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生忧时情难堪,保家保国志难酬: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概论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不仅仅是一位词人,他还是一位英雄。他二十二岁时拉起一支两千人的起义队伍,还曾以五十骑兵突入驻有五万兵马的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他有谋略、有壮志、有胆识,因此词里始终洋溢着一种豪情。清刘熙载《艺概》卷四说:"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他一生以收复失地为抱负,豪杰的气度便自然融入到词意当中,当报国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时,词中便有一种慷慨悲凉之气。这首《水龙吟》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当时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赏心亭,位于建康(今南京)西面,下临秦淮河。本词作于辛弃疾南归后的第十二年,他曾多次向朝廷提出很多有见识的建议,但均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的词人登上赏心亭,不禁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水龙吟》,倾吐英雄失志的抑郁悲愤之情。
这首词是辛弃疾登高望远之作。登高望远,借以抒怀,那么,他到底抒发的什么情感呢?清代徐鱿《词苑丛谈》引黄梨庄的评语:"辛稼轩当弱宋末选,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本词上阕末尾"登临意"的注解。辛弃疾作为"归正人",家乡处在金人之手,青少年时期饱尝被异族欺凌的痛苦,所以收复中原之意志比一般人都要强烈。眼看一天天希望成空,这种壮志便转化为沉郁之气,并通过词流露出来。这是就内容层面而言。从表现手法来看,本词也有绝佳的表现,这便是情景的交融。王夫之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国维也曾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日情,日景"。《水龙吟》描绘了一幅无边无际的秋景,来引发、刺激人的情思心绪,通过写景之心理来言情,从而使情景合一。下面具体来分析此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词的上阕从大处着笔,着力描写秋色,极力渲染一种氛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连用两个"秋"字。"清秋"即清冷的秋色,"秋无际"是说秋色无边无际。开篇境界阔大,唐圭璋评说:"起句浩荡,笼罩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辛弃疾为何这样偏重秋天、渲染秋天呢?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中国文化有一种在四季中偏重春秋的倾向。这主要是中国文化有一种基于历史感的时间意识,春秋二季最能使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古典文学知识》)的确,秋季正处在植物从萌生到凋零的过渡阶段。因此,植物凋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让人产生生命体所共有的悲哀感。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感觉世界中,时间是否定性要素。"(《历史哲学·绪论》)对人而言,秋天的来临意味着生命已过大半,让人过早地感知到生命的悲哀。因为,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最高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没有人真正经历过死亡,而秋的肃杀与零落让诗人们间接感知了这种体验。对于我们而言,人的生命与宇宙万物相比,何其渺小,何其短促,在如此渺小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不能有所作为,怎不让豪杰之士揪心叹息。当自己所期待的东西尚未到来,而生命的脚步正在悄然迈向终点,正如眼前"无边无际"的秋色,怎能不产生深沉的焦虑?于是,我们还原上阕对景的描写,便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焦灼:从赏心亭放眼望去,千里楚天世界,空阔辽远,清冷异常,只有江水迢迢不断地流向天边,也没有一个尽头,无边无际的秋色将一切吞噬。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美人头上的玉簪和发髻,可是这一切都只能引起我的忧愁和愤恨。因为,这大好的河山,包括我的家园,已经被金人占领很多个年头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有重回故园的机会呢?
"玉簪""螺髻"指的是古代妇女的首饰和发髻。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说:"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里词人以美女的"玉簪""螺髻"来形容山,极力突出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水就像绿色的丝带,山就像碧绿色的玉簪。这是一种"以乐景写衷情"的手法,因为此刻这大好河山已经沦陷,献给我的只有"愁",提供给我的只有"恨"。词人不是直接写自己发愁,而是说山向人献愁,这样写,更耐人寻味。山水本是无情之物,现在连山都懂得献愁供恨。那么,词人之愁恨之深也就不言而喻了,从而加强了感情的表达。这里的"愁""恨"便与其他词人的愁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一般的春愁秋恨,更不是无知少年的无病呻吟,而是强烈的家国之愁、民族之恨,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内涵。
接下来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I临意"一气呵成,既是写景,也是抒情。
此刻残阳如血,赏心亭上空,又传来离群孤雁的声声哀鸣,被迫漂泊江南的我,只能空有一身报国之志,一遍遍地看着腰间不能用来杀敌的宝刀,只能悲愤地拍打着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落日"象征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国势衰微。"断鸿"原指离群之孤雁,这里比喻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处境。"游子"是词人自指,辛弃疾的家乡在济南,如今背井离乡,自然是他乡游子。"把吴钩看了",词人选取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现在吴钩却白白闲置在腰间,无用武之地,只能把吴钩看了又看。这一细节把词人的心境和盘托出,表现出词人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不仅如此,词人又描写了"拍遍栏杆"这个寻常动作来补足意思,用宝剑杀敌是自己的理想,拍遍栏杆是随地取材的现实,只能空拍栏杆,想要引起统治者的注意。然而,即便是栏杆拍遍,却根本无人理睬,所以才有了最后的"无人会,登临意",暗示这一切努力都落了空,毫无希望。空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却又无法施展的悲愤情怀便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词的上阕视角多变,分别从仰视(天空)、俯视(大江)、远景(青山)、近景(楼头)等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交待了时间(清秋、落日)、地点(赏心亭、楼头)、人物(江南游子)、事由(登临感慨),构成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出凄清萧瑟的气氛,表达了悲愤、失落、压抑的感觉。而下阕专门写人事,在激愤之余,将笔墨指向了现实人生。下阕分四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用的是晋朝张翰的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字季鹰,在外作官时,一日"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日'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张翰因思念家乡美味而辞官回家,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有家可归。而我呢?家乡远在金人的蹂躏之下,有家难回,欲学张翰而不能。即便是学张翰,也不是现在。词人一生的愿望是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在功业未就之际,词人用了"休说""归未"等词语予以否定。意思是说:我辛弃疾岂肯步张季鹰后尘,为了所谓的美味佳肴就忘却国家大事,弃官还乡呢?
