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0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痛苦与希望,相生。
舜发于畎亩之中:相传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舜在历山一带耕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相传傅说在被商王武丁起用之前,在傅岩从事版筑工作,也就是筑墙修路。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相传胶鬲曾贩卖鱼、盐。
管夷吾举于士:管仲曾得罪齐桓公,后被囚车遣返回齐国。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他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传说孙叔敖之父蔿贾为仇家所杀,他一家曾匿藏于淮海之滨。后来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相。
百里奚举于市:相传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买了百里奚,而当时的百里奚是奴隶。
百里奚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从小饱读诗书,然年幼丧父,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家境贫困的百里奚,从小替人种田养牛为生,来补贴家用。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百里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从南阳一路求仕,结果都不是很乐观,几经磨难,还被充作奴隶送到秦国。后来,百里奚从秦国逃出来,回到楚国养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人才,但是这样大张旗鼓将他带走恐会引起怀疑,于是,对楚称百里奚是当初逃跑到秦国的秦奴,秦国要将其抓回,以五张公羊皮将百里奚交换到秦国。“羊皮换相”,此后成为了千古佳话。在秦国,百里奚被封为大夫,内修政治,外治军事,广施恩于民众,积极举荐贤人能士。“三置晋君”、“救荆之祸”。他以高洁的品行得到了秦国百姓的尊重和敬仰,在他死后,“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许。”
当人在身处逆境,置于忧患之时,更能激起上进的斗志,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走到一定的年龄,思维方式会变,逆境和忧患,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生命说到底是一个体验。实则,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与人从容淡定、谈笑风生:那些难捱的日子,经历过了,挺过来了,真好。
成长的人生,远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有价值得多!
0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生活有规律,凡事要计划,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这样才能出效率。
在这一件事情上,我始终佩服曾文正公:曾国藩。
其实,曾国藩小时候很笨,笨到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程度,笨得连一篇文章都背不好,笨得你听他反复读,都能背诵了,他还是背不出来。这样的孩子,搁性子急的父母不是打得孩子屁股开花,就是自己气得浑身都疼得不淡定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曾国藩,在世人心里,成为了一个不可翻越的高度。凭什么?
曾国藩小时候读书极其认真,他的目标是:今日事今日毕。
这天夜里,有个盗贼进入曾国藩家中欲行窃,故躲在房梁顶上,就等他背完书,好下手。盗贼心想:小孩子背书,无需多久。结果,蹲得腿麻了,人发困了,大半夜过去了,曾国藩仍是背得磕磕绊绊,盗贼甚是着急:怎么这么笨!瞌睡也跑了,越听越生气了,他实在是忍无可忍,跳下来对曾国藩大声怒道:
“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都已经会背了。”
接着,盗贼气呼呼地将这篇听了大半夜的文章,从头到尾背了出来,然后长出一口气,溜走了,留下一脸懵圈的曾国藩。
就是这么笨的曾国藩,他成为了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对自己的要求:不日进,就日退。
每天,他逼自己早起读书,看不懂一句就不看下一句,一篇文章背再久,今天必须背会,否则不睡,他的恒心他的毅力,注定了以后的不平庸。不仅是读书,他还每天写字,一年下来写满了60万字。
那些整日抱怨自己不聪明,学习学不下去的同学,至此,该是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不足了,你输掉的不是起跑线,而是你内心本该有的坚韧与强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年寒窗苦读,换来金榜提名。曾国藩不止,他30岁考上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每天起不来床的时候,他就用铜盆、秤砣、和香自制闹钟。香尽绳断,秤砣重重砸落在铜盆上,惊醒自己。
他的高度,世人一辈子都学习不完。
李嘉诚说:听他两句话,足以学会做人做事。
读懂了曾国藩,就真的成长了。
时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笨,羡慕别人家孩子多优秀;也时常听到自暴自弃的同学破罐子破摔:“反正学不好,不学了。”
再笨,一篇文章读大半夜背不出来?就像是房梁上的盗贼,听都听会了吧!那么,你有什么理由颓废下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永远都是囫囵吞枣,一学就丢,不会就扔的学习态度,你如何进步?这样的你,该是脸红的、羞愧的。
更何况,你不比那时候的曾国藩笨,也应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呀。做内心世界里坚韧、强大的自己,其实,你也可以是最棒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0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告诉世人: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根本因缘。得天下是因为他的艰苦努力,发愤图强而成功;失天下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匡衡告诉你:即便是再艰难,即便是凿壁借光,也要多读书,力求上进,终成为经学家。
若只图享乐,不思进取,必定会使自己一败涂地,毫无建树。忧劳对于一个人,对于立足于社会,实则是有益的,人在逆境中、困境中更能激发人的潜能,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学习环境这么好,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冬暖夏凉有空调。资源充足,查阅资料方便快捷。然而,顺境加上溺爱,孩子们的成长少了学习的动力,多了懒散,生出了无所谓的心态:没事,我有好的父母。万事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过度的依赖不独立,这些孩子潜意识里认为:父母会给我安排好一切。
