坚持的大义,也让我们认识到
-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_
文|纯狐公子 众所周知,“宋末三杰”是由文天祥、陆世杰、陆秀夫三人组成的,他们更是汉族历史上真正的大英雄,儒家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被人推崇的楷模。宋末三杰的故事,不管是在
-
存浩然之气_浩然正气天地长存意思
到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旅游,穿越于“唐代金窟”和“明代金窟”之间,在幽林溪水之旁,发现了三座亭子。一座叫“正气亭”,一座叫“夜坐亭”,一座叫“夜起亭”。三座亭,虽拥有不
-
天文祥写的诗_文天祥的诗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他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是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
-
为什么文天祥被称为状元中的状元_文天祥有没有中过状元?
昨天讨论高考有关的话题,自然就想到了状元们。不得不说,戏曲里有名的读书人殊途同归,都有个千古艳羡的好去处,金榜题名!寒门子弟的书中总能跳将出来颜如玉+黄金屋;就算是白日做
-
文天祥书诗翻译_文天祥写了哪首诗
贵卿 宋·文天祥 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 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 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解读: 阅尽艰难,历尽浮沉,做人当如文天祥,坚守一颗赤子
-
历史上的文天祥是什么人物_文天祥是哪代的人物
不外,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服坦,由于他不肯对奸臣妥协。文天祥执政中属于主战派,他屡次上书理宗皇帝杀掉提议迁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回应。后来,权臣贾似道以告病回籍要挟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民族英雄文天祥作文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