第二层,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的是刘备的典故。据《三国志·陈登传》载,许汜往见陈登,陈登"无主客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许汜一直记恨在心,后来将此事告诉刘备,还说陈登无礼。刘备却反驳他:"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辛弃疾用这一则典故,我们可以知道他有几层意思要表达。第一是将陈登与许汜对比,陈登有"扶世济民之志",而许汜只会"求田问舍"。表达出对那些只求个人私利而不关心国家之人的鄙视。第二是针对"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的现状,进一步否定归隐林泉的思想,自己理应像刘备一样忧国忧民忧家。第三是说假如我变成了像许汜一样求田问舍的小人,今后又有何面目去见那些舍生忘死像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呢?
第三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的是桓温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流年"指出了时光有如不停流动的水流。面对生命的流逝,桓温想到功业未成,留下了沉痛的泪水。辛弃疾用这个典故也有几层深意。其一,他也想要和桓温一样有北征的机会去收复失地。其二,自己有桓温之才,却并未得到南宋统治者的信任。其三,桓温作为正在建立功业的一代枭雄,尚且在自己当年种下的柳树前流泪感叹,我的命运比桓温坎坷,前途更渺茫,我短暂的生命又有谁来感叹珍视?语气无比沉痛,这是对统治者不能用贤,使一位有胆识的爱国英雄年华白白虚掷之罪行的控诉。
行文至此,三个典故,层层曲折地把词人强烈而焦灼的生命意识推向了高峰,也对全词主旨作了更具体的说明,使人对其"登临"有了深切的理解。
第四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提英雄泪"虽未用典,却同样含蓄而沉痛。倩,是请、央求之意;"红巾翠袖"是少女装束,这里代指少女、歌女;扭,擦拭。
这种表达至少有两层句意。其一,有道是"丈夫有泪不轻弹",如今英雄失泪,可以想见词人的苦闷和伤心的程度之深。唐圭璋评说:"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其二,写出了英雄的孤独处境。天下何其大,却没有一个知己,只能寄希望于"红巾翠袖"的女性世界,希望她们能来擦拭英雄的伤心之泪,抚慰创伤的心灵。"倩何人"三个字,语气婉转感伤,其意思是根本找不到人,隐含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悲恸、愤慨之情。
读罢此词,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词人内心深处一种伟大的孤独感,正所谓"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王国维语)。这种孤独主要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加上词人从不向现实妥协,词中便流露出一种永不枯竭的战斗激情。
词中所表达的抑郁、愤激,既有对统治集团昏庸苟且的愤慨,又唱出了当时整个时代杰出人物的哀怨和追求。他沉郁顿挫、慷慨苍凉的词风既包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子,也包含知识分子的爱国忧生之情。"登楼""赋词"只不过是抒发"爱国忧生"情感的一个手段。"古人的忧生有两大走向,一者抒发生命活力不能舒展的伤悲,是人世者的忧生,如曹操、陈子昂、杜甫、辛弃疾、陆游的作品;一者表现生存状态的不自由,是出世者的忧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大量游仙诗以及宋代婉约词的许多篇章。"(孙维城《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辛弃疾的词抒发的正是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这种生命活力不能舒展的伤悲。
这首词的特点很多,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第一,情景交融。词人对自然景物不只是作纯客观描写,而是充分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以我观物",从而使万物都带上了我的色彩,词中的秋色、远山,词人不只展现其形态,也写出了它们包含的情感,写出了其"献愁供恨"的特征。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第二,用典故自明心迹,层层推进,层次井然。展露了词人的心路历程,如散文一样层层推进,舒卷自如,而又简洁精练,言少意多。
辛弃疾作为词中之"龙",体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词纵横挥洒,慷慨激昂,内容广泛,但无论是写恢复中原的雄心,还是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无论是歌颂祖国山河的秀丽,还是写田园生活的幽静,热爱祖国是他一生创作的总基调。所以,辛弃疾之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忧生忧时情难堪,保家保国志难酬"。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解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中典故及作用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名句默写
忧生忧时情难堪,保家保国志难酬: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概论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
水龙吟宋词_水龙吟古诗原文
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_水龙吟章质夫杨花词情感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
苏轼水调歌头行书书法作品_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轼在哪儿写的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
-
水龙吟苏轼翻译及赏析_水龙吟苏轼名句
今日正月十七,苏东坡当年“水龙吟”词:“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创作于何时?_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是如何咏物拟人的
“若解多情寻东坡,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东坡旧知名,诗词风前别有情”。 爱苏轼的才气,也爱其才情。他的一生仕途五起五落,尝尽人间百味,仍然秉持进退自如,怡然自乐的超脱风骨,
-
苏轼词水龙吟_水龙吟赏析苏轼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
-
苏轼写的诗_赞美苏轼的一段话
把一个“谦虚”之名扣在苏轼头上,看上去似乎总有点儿不妥,毕竟这是北宋傲得不行的文坛一哥。别人只在春风得意时傲,他却无论身处何境,属于文人特有的狂傲不减半分。 其平生最好的
-
水龙吟古诗文网_水龙吟苏轼名句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
-
水龙吟辛弃疾原文翻译_辛弃疾水龙吟常考句子
水龙吟·和稼轩韵 梦如天马驰来,稼轩化作真龙久。 容颜已减,几分笑语,白鸥依旧。 潇洒馀情,最难图画,少年时候。 挽天河照影,风霜半面,人憔悴,英雄瘦。 飞雪夜收残昼。 上层楼、
-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_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