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诗经国风的主要内容_风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什么传统

诗经国风的主要内容_风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什么传统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04 01:19:48
阅读:

说到《诗经》想必我们都非常熟悉,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中总会有从《诗经》中摘选出来的诗歌。这些诗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氓》了。

《诗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周礼社会产物,与乐相和,辅礼而行,是后入研究周代礼乐文明的一部可靠史料。而在篇幅上占据了《诗经》全部作品中一大半的《国风》,它在整部《诗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所蕴含的“礼教”内涵也是值得我们进行深究的。

《诗》礼足以相解,《诗》乐密不可分。诗中含礼,诗乐不分。对周礼进行研究过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周礼一直是《诗经》时代的客观存在,宗周礼乐文明《诗经》产生和创作的历史土壤。因此,《诗经》的内容必然是深深的打上了宗周礼乐文明的烙印。它不仅对周代礼制有详尽而又真实的记载,而且有不少诗篇本身还被作为乐章在周代各类典礼上吟咏和奏唱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经过了解,我发现真正将《诗》礼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在此之前诗礼都是被人们进行分开研究的。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方向仍多侧重于《诗经》中的礼仪研究,且多以《雅》、《颂》部分作为研究成果。

换个角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诗经》中蕴含的礼和礼教的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研究意义。尤其是《国风》中礼的蕴含更具有研究价值。例如我们在研究《诗经》与礼教关系的时候,可以比较明晰的察觉到,它更多的是体现在诗的作者在叙事、抒情中表达的与周礼相一致的思想内涵。这一点在《国风》中体现的特别明显

根据以上思考,我决定走进《诗经》并着重从其中的《国风》方面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礼教”内涵,同时也将以《诗经·国风》中诗篇的整体内容为出发点,以传统注疏为理解诗篇的基础,以文字训诂为依据,以学者诗篇研究论著为切入点,从《国风》文本本身蕴含的礼仪内涵进行剖析解读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一、《诗经·国风》的爱情诗歌或婚恋诗的以礼节情

可以说,我对诗经的了解就是从它的婚恋诗歌开始的。在学习的背诵过程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之间的男女恋爱之实际,以及与现今之间的差别。南宋朱熹曾言:“凡诗所谓‘风’者,多处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确实,《国风》中以婚恋诗居多,且大多为柳巷之诗。

但其中诗篇中的形象却生动的反应了当时期周代人们之间的婚恋生活。虽然大多诗歌少有正面描写礼节仪式的、也极少大谈礼的作用意义。但是,它在叙事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礼教思想理念确是不言而喻的,其能给人以心灵的冲击和情感上的熏陶,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其影响。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这些都与周代礼教所追求的男女恋爱中的以礼节情,保持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目标是相一致相统一的。

在翻阅历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时,如常虹先生在《从<诗经>看周时的婚恋观念》中的论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里面有较多叙事都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文中事无巨细的论述了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相敬如宾的婚姻观念。他认为《诗经》描写夫妻之情的诗篇充满了夫妻之间的温情脉脉,深刻表达了夫妻之间矢志不渝、生死相随的真实情感。这与周礼中的夫妻人伦相符。

该文还认为《诗经》从不同角度客观地再现还原了周民族恋爱婚姻生活,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其中既有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有对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和控诉。其表现出的是既超出周时道德礼仪观念束缚,又不得服从于封建礼教约束的情况。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诗篇如《诗经·国风》的首篇《关雎》,这首诗是常被用于教化青年男女恋爱的典型教材,至今仍在教科书中稳居。朱熹曾评价这首诗的特色是乐而不至于失其正,悲哀而不至于伤恸,这是“和”的表现,而“和”是一种合乎礼的道德态度

二、诗篇中君子人格的凸显

君子之交淡如水,从这里的“君子”我们都能体会的到人们对君子人格的推崇。“君子”一语,最初在先秦典籍比较广见。它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到后来“君子”一词才慢慢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从此,“君子”一词便有了德性。

记得《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君子”便是含有道德含义的。翻阅《国风》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里面的众多诗篇中“君子”一词已然是具备有道德内涵的了。粗略计算,在十五《国风》中提到“君子”一词的诗篇就大致有20篇,且其中大部分“君子”还是典型的贵族阶级。因此,“君子人格”的出现,是在反复引申中逐步转变为周人信仰的。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三、诗篇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性格

自古以来,文学艺术与人们习性和民族的性格密切相关。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学就是整个民族习性的直接反映,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反映。那么《诗经·国风》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性格?翻阅《国风》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其传递出的“温柔敦厚”的情感气质,这与中国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

作为重农主义的周民族文明历程缩影的史诗——《诗经》,里面包含有大量的关于农业方面的描写,期间透射出浓浓的农业文化气息。《幽风·七月》便是最典型代表之一。它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及过程的艰辛,将男耕女织、蚕桑、田狩、祭祀等一年的辛勤劳作以时间为线索陈列出来。

《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到底是什么?深度解读《国风》

为此,人们常说古代诗歌恐怕无出《七月》之右者。那么这又与“礼教”有何关联?从其中的诗词字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七月》它是以自然时序为纲的,并以气候变化规律为准,将一年四季中的生产生活内容逐一呈现。而其中的人事结构与周人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完全吻合。

参考文献:

栗仪,浅析《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J].文教资料,第31期

于莲莲,浅析《诗经·国风》的“礼教”内涵[D].连宁师范大学,2013.5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4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