这才是,真正的愁人。
殊不知逆境攀爬,对于任何人的人生,其实,都是有益的。
华为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荣耀,而任正非一生的艰辛打拼,成为传奇。
华为人内心,根植很深的忧患意识,坚信唯有奋斗者才能得到最后胜利。任正非始终认为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30年的成长,或许在外人看来,华为已经非常成功,但任正非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丝毫没有骄傲自满的态度。
或许苦难,才是任正非的人生里最大的财富。他直言没有当初所受的磨难,可能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44岁时,他被南油集团除名,背负200多万债务,又经历离婚,一人带着父母以及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创立了华为,成功逆袭人生。
活在当下,活在应努力的时候,千万不要荒废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憧憬的美好未来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活出精彩。
百学须先立志、更努力,是鹰就应该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当然知识的储备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要持之以恒。
被誉为当代“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他的博学,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积累。他的外文笔记本有一百多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共三万多页。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还有“日札”二十多册、二千多页。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读书学习做笔记,长久坚持下来,你会蜕变。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鲁迅先生读书时,喜欢做书签,书签上写着:心到、眼到、口到,夹在要背诵的书里。读书,不光光是读几遍就可以了,有的同学甚至读一遍就不想读了,这是不可取的。读书,要读懂、读透,理解吸收。
求学之路,路曼曼其修远兮。不必畏惧,勇敢向前,才会懂得更多、收获更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心知:幸也!
- 上一篇:水龙吟千古名句_
- 下一篇:东北保安司令部序列_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序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下一句_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0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痛苦与希望, 相生 。
-
孟子告子下的全文解释_孟子告子下原文
《孟子·告子(下)》学习之六十七 第十四章: 陈子1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其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常识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诗文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
大学四书五经全文及译文_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今天我们聊聊儒学的入门之学——《大学》。南宋的思想家、哲学家,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讲:《大学》者,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在古代,男子十五岁为成年,是大人;为官者称为大
-
刘邦的泗水亭在哪里_刘邦是沛县丰乡人,做过泗水亭长
说到刘邦其实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怎么感觉有点草根的味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刘备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什么泗水亭长了,那么这个泗水亭长又是什么意思呢?又是多大的官职呢
-
秦穆公宋襄公是春秋五霸_宋襄公仁义之举
司马迁版《史记》列出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这里面最弱的就是宋襄公的,不是以实力成为春秋五霸的,而是以仁义成为的。我们之所以知道宋襄公
-
秦穆公宋襄公是春秋五霸_宋襄公为什么被嘲笑
说到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可能各位都有所了解。宋襄公的春秋五霸地位可是正正经经写在了历史教科书中的。不过有人可能会说,这么一个都成了历史笑话的君主。还出了个有名成语“襄公
-
所有的不顺都是为了迎接好运_财运不顺的因果
俗话说:“人生之事,十有八九难如人意”,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逆境与挫折在所难免。也正是在与这些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性和能力才得到磨练和提高。 孟子有句
-
关于孙叔敖的简介_孙叔敖是哪个朝代的人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荆州沙市人,在海子湖边被楚怀王举用,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孙叔敖举于海”被举于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淮南子·人
-
历史上修建的重大水利工程_孙叔敖水利工程在哪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这或许是在我们中学的时候就再也熟悉不过了,其实这篇纪传记录了了在古代一个名人们的故事。古人们中一些大
-
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位于哪里_孙叔敖水利工程在哪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楚郢都人(今纪南城)河南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
孙叔敖为楚令尹的为_孙叔敖纳言中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