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宋神宗,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
其实,宋神宗赵顼是一个弱冠之年继位的少年天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非常老练。
宋神宗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王,他登基时,北宋已经走过了差不多快一百年了,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先祖们创业时所制定的国策开始暴露出弊端。比如,重文轻武,文官冗重等,官僚机构太过臃肿导致财政吃紧,与此同时,军费开支庞大但是军力不足。此时在北宋统治的疆域,已经开始出现零星的农民起义。
然而自己经济困难时期,还要每年给北方的辽国进贡财物,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但是,北宋毕竟也是有基业的,所以,表面上来看,这个国家还正在正常运行之中。宋神宗接手了在后来人眼中看来是烂摊子的北宋,也察觉到北宋各种弊端所在,他决定进行变法。
宋神宗英气勃勃,十分富有主见,他刚登基时,朝中大小事务由韩琦等朝中老臣把控,但是,这些可以说是辅佐三朝的老臣在宋神宗眼中就是阻碍自己的变革、阻碍北宋发展的绊脚石。
但是,登基之初,他没有直接与这些老臣们直面抗衡,而是自己勤勉努力,每天早上上朝,接着参加讲学、召见大臣,中午回到禁宫,却也不休息,继续读书或审阅奏疏,一直工作到半夜。
宋神宗全身心的扑到国事上,他越了解越发现北宋盛世的隐忧存在已久,前朝皇帝未能及时扫清的积弊全部交给了自己,责任太大!
这里要说一下,后世人们经常用“积贫积弱”四个字来予以概括,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积贫”指的是冗官、冗兵使国家财政陷入困境、入不敷出;“积弱”指的是军队虽多、战斗力却不行,泱泱大国竟然要向契丹、西夏赠送岁币。
可以说,内忧外患愈加严重,北宋就像是一根被抻拉的橡皮筋,越拉越紧,稍有不慎就会有崩断的可能。
宋神宗就是面临着这么一个境况。
而面对韩琦等老臣,宋神宗也是不动声色,一方面继续尊重他们,另一方面,他开始布局朝廷人事。慢慢地将宰执班子中的老臣韩琦、欧阳修势力基本被扫荡一空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王安石。
没错,王安石变法能实施不只是因为王安石一腔热血,而是因为有一个能让王安石挥洒一腔热血的宋神宗。
登基一年后,公元1069年二月十三日,21岁的赵顼力排众议,任命48岁的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这件事,改变了北宋,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的支持,开始了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之所以称之为熙宁变法,是因为王安石实施变法是在西宁年间。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赵顼在位18年,前10年年号熙宁,后8年年号元丰。
从此,宋神宗与王安石君臣二人从高利贷、差役法、均输法、市易法等各方面将大地主大富豪的利益转移到国家,同时抑制兼并,推行丈量土地减少瞒报,支持垦荒、轻徭薄赋、推动淤田来发展农田水利。
在熙宁年间,变法如火如荼。
赵顼来到前台,乾纲独断,亲手操刀变法,亲自指挥战争,大宋在这一时期似乎有个帝国气象了。
但是,在封建社会进行这样的变法无疑是动了某一个阶层的“奶酪”,而因为有没有做好真正的监管,做不到上行下效,变法在北宋,更像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着烧着就被反对派给扑灭了。
熙宁末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这是一个分界点。
宫里,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每天在宋神宗面前哭诉变法的坏处,朝廷上反对派拿出来的都是鲜活的实例,甚至将农民起义也怪到了变法上。总之,宋神宗最终是没有抗住压力,让王安石去当了地方官。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王安石时隔三年再回到朝廷中央没多久又是一次罢相。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宋神宗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让他去当地方官的过程中,熙宁变法并没有因此停止,当初制定的变法方案只有少部分稍作调整或废弃,大部分还是继续采用。
在这期间,宋神宗对这些官僚所在的体制进行改制,也就是让官员别成天磨嘴皮子,多干实事。通过变法和改制使得宋朝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生产力发展了,国力也有了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宋神宗特别有骨气,他一心富国强兵。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北宋恢复三省六部制,撤销虚衔,合并机构,减少冗官,精简军队,减少冗兵;与此同时,他在位16年,3次对外用兵,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其中熙河开边拓土千里,交趾自卫反击战虽未消灭敌国但也大败敌军,五路伐夏功败垂成却也占地千里。
宋神宗想要一洗祖宗耻辱,建立万世不朽之功业,可惜,他有心而无力。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宋神宗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本钱丢掉了。
宋神宗赵顼38岁那年就告别了这个世界,他就这样壮志未酬身先死。
1年后,王安石病逝;再5个月后,司马光病逝。
然而,宋神宗不知道的是在他驾崩之后,他的母后太皇太后高氏重新重用司马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宋神宗十几年的努力就这样毁之一炬,而好不容易见起色的北宋,也因为“元祐更化”一夜回到解放前。
宋神宗的接棒人宋哲宗,也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少年皇帝,却无奈只活了二十四年。
- 上一篇:十首经典宋词欣赏_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 下一篇: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_宋神宗对王安石很好
一说到宋神宗,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 其实,宋神宗赵顼是一个弱冠之年继位的少年天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非常老练。 宋神宗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王,他登基
-
宋神宗叫什么_宋神宗百度百科
说到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最辉煌的时刻,经历了春秋战国,汉楚之争,隋唐天下,宋明清直至近代乃至如今,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像隋朝的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每
-
苏轼最宝贵的精神_苏轼的重要人生经历
文|达令 人人都夸赞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对苏轼的词大加赞赏。不过,苏轼有一首诗堪称经典,很多人却不知。其中四句颇富哲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
-
宋哲宗咋死的_宋哲宗简介
人物档案 姓名:赵煦 别名:赵佣 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号:宋哲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中国明朝 父亲:宋神宗 嫡母:钦圣宪肃皇后向氏 出生地:开封 享年
-
诗人苏轼又叫什么_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故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江城子》一开头,就让人潸然泪下,每每读到,都想跳过去,不忍读完。这首千古第一悼亡词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十
-
宋仁宗废后_宋光宗后的下一个皇帝
知史局【2018】总第274期 本期作者:关捷 关于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徽宗赵佶的传说 赵佶这个人,说好了是艺术家,是文艺青年,说坏了 就是个花花公子。 关
-
历史名人苏轼的故事_关于苏轼的名人故事
1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
苏东坡的有趣故事_关于苏东坡的历史故事
1、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 :“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 是置安石过
-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_宋神宗活了多少岁
极具能力的中兴之主宋哲宗 两宋300余年,期间各种历史角色不断上演着各自的表演,而最后都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与感慨。北宋的灭亡着实令人感到可惜。公元十一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精彩
-
宋神宗是昏君还是明君_宋高宗昏君
宋真宗是继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统治稳固,社会经济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其在位初期甚至还取得了“咸平之治”的历史成就。按理来说,这样的君主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哪首词_苏东坡最经典的诗词大江东去
这是一个文人的唏嘘一生。 宋代是公认的、文人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宋太祖“勒石三戒”密诏不杀士大夫。 这是否代表宋代的文人都能过上美好人生呢? 看看苏轼颠沛的人生,就知道:
-
苏轼写给他儿子的诗_
人生一世过 万般皆云烟 淡然得失间 过好每一天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