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最早可追源到清末,即20世纪初。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1916年9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自此成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
1917年2月 《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标志着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
1920年3月 胡适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尝试派”。该诗歌流派的成熟标志是胡适《尝试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
1921年7月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1921年6月上旬 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后有冯乃超等人加入。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对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
1922年3月 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1923年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于北京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诗,被称“新月派”也称“新格律诗派”。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后期该派重要诗人还有孙大雨、饶孟侃、陈梦家、林徽因、卞之琳、臧克家、刘梦苇、罗隆基、蹇先艾、沈从文、孙毓棠等。
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25年 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诞生。
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金发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 “象征诗派”没有统一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
中国早期的象征主义通过象征的写作手法来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在非理性的心灵世界中认识自我。这种象征主义的创作原则对后来的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24年 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人在上海组成“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5年秋, 冯至在"浅草社"的基础上于北京成立“沉钟社”,因创办《沉钟》周刊得名,主要成员有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
20世纪20年代代表诗人: 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