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很多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十多年,只为金榜题名那一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就是科举最真实的写照。
科举制度延续了千年,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乾隆年间的一次殿试。
原来,在乾隆年间,有一次科举考试到了最后,考官发现两个人难分伯仲,不知道怎么选,于是将这个难题报告给了乾隆皇帝。乾隆自然也有心看看。于是殿试的时候也着重考察这两个人,然而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还是不知道怎么选择,乾隆都有点犯难。
这个时候,乾隆的心腹大臣,和珅就给乾隆献计策说:万岁爷,您可以出对联考考他们啊。
话说和珅不愧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一句话就说到了乾隆心坎上,乾隆皇帝最喜附庸风雅,时时爱作诗、作对子,以彰显自己的才思敏捷,气度不凡。这个时候,出个对联考考学子们,也不失为一件妙事啊。
略加思索,乾隆出了上联:烟锁池塘柳。两个考生听了以后,一个直接请求放弃离开;另一个却在苦思冥索。最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本以为状元之位还是无解,或者会选择那个苦思冥索的考生,谁知道乾隆直接选择了直接放弃的那个。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这个上联:烟锁池塘柳,结构上每个字的偏旁,恰好包含金木水火土;意境上,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池塘,乾隆自觉自己才思敏捷,出的上联是绝句,一般人很难对的出来,第一个考生直接放弃,说明他很识时务,知道自己达不到皇帝的高度,所以他反倒成了状元。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总是爱标榜十全老人,第一个考生的直接放弃,其实也是迎合了乾隆,自觉自己的才智无法和皇帝比肩,所以宁愿直接放弃。乾隆立他为状元,也不